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懿瑩
(吉林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吉林 四平 136000)
中小學合唱團表演作為一種舞臺藝術形式,在電視及網絡媒體傳播時,要考慮到自身的特點。尤其是在表演的內容和形式上,要不斷地創新,同時也要加強視頻拍攝和制作技巧,來展現合唱團表演的整體效果。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地吸引觀眾的目光,實現更廣范圍的傳播。在電視網絡媒體逐步發展的環境下,一些優秀的合唱作品借助電視網絡媒體傳播,形成了廣泛的社會效應。比如廈門六中合唱團,經過網絡和電視媒體傳播后,得到了廣大網民和觀眾的關注和認可。廈門六中合唱團表演的《青花瓷》合唱被《人民日報》轉發,使得廈門六中合唱團走進大眾的視野。自《青花瓷》作品之后,廈門六中合唱團相繼推出了《稻香》《夜空中最亮的星》等基于流行音樂所改編的合唱作品。盡管這些合唱作品在內容方面都是以流行音樂為主,但是在拍攝和制作技巧方面極具特色。這為當下中小學合唱團表演電視作品的拍攝和制作提供了良好的經驗。
隨著電視技術的發展以及設備的逐漸普及,傳統舞臺藝術開始通過電視技術進行錄制和播放,使得舞臺藝術的傳播更加廣泛,效果也更加突出。但是電視表現與傳統的舞臺表現有很大區別,電視的表現依托于現場的鏡頭設置和后期的剪輯制作,可以表現出更加豐富的效果。對于合唱表演來說,傳統的舞臺表現比較單一,合唱成員站好隊形進行合唱表演,或者加上一些簡單的手勢和身形動作。合唱表演更多的是表達聲音合唱的效果,而非舞臺視覺。對于電視合唱表演來說,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尤其是舞臺攝像技術的發展,使得攝像機可以通過機械設備在舞臺上任意移動,這就使得舞臺表演呈現出更加獨特的電視鏡頭效果[1]。
合唱表演這種傳統的舞臺藝術經過電視平臺播出,可以呈現更廣范圍的傳播。電視技術所展現的合唱表演的藝術效果,也使得合唱表演的受眾更加廣泛。例如,根據音樂作品類型的不同,來定位不同的受眾。美聲、流行、通俗或兒童音樂等,都可以在廣泛的受眾群體中精準地找到定位。即使是這些精準的人群,相比于傳統的舞臺表現,其數量也是比較龐大的[2]。這也使得合唱表演的電視作品可以呈現更多的形式,而不僅僅局限于一種類別來進行表演。
在電視媒體傳播中,合唱表演作品所呈現的藝術效果是在舞臺表演的基礎上加入了電視攝像的鏡頭藝術。這使得合唱表演作品除了聲音藝術之外,還引入了視覺藝術,豐富了觀眾的視覺情緒。尤其是隨著視頻和音頻錄制及播放設備的不斷進步,舞臺表演的現場聲音錄制以及家庭電視及音響設備效果的提升,舞臺表演中電視轉播的藝術性更加豐富,甚至具有比現場實際觀看更加豐富的藝術效果。因此,在電視媒體的傳播中,視頻錄制是十分重要的,能夠傳達不同的藝術效果。
中小學合唱團的表演,更多的是針對中小學生群體以及一定范圍的青年人。短視頻作品的錄制要明確自身的受眾群體,根據受眾類型的特點來進行整體的制作與傳播。中小學合唱團短視頻作品的拍攝與制作不同于現場的舞臺表演,因此不能按照舞臺表演的思路來進行,要更加靈活地展現出合唱團成員的獨立性和整體性,使鏡頭相互穿插[3]。其中比較重要的是,要增加中近景及特寫鏡頭,體現出局部與個人的表演效果,通過推拉鏡頭和轉化鏡頭實現中近景鏡頭的拍攝。推拉鏡頭是將遠景推進為中景和近景,達到逐步深入的效果,使觀眾能夠通過鏡頭深入到合唱隊伍中,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轉換鏡頭是通過蒙太奇手法進行剪輯,遠景、中近景以及特寫通過直接轉化來實現。良好的鏡頭轉換能夠表現出十分具有沖擊力的視覺效果,使觀眾目不暇接,增加短視頻的豐富性。鏡頭轉化要注意內容的銜接,不可使內容出現斷點,影響內容的連續性。
合唱團短視頻作品的錄制不能單單以舞臺表演為基礎來進行短視頻制作,而要加入多種場景,通過鏡頭剪輯,在作品中實現時空的轉換。中小學合唱團表演多是在學校的教室或者音樂室中進行,場景較為單一。因此需要在不同的場景錄制,通過后期視頻剪輯實現一定的藝術效果。例如,可以在學校的操場、教學樓及圖書館等空曠的場所或者在學校附近的公園或是城市地標建筑周邊等進行,這樣可以使得短視頻內容除了合唱音樂作品外,還具有更多的元素和內容,更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同時,在不斷的場景轉化中,觀眾也能夠看到合唱團短視頻作品的制作效果及制作者為制作短視頻付出的努力,更容易產生認同與好感。除了場景轉化外,還可以進行時間的轉化,即在一天的不同時間進行錄制,通過剪輯來表現作品的整體性。如果作品的制作周期足夠長,還可以在不同的季節進行錄制,所呈現的視覺效果將更加突出。
