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婧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已經順利閉幕,上海代表團59名代表究竟在會上提出了哪些議案建議,備受矚目。此次,上海代表團向大會提出議案22件、建議143件。其中,首次以代表團名義提出議案2件、建議2件。
著眼未來
代表們深謀遠慮,從國家大局出發,圍繞“十四五”規劃全面實施,積極建言獻策。
在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上海代表團議案和建議均有涉及。其中,《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修改公司法的議案》提出,“近年來,國務院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旨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國家整體性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目標。法規中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建議結合到全國人大已列入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公司法修改工作之中,為進一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邵志清代表提出:“電子商業承兌匯票和股票、債券為當前國內三大直接金融工具,在當前實體經濟應收賬款拖欠現象比較嚴重、企業流動資產呈現‘漸凍癥的經營環境下,亟需推廣應收賬款票據化,充分發揮電子商業匯票的流通支付功能,紓解中小微企業的應收賬款困難。”
在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陳力代表提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建議強化統籌協調,健全共建共享常態化機制,加強資金政策引導力度,促進產業深度融合,提升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提升長三角‘新基建創新能力。”王霞代表提出:“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均在2018至2020年間,以長三角區域大氣治理聯防聯治為基本原則,修訂各自的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大氣污染防治協同立法為長三角區域水資源協同立法提供了有益經驗,建議長三角各行政區間聯合起來協同共治,建立全流域、全過程、全覆蓋的水資源管理體系。”
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徐如俊代表建議:“在城市生活垃圾回收體系中對‘低價值可回收物名錄進一步細化,在全國主要城市將包括塑料、奶盒、玻璃、廢紙等低價值回收物作為單獨一類回收,并對低價值回收物工作給予基礎設施保障和財政補貼,確保回收體系與各地垃圾收運體系銜接,以減少后端垃圾處理填埋量,提升低價值回收物的循環利用率。”丁光宏代表建議:“加大增值稅部分的退稅政策,對再生資源回收環節和加工環節分別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增加享受優惠的再生資源品種、產品范圍,提高優惠比例,降低享受優惠的標準,擴大政策覆蓋面。”
不忘初心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傳承紅色優良傳統,代表們圍繞推進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提出立法建議。
在確立立法原則方面,杲云代表建議:“在立法中規定堅持黨的領導、科學保護、規范管理、合理利用、強化教育等原則外,還應確立‘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并重‘本體保護與周邊環境保護相結合的原則。”
在明確界定標準和對象方面,劉艷代表建議:“設定不同等級的紅色文化遺存保護標準。通過儀式活動、理論研究、新聞出版、文藝創作、社會宣傳、黨員教育、文明實踐、紅色旅游等多種形式,加強傳承弘揚。”
在加強基層紅色場館經費投入和隊伍建設方面,陳靖代表建議:“各級財政逐步遞增投入比例,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支持紅色場館提高展陳水平、加強文物征集等項目開發。完善職稱評審方式,健全激勵機制,逐步提高場館員工的薪資標準,鼓勵場館運用薪酬杠桿招聘高素質專業人才。”
根植人民
代表們堅持人民至上,為解民憂、紓民困,呼吁繼續增進民生福祉,持續改善人民生活。
在殘疾人服務保障方面,上海代表團《關于加快制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議案》提出:“我國有8500萬殘疾人群體,2.4億60歲以上的老齡人,對無障礙環境需求日益增多。當前,無障礙環境建設、老舊設施改造、依法管理維護使用有待進一步加強,通用設計規范標準實施、產品技術研發應用、信息交流無障礙服務、居家環境改造等諸多迫切問題都需要加大力度解決,亟需將制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納入全國人大立法計劃,以法律制度來保障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滿足社會成員對無障礙環境建設日益增長的迫切需求。”
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方面,丁光宏代表建議:“高校要依托自身優勢,依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凝練學科方向,培育強勢優勢學科,提升高校治理現代化水平。通過發揮校友會作用、與用人單位合作等方式,了解畢業生適應社會情況及問題,依據人力市場、用人主體的需求變化,優化高校學科、專業設置。”
在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方面,湯亮代表建議:“國家出臺指導性政策,明確要求各個大城市要更好地建設互聯網的‘導醫平臺。特別在介紹本市三甲醫院的醫療資源時,要把‘各家醫院只講各家醫院的介紹,變為全市統一的‘以病癥為指引的導醫介紹,其中包括各家醫院的醫療專長排名、床位等候情況,以及專家候診的情況等,讓患者一目了然,以減少外省市患者由于醫療信息不對稱,重復排隊找醫院、找專家看病的現象。”
合力提質
內容高質量是辦理高質量的前提,上海代表團從多方面努力提高代表議案建議的質量。
領導高度重視,嚴把代表議案建議質量關。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對代表議案建議工作高度重視,把代表議案建議作為代表履職的重要方式。蔣卓慶主任親自部署,要求代表提前謀劃,認真準備,選準代表議案建議題目。市人大常委會各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為代表提出高質量的議案建議做好服務保障。不僅如此,蔣卓慶主任還多次通過調研、座談等方式,與代表共同研究醞釀議案建議。本次會議上,上海代表團圍繞國家和本區域發展中的重點工作,聚焦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區域協調發展和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等4個專題,首次形成了2件代表團議案和2件代表團建議。
代表積極履職,做好專題調研成果轉化。去年,上海市全國人大代表圍繞“保市場主體,為激發市場活力、恢復市場運行注入強勁動能”開展專題調研。通過調研,在形成高質量專題調研報告的基礎上,代表們結合各自專業領域和重點關注問題,進一步調查研究,將調研成果轉化為議案建議。本次會議上,包括上海代表團《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修改公司法的議案》在內的12件議案建議均由專題調研成果轉化而成。此外,上海市全國人大代表克服疫情影響,積極參加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專題視察、履職學習班,市人大代表論壇、集中聯系社區等活動,在閉會期間不斷增加履職積累,為提出高質量的議案建議奠定了扎實基礎。據統計,代表通過專題調研、集中視察或座談走訪等方式形成的議案建議,超過議案建議總數的三分之二。
多方形成合力,助力代表提出高質量議案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充分依托非駐會委員辦公室、市人大代表工作小組和代表法律專家庫等代表工作平臺,加強各級代表聯動,形成合力,為全國人大代表提出議案建議提供專業支撐。積極探索代表提出意見建議前溝通機制,通過組織座談等形式,市人大相關委員會、本市相關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向代表全面客觀介紹實際情況,與代表共同探討,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為代表提出高質量的議案建議做好服務保障。例如,陳晶瑩代表《關于制定長期護理保險法的議案》、樊蕓代表《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科創板的建議》等多件議案建議都借助于溝通機制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