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剛

中關村科技聯盟正式揭牌
3月23日,中關村科技聯盟揭牌儀式暨“CAS概念驗證計劃”技術經理人專場培訓會成立舉辦,這是中關村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中關村科技聯盟揭牌儀式暨“CAS概念驗證計劃”技術經理人專場培訓會上,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副主任吳建國,海淀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張東川,中關村街道黨工委書記許云等相關領導出席活動并致辭。
海淀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張東川對聯盟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并致辭。他指出,成立中關村科技聯盟是落實“創新合伙人”、探索院地合作的重要舉措,希望中關村街道和中國科學院繼續深化合作,堅持黨建引領,統籌科技智力資源,用好中關村的“金字招牌”,推動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中關村街道黨工委書記許云詳細介紹了聯盟的具體情況,他指出,中關村科技聯盟是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和中關村街道共同創立的科創服務平臺。通過為優秀的科技創新項目提供創新創業、場地辦公、資源對接、融資孵化等服務,助力科技成果在轄區完成轉化并發展壯大。他強調,今后中關村街道將繼續用好政策和服務的杠桿,撬動社會各方資源,搭建互聯互通、共智共享的平臺,使科技聯盟更加具有“科技風、創新路、國際范”。
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副主任吳建國表示,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家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和駐區的主要科技創新主體,將緊密結合海淀區的發展需求,與街道一同使科技成果轉化相關工作更具顯示度,用好優勢資源,為區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隨后,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副主任吳建國與中關村街道黨工委書記許云共同為中關村科技聯盟揭牌。
下一步,中關村街道將繼續依托中國科學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豐富的運營經驗,整合中科院及社會優質資源,以科技服務和促進成果轉移轉化為核心,加快構建協同創新體系,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互動融合、雙輪驅動,為把中關村建設成為融商匯智、擷英拾萃之地而努力奮斗,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關村科技聯盟揭牌儀式啟動后,“CAS概念驗證計劃”技術經理人專場培訓會隨即開始。“融資的本質其實是‘買錢,你在融資的同時也要做好準備,未來能夠通過上市、流通、轉讓等方式‘還得上。”“一個產品如何才能成功?需要具備必要性、及時性、正確性等要素,才能串起成功圓環。”此次技術經理人培訓,邀請到縱橫資本集團合伙人羅正棣、博奧孵化01+執行董事鄭寶林,他們分別以“中早期技術項目融資技巧和管理”和“技術經理人科技成果轉化實戰案例”為主題,就融資技巧和模板、投資機構宣傳、融資過程管理、成功轉化案例、成果轉化中的難點和痛點進行了分享,并對參訓學員在技術轉移實際工作中的疑問與難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解答。臺下聽課的,是來自中科院過程工程所、微電子所、微生物所、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等各個院所的成果轉移轉化部門工作人員,他們是“技術經理人”這一群體的重要來源。
中科智匯工場把技術經理人培訓作為2021年CAS概念驗證計劃的首場活動,希望通過不斷強化技術經理人隊伍的專業技能、實戰能力,在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串聯起從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通過“CAS概念驗證計劃”實現挖掘中科院早期項目、幫扶優秀項目成長,并通過技術經理人商業化指導和資源網絡最終完成產業化落地。
2019年起,海淀區在全市率先依托駐區科研單位發起概念驗證支持計劃,幫助科技成果跨越轉化的“死亡谷”,CAS概念驗證計劃就是在此背景下,由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和海淀區共同成立,每年將向8個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并將建立概念驗證項目庫,挖掘重大前沿科技項目,并帶動科研人員積極創新研發,協同聯動各級創新主體,普及概念驗證模式,挖掘潛在創意,培育具有顛覆性技術潛質項目。“CAS概念驗證計劃,更多地體現在創新思想,只要是有一個概念,只要有技術能夠實現應用,我們就會吸引入駐,這種項目比種子期還要早,但我們愿意去孵化支持。”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總工程師、中科智匯工場總經理柳海永接受《中關村》雜志采訪表示。

在中科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和海淀區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CAS 概念驗證計劃”自2020年啟動以來,通過專場路演的形式,篩選了來自中科院理化所、半導體所、自動化所等10余個院所的34個中科院早期項目,并通過中科智匯工場技術經理人隊伍,向參賽項目提供投融資服務、知識產權布局、產業資源與市場資源對接等科技服務,除了這些軟性服務,還向最終入選2020年度“CAS 概念驗證計劃”的8個項目提供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