隨著電視制作技術的發展,視頻特效手段已經十分普及,甚至一些視頻拍攝和制作的初學者都可以通過相關軟件來進行后期特效制作。鏡頭渲染是特效制作很重要的一部分[4]。拍攝的短視頻畫面受到光線和空氣質量的影響,畫面效果有時會不太理想,無法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這需要在短視頻的后期制作中,通過計算機設備進行鏡頭渲染,使畫面更加清晰和自然。對于某些特殊的場景和歌曲,可以實現與場景和歌曲適應的鏡頭效果。例如,對于懷舊風格的合唱音樂作品,表演時可以選一些較為傳統、具有年代感的場景,進行鏡頭渲染時,可以采用一定的復古風格。這樣可以突出合唱音樂作品的主題,提升其藝術效果。
合唱表演最重要的是聲音藝術的效果。對于短視頻制作來說,無論是鏡頭語言還是畫面的渲染,都是為了更好地突出合唱音樂的表現。在合唱團的舞臺表演中,聲音的傳播需要合唱團的成員通過現場的嗓音來實現整體的音樂效果。而在短視頻錄制中,由于鏡頭和場景的轉化,很難實現現場直接收音。尤其是中近景和特寫鏡頭的引入,在現場的錄制根本無法達到整體合唱音樂的效果。因此,后期配音工作就成為必要而且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在后期的配音工作中,錄音的設備和場景十分重要,要盡可能地采用專業的錄音設備和專業的場景,這樣才能夠達到最佳清晰有效的錄音效果。錄音過程也要注意人員的轉化和不同人聲的效果,采用原聲進行錄制,使得短視頻的內容與后期的配音能夠協調,呈現最佳的視聽效果。
合唱表演作品短視頻的傳播,要注意整合多種互聯網資源,實現最大的傳播效果。目前來看,互聯網短視頻平臺眾多,所針對的人群和受眾也不相同。中小學合唱作品的短視頻,作為電視音樂類的內容,應該以音樂類為方向進行短視頻的傳播。因此,應該以當下較為熱門的音樂類短視頻平臺為主要平臺進行傳播。除了短視頻平臺外,還應該拓展其他的宣傳渠道。盡管合唱團的音樂作品是以短視頻的形式來呈現,但是在短視頻進行傳播的同時,許多觀眾會對視頻內容產生一定的好奇,這就需要在短視頻傳播的同時,借助圖片和文字等形式進行詳細的介紹和推廣,使得觀眾能夠更詳細地了解短視頻的制作過程,同時展現出中小學生青春洋溢的狀態。另外,還可以將短視頻錄制過程中的一些片段或者幕后花絮通過短視頻的形式來進行同步傳播,這樣能夠使觀眾更加直觀地了解中小學合唱作品的表演過程,提升觀眾對合唱表演的認知。
相對于互聯網平臺來說,電視平臺具有更加專業化的影響力,通常被稱為主流媒體。一方面,電視媒體平臺都是官方組織,具有很強的代表和權威性;另一方面,電視媒體的受眾更加的具體,人群分布也比較均勻。在中小學合唱團的表演中,相關部門可以積極與本地區的電視媒體溝通,通過電視平臺來展示合唱作品。中小學合唱團也要積極地參加本地媒體組織舉辦的合唱賽事或者活動,將舞臺合唱的電視作品與自制的短視頻作品進行統一的推廣和傳播。另外,將本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合唱團隊推向更高級別的電視媒體,可以使合唱團產生更廣的影響力;也可以通過電視媒體的訪談類、介紹類等節目,對合唱團的表演和視頻制作進行專題報道,提升社會對合唱團的關注度。
不論是電視媒體傳播還是網絡媒體傳播,都建立在優秀的合唱表演和視頻作品的基礎上。因此,合唱團要不斷打造多種風格的合唱作品,才能夠贏得更多人的關注。對于中小學合唱團來說,要創作不同的主題風格,變換表演形式。以廈門六中合唱團為例,其在不同的合唱表演中,利用身邊的工具作為道具,如紙杯、課本等,在合唱作品中進行打擊樂的伴奏,既能夠體現不同的風格特征,又能使合唱團成員把握好歌曲的節奏。為了保證合唱作品的豐富性,合唱團可以選擇不同的主題。例如,在重要的節日如國慶節、中秋節等,可以選擇符合節日主題的歌曲進行表演和錄制。這樣在傳播過程中,才能夠吸引更多人參與和觀看。總之,合唱表演和傳播不能僅憑借一個作品實現,而是要打造不同主題的系列作品,使合唱團在互聯網形成一個鮮明的品牌,才能夠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中小學合唱團是學生文娛活動的重要形式,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合唱團的電視視頻制作與傳播,對于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以及對學生自身的教育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相關單位要重視合唱團的電視短視頻的制作和傳播,通過專業化的技術和理念,創作更多優質的合唱作品,并且實現良好的電視與網絡傳播,使得中小學合唱團能夠得到廣大觀眾的注意和認可,使合唱團活動能夠成為中小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