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琪
(甘肅省天水廣播電視臺,甘肅 天水 741000)
在現代傳媒領域,越來越多的普通受眾擁有了自由的參與權和表達權,一方面加強了自身與媒體的互動關系,對媒體發展、信息結構及傳播形式等產生了直接影響,另一方面也導致信息的生產和傳輸更加快速,這些都是重大主題報道創新所需要注意的情況。
網絡媒體的快速發展令越來越多的大眾參與其中,而高自由度與高互動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眾的參與度,因此網絡媒體越來越重視大眾的喜好和需求,這容易導致主題報道的嚴謹性和真實性出現問題。《人民日報》曾經在對“新媒體”的調查研究中提出,越來越多的新媒體逐漸開始向標題性、營銷性發展,導致報道的內容存在虛假和改編的情況[1]。因此,媒體融合背景下的重大主題報道,無論是在信息和素材的采集方面,還是內容的制作和編輯方面,都要保障自身嚴肅、嚴謹、真實,應避免出現為提高短期流量而降低品質的情況,應對大眾和社會輿論產生正面的引導。
部分傳媒領域的工作人員對媒體融合的理解有所不足,對于新技術、新理論或新方法的出現與應用往往只有一個基礎的認識,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無法符合媒體融合背景下的發展趨勢,這是重大主題報道創新面臨的一個難題。網絡新媒體的一般內容審核較簡單便捷,工作人員只需對目前最熱門、最受關注的主題進行編輯、策劃和報道,但重大主題報道一方面要注重時效性,一方面又要保障真實性,因此在審核方面需要考慮較多問題。對媒體融合的認知不足,很容易令重大主題報道變為單方面的信息傳輸,無法引起大眾的關注[2]。
以往的新聞編輯和報道過程一般需要新聞記者進行實地采訪,以獲取第一手素材,再進行整理、研究及編輯,最后由播報人員報道。在這種新聞報道模式下,內容上的真實性和科學性得到保障,其中包含的各種數據也更加準確,卻對新聞的時效性產生了負面影響,難以滿足媒體融合背景下大眾的需求。對于重大主題報道,時效性與準確性同樣重要,這是媒體融合背景下創新的難點。
媒體融合時代下,信息變得更加復雜多樣,大眾獲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徑也越來越多,從而對傳統媒體的關注度越來越低。很多自媒體為了快速提高自己的關注度和流量,簡化了信息的采集和新聞的制作流程,在重大主題的報道上也同樣如此,但傳統媒體不能完全仿照此種模式進行創新。同時,媒體融合環境下從事傳媒工作的人員數量快速增長,工作理念和方法技巧也更加多樣化,對創新的理解不同,也會導致一定的矛盾和沖突產生[3]。
媒體融合背景下,信息傳播與報道的高時效性和高互動性是一大特色,因此,創新就要求調整過于復雜的流程,在確保報道內容全面而真實的同時,把信息傳達放在第一位,使大眾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瀏覽內容并與之產生互動關系。在搜集與整理同報道內容相關的素材時,應以其核心思想為中心建立聯系,實現時效性與全面性共存。在重大主題報道之后還要時刻關注大眾的信息反饋,了解大眾對新聞的評價,并與之建立積極的交流與溝通關系,一方面可增加對大眾需求和喜好的了解;另一方面,良好的互動關系也可增加重大主題報道的長久 影響力。
信息一體化的社會環境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信息的傳播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更加頻繁,這令很多大眾成為重大主題報道的參與者。可見,一則報道在人與人之間快速地交流和分享,最大程度地打破了以往時間和地域上的限制。因此,重大主題報道創新可以將事件與不同區域和時代進行對比,充分利用不同地區大眾的互動增強報道的影響力。運用對比的形式,一方面可以豐富報道的內容,令其更加貼合實際;另一方面也可突出主題,增強對大眾的吸引力。在與大眾的互動過程中,大眾也可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并展開探討,進而豐富報道的全面性,令內容更加實際,更加具有凝聚力。
媒體融合意味著地方媒體信息壟斷的情況再難出現,這為創新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創新需要綜合素養較強的人才實施,需要其積極地參與到與大眾互動中,讓普通大眾可以成為重大主題報道的參與者。通過引導系列的思考和討論,發揮報道內容的長期價值,突出自身的輿論引導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重大主題報道與其他報道有所不同,重大主題報道的內容可選擇性較低,特別是關于國內的信息,因此需要針對報道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探究,為大眾呈現內容蘊含的思想文化,提高大眾的精神文明水平。
以往的重大主題報道,一般只是闡述事件的發生的過程,陳述相關人員的表述,在此過程中容易出現由于當事人陳述不當而產生誤導大眾的情況。特別是在媒體融合環境下,重大主題報道會涉及多個領域的多種信息,這就需要較強的分辨能力來辨別當事人的表述是否存在誤導性的內容,以此保障重大主題報道的長期價值,避免錯誤的輿論引導。應發掘可以讓大眾產生共鳴的觀點,開展持續性的跟蹤報道,拉近與大眾的距離,增強大眾對媒體的信任度。創新還需要分析研究報道本身的未來發展趨勢,發現并充分利用其潛在的影響力。
媒體融合環境下重大主題報道的創新,不是指新技術的應用和新內容的報道,而是把長期存在的、重要的“舊”問題,融入符合時代發展的新方法進行報道,這就需要敏銳的新聞話題和熱點捕捉能力。比如國際新聞,很多受眾對于國際新聞報道的理解比較表面化,認為與自己的關系較淺,針對這一點,可以結合實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受眾認識到報道內容與自己的關系,以此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到討論和互動中,通過頻繁的互動關系加深大眾對重大主題報道的印象和關注度。同時,媒體方也需要保障新聞的可參與性,要善于發現日常小事與重大主題報道之間的聯系,從大眾的角度考慮問題。
重大主題報道的創新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在融媒體背景下,信息傳播的方式發生了變化,技術的更新與進步也更加快速,這意味著創新性的人才培養尤為重要。媒體從業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在具備專業技能的同時,還應不斷了解新技術的出現與應用,掌握傳媒領域的發展趨勢。在媒體融合時代,從業人員不能只是被動地跟隨技術與社會的發展,而應形成積極的自主提升意識,提前做好創新的準備。另外,在了解和學習新技術的同時,還要不斷總結和研究以往的工作經驗,充分利用業余的、碎片式的時間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改變以往單一性的工作模式,全面提高學習能力,以此保障媒體融合環境下創新性人才的培 養效果。
媒體融合是未來社會傳媒領域的發展趨勢,在這種情況下,技術的更新也影響了重大主題報道的形式和內容,而創新不單要考慮新技術引入,還需要結合媒體自身的需求來制定具體的應用方式,從而使創新具有實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