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輝
九江市和強水利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江西 九江 332000
當前,我國水利工程建設已經取得了卓越的進步,河道生態護坡施工工藝也有了新的發展,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工作人員應積極學習先進施工工藝,優化河道生態護坡工程技術,不斷探索和實踐,總結出適合我國未來環境發展的生態護坡施工技藝,促進經濟發展、工業建設、生態保護的高度結合。
生態保護建設是我國近年來發展建設的重點所在,隨著環保理念的逐漸普及,居民的生態環境建設理念也不斷增強。其中,水利工程中的生態護坡建設對生態環境有著積極作用。
近年來,許多高層建筑拔地而起,建工企業飛速發展,各種施工建設也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人們的居住環境。水污染作為生態環境建設中的首要問題,嚴重威脅著居民的日常生活。工業建設及居民生活垃圾的持續污染使得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劇。河道生態護坡建設中大量綠色技術的應用,能夠對水污染等問題起到良好的治愈效果。
與傳統單一的河道生態護坡技術相比,如今的河道生態護坡技術有效地融合了時代的發展元素,增添了許多具有創新性的技術措施,符合當前國家發展的需求。雖然從結構上來看,當前的生態護坡與傳統的生態護坡并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其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更加顯著。當然,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操作技藝也更加的煩瑣,面臨的困難也更多。因此,工作人員在進行施工操作時要格外注意,避免發生操作失誤的問題。
與傳統的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相比,如今的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的資金投入有了一定的增加,但同時其經濟效益也更好,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所帶來的生態變化更加的顯著。
對比傳統護坡建設,河道生態護坡建設帶來的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更為突出。生態護坡不僅能改善水域內的生態系統,對自然環境進行滋養,還能提升空氣潔凈水平,促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充分發揮生態護坡建設的價值,相關企業及技術人員要充分考慮生態護坡施工過程中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制訂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從而降低生態護坡施工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利用河道生態護坡技術可以將河道兩岸的植被與護坡建筑進行整合,從而打造出一個綠色、環保、美觀的河域生態系統,在河域資源與陸地建筑之間形成一個自然的過渡帶。同時,這些植被的覆蓋能夠牢牢鎖住河域資源的地下水系統,防止水土流失,從而起到抗旱的效果。當區域內降水量增加時,河道兩旁的植被會吸收多余的水分,防止雨水過度堆積;河道堤壩可以有效阻擋河水上漲,從而防止發生洪水。等到夏季干旱季節,河道兩旁的植被會將儲存的多余水分釋放出來,滲入河流中,防止河流干涸。
在傳統的河道生態護坡施工中,選用的建筑原材料多為混凝土等硬性施工材料,對綠色植被的運用很少,不但不夠美觀,而且是導致河道原有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原因之一。現在的生態保護施工技術則在河道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增添了大量的綠色植被,工作人員經過科學篩查與反復計算,合理地安排適宜當地氣候以及生態發展的植被,提高了河域的美觀性。
綠色植被景觀的大量運用不僅使河道邊坡更加美觀,也為河道流域的動植物生長提供了品質優良的棲息地,在護坡的基礎上,對流域內的生態系統發展提供了穩定的保障,避免了傳統河道生態護坡建設中大量建筑石材的使用所帶來的環境惡化問題。
自然原型河道的護坡施工能在保障生態環境平衡