北京北科光大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侯魯民
智慧交通是建設智慧城市最重要的任務之一。為了促進城市智慧交通發展水平的提升,必須將互聯網新興技術,例如大數據技術、云計算、移動互聯等,融入到智慧交通的建設中。文章主要以“智慧交通移動執法系統”為例,深入探究互聯網新興技術下智慧交通系統建設的創新和意義,為我國智慧交通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和參考。
現如今,國家正在大力加強智慧城市的建設,這是因為城市治理不僅僅關乎國家治理體系的建立建設,同時也是實現全球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途徑。建設智慧城市有利于改善我國公共服務水平,整體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大力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
智慧交通是建設智慧城市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城市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礎上,融入大數據技術、云計算、移動互聯等高新技術,利用這些技術建立數據模型,匯集交通信息,并對實時產生的交通信息進行深入的數據處理和分析,進一步實現智慧交通的系統性、實時性以及信息交流的互動性。若要實現全面的智慧城市建設,就必須先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和交通事故頻發的問題,所以建設智慧交通的任務是目前城市建設中最重要的一項任務。
由于全國各地城市發展水平的差距,所以各地智慧交通管理體系的建立也會有明顯的差異。一線城市、經濟發達地區的省會城市,智慧交通管理體系建設就非常成功,而且取得了顯著成效。例如北京市為了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大力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并制定了詳細的車輛出行計劃,單雙號分開行使,打造了健全的智慧交通體系;廣州市則利用大數據技術,搭建了智慧交通大數據體系框架,推動了大數據技術在城市交通領域的融合運用;上海市建立了完備的“智慧執法系統”,完善了智慧交通的管理,實現了全面的道路交通的智慧化治理,等等。但是,二三線城市交通智慧化水平和一線城市的智慧交通發展水平相比,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一般來說,為了信息安全保密需求,交管局除統一建設和推廣的系統外,各個城市還有自建的系統,而且每個城市自建的系統規模和設置還不盡相同。不同類型的系統要真正相互配合,協同合作,一起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發揮作用,就必須解決好系統之間的兼容問題。現在的系統大多不兼容,各個城市之間的信息無法共享,對于建立智慧交通系統就會形成一定的阻礙。
基層交管部門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最主要的問題是基層交管部門吸納的人才少,現有隊友中的科技人才往往都是年齡偏大的人,而且掌握的不是目前最新的技術,對于系統的創新和升級速度很慢,這樣就會造成和上級部門形成差距,任務的執行力就會下降,與大城市交管部門之間就會形成差距。
交通管理設備建設是進行交通管理工作的基礎性工程,交通大數據的獲取、信息的分析、路況的監控等都嚴重依賴于交通管理設備的建設以及覆蓋面是否廣泛。城市交通管理設備設施主要包括路面安裝的感應設備和交警執勤、執法的日常工作設備。目前來說,一線城市、發達地區的交通管理設施設備相對完善,基本實現了城市主要交通線、路口監控全覆蓋,但是在城郊地區交通設施覆蓋度還是不夠,二三線城市、地級市等相對落后地區,只有主干道才會安裝監控設施,其他一些偏僻的地方就很難覆蓋到,所以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是需要大力完善。
現在大多數城市、地區都圍繞交通建立了信息化平臺,但是由于系統的差異,使得“數據孤島”現象比較嚴重,各個省、市各級交管部門的平臺之間相互孤立、數據不能共享。不同城市、地區之間的交管數據共享也不夠順暢,嚴重限制了各區域之間的協調合作。
智慧城市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為很好個步驟,智慧交通的建設就是其中之一。城市發展最重要的就是道路通暢,尤其是現在物流發展迅速的年代,所以智慧交通的不斷完善和升級,對于智慧城市的建設具有巨大的推動意義。
依靠智能時代下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對于智慧交通的研究更加深入,交通網絡運行中的性能變得更加可靠,同時提升了海量數據的處理效率。
依托互聯網新興技術的支持,使得智慧交通網絡的服務功能更加完善,同時將大數據技術、計算機網絡等技術要素加以整合利用,為未來城市智慧交通建設事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4.1 簡介
“智慧交通移動執法系統”是在實現現場取證、處理記錄、處罰單據打印等功能的同時,協助工作人員方便快捷的處理現場違法,將執法人員的現場信息、處理流程、處罰情況等信息通過手持終端與指揮中心高度集成,實現應急事件的快速響應。這一系統使得交通管理實現了掌上終端與遠程服務器之間的數據交互,使得基于有線互聯網的應用系統無縫延伸到基于無線公眾網絡的掌上終端,在保證系統安全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提高事務處理能力和辦事效率。
2.4.2 智慧交通系統中的技術應用和研究
(1)云計算技術打破交通信息孤島局面
云計算具有虛擬化、高可靠性、高靈活性的特點,可以實現對智慧交通管理系統中硬件資源的虛擬化管理和調度,同時也可以虛擬完成遷移、備份數據等各項操作。
“智慧交通移動執法系統”中的數據云平臺就是運用云計算技術搭建的,這一平臺整合了全國各地的交通信息資源,同時可以接入監控系統數據,并對這些海量的數據進行整理分類、規劃和篩選。在交通數據云平臺上可以部署多套移動執法系統,數據實現了共享,外出執法的工作人員可以直接調用自己需要的數據,大大提升了解決問題的效率。
除此之外,“智慧交通移動執法系統”還可以實時監控道路情況,例如車輛行駛狀況、道路擁堵情況以及城市交通擁堵分布情況。這一功能也是借助云計算技術的分布式存儲和動態冗余存儲等技術,通過對道路和車輛的全面分析,基于云計算模型,為車輛規劃最優的出行路線,節約公民出行時間,同時也減輕交警的工作量。
(2)物聯網技術保證交通數據安全
物聯網在“智慧交通移動執法系統”中的主要運用是:利用RFID和各類傳感器識別出車輛位置信息、車主詳細信息以及車輛行駛路線信息后上傳到物聯網平臺,實現信息的存儲、定位和監控等。
可是在數據傳輸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數據安全問題,“智慧交通移動執法系統”為了保證數據的安全,采用的方法是對各類數據進行隔離,同時保證數據本身的安全。數據隔離一般使用的是VPN隧道技術進行數據隔離,數據本身安全一般使用的是對數據進行加密。數據隔離的VPN隧道技術是采用IPsec方式組建的,加密程度高且應用普遍,還可以保證數據源的真實性和唯一性。對數據本身加密采用的事分對稱加密,這種加密方式有兩個秘鑰,公開秘鑰和私有秘鑰,這兩個秘鑰是相互配合的,一個加密,一個解密,而且這兩個一般不會被輕易推導出來,所以完全可以確保數據本身的數據。
(3)大數據技術整合分析交通信息
數據的價值是巨大的,大數據技術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和整理,有利于高效率提升智慧交通的發展水平。“智慧交通移動執法系統”中涵蓋了大量的數據,包括交通道路信息、車輛信息、車主信息、執法部門信息等,這些數據如果不進行分析,全部都是無用的信息。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對這些信息進行全面的分析,形成大量的數據模型,就可以深入推進智慧交通建設的工作進程。
2.4.3 移動執法系統建設意義
(1)提高現場數據查詢的能力
利用移動終端,可以很方便的調取后臺的基礎信息、車主基本信息、車輛登記信息、法律法規信息等數據,解決了平時依賴手工查詢的弊端,也可現場出示相關的執法依據,節省時間。
(2)提高數據整合的能力
充分利用環保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數據,為環保移動監察執法系統提供數據服務,提高數據共享和交換能力。
(3)提高移動辦公的能力
對經常外出檢查和執法的人員,為方便其及時掌握單位內容的動向,系統通過移動辦公模塊,外出人員通過PDA可以很方便的查詢到內部的通知通告和工作安排等信息,也能方便的處理常見的文檔,極大的提高外出人員和內部人員的協同工作能力。
(4)提高現場檢查執法的能力
利用移動終端,可實現各種類別的例行檢查和日常執法的工作中數據采集的困難。通過無線加密傳輸技術,可將現場檢查和執法的內容及時傳送到后臺執法庫中,解決了日常一次檢查,多次錄入的問題,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建設智慧交通最重要的一項任務是完善交通設施,要實現監控全覆蓋的局面,尤其是情況復雜、事故多發的地段,要多角度安裝監控設施,決不能留下監控死角,這不僅對于智慧交通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可以同時保證人民的安全。
一線城市的智慧交通建設已達到一定規模,但是二三線城市的智慧交通建設還是停留在簡單的工作系統方面,并沒有完全實現交通管理信息化,所以完善二三線城市的智慧交通建設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隨著智慧交通的建設越來越深入,將會形成海量的數據,對于這些數據的保護也是智慧交通建設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結語: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智慧交通的發展對于建設智慧城市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互聯網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交通的智慧化程度越來越高,這對于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也會帶來巨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