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新技術企業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區域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依據。長期以來,聊城高新區不遺余力地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并逐步完善高企培育體系,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高效成長,為區域經濟積蓄了創新動能、注入了持續活力。如今,這里的高企總數達到4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49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91.5%,研發投入占比達5.51%,全區有效發明專利為521件,占整個聊城市總量的22%,有效發明專利總數位居聊城市第一。
但這一切并不能讓聊城高新區決策者滿足。他們推出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力爭2021年底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庫入庫企業達到100家、高新技術企業凈增數比2020年翻倍,凈增26家,總數突破70家。
“優化創新生態體系,確保財政科技投入增長15%以上,新引進頂尖人才100名,博士碩士5000名以上;新增工業機器人應用3000臺以上,加快打造千億級浙中信息產業集群……”2月22日,浙江省金華市七屆人大六次會議開幕。會上發布的金華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開展人才科技攻堅行動,大力提升科技創新水平”被當地列為2021年重點工作之一。
金華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建國介紹,金華將以超常規舉措構建全域創新體系,全力打造“浙中科創高地”。2021年將爭取全社會R&D經費投入強度達2.1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2%。力爭到2025年全市研發投入強度達2.8%,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60%,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達150人/年。
2021年,金華市正式施行《關于推動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其主要內容包括科技研發、創新主體、平臺建設、產學研合作、保障措施五個方面共14條措施。政策中既有對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給予最高500萬元的定向支持,又有對研發投入納入統計的企業給予最高200萬元的普惠性補助。支持大型研發機構來金落地生根的同時,還積極培育本地中小型科創企業、建設各類孵化器與創新服務綜合體。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做好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首批自治區級制度創新成果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將在全區推廣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首批自治區級制度創新成果。其中,涉及欽州港片區制度創新成果共19項。
作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自貿試驗區核心任務是制度創新,基本要求是可復制可推廣。該文件的印發,表明了自貿區在引領廣西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成立以來,承擔廣西自貿試驗區120項改革試點任務中的94項,累計完成改革試點任務76項,完成率80.8%,在廣西自貿試驗區3個片區中排名第一;提煉形成自主創新成果29項,其中納入全區首批復制推廣制度創新成果19項,包括13項改革試點經驗和6項最佳實踐案例,占全區首批創新成果總數44項的43.22%,在廣西自貿試驗區3個片區中排名第一。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建設的開局之年,也是上海閔行努力建設成為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的重要支撐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關鍵環節的開始,為開好局、起好步,閔行各街鎮和園區奮勇爭先、比學趕超,緊盯全年任務目標,全力實現閔行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根據閔行區1月招商引資“成績單”,梅隴鎮、顓橋鎮、浦江鎮在內資企業引進方面表現突出:梅隴鎮新增內資企業554戶,超過全年目標的1/6;顓橋鎮新增內資企業466戶,同比增長1036.6%;浦江鎮新增內資企業434戶,新增合同外資10157萬美元,完成全年目標的50.8%。
事實上,位于上海主城區西南角的閔行區近年來發展亮點紛呈。數據顯示,2020年閔行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65億元,同比增長1.4%,在減稅降費影響增幅2.8個百分點的情況下,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98億元,同比增長0.2%。在整個“十三五”期間,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7%左右,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14億元增長到近300億元。
3月8日,海南省臨高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召開,臨高縣“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完成,一些關鍵領域取得突破;“十四五”期間,臨高將全力推動“國際慢城”“國際設計海岸”和濱海國際慢城休閑體驗區建設,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慢生活、綠色消費和生態旅游目的地。
五年來,臨高縣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十三五”末,全縣生產總值達到204.2億元,年均增長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9.50億元,年均增長4.8%。人均生產總值達到44542元,年均增長3.2%。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方面,臨高成績亮眼。全縣累計投入財政扶貧資金24.67億元,實現4.8775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2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到10595.8元,脫貧攻堅通過國家驗收。
十三五期間,臨高縣聚力補齊短板,城鄉面貌發生新變化。如全縣通車里程、道路等級、路網結構和通行能力大幅改善和提升;市場主體達20936家,經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電子商務得到長足發展,獲得國家電子商務示范縣稱號;海南解放公園成功申A、建成“美麗鄉村”示范村108個、成功創建省級衛生縣城等。
此外,臨高縣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學前三年毛入學率、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88.3%、95%、92%。療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實施,18個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基本建成,180個行政村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
高質量規劃建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和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廊坊區域(統稱“廊坊臨空經濟區”),是廊坊市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責任,是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廊坊改革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
廊坊市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臨空經濟區,堅持從“世界的臨空、中國的臨空、河北的臨空、廊坊的臨空、人民的臨空”五個維度進一步深化認識,舉全市之力全面打造臨空速度、臨空質量、臨空環境、臨空鐵軍,推動廊坊臨空經濟區實現高質量發展,規劃建設取得更大突破。
2020年是廊坊臨空經濟區全面轉入大規模、實質性開發建設階段的第一年,投資融資、全球招商等工作全面展開,總投資219.8億元的12個產業項目、總投資160億元的127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加快建設,儲備臨空指向性強、關聯度高的高端產業項目366個,成功發行臨空債券150億元,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2億元,書寫出廊坊臨空經濟區規劃建設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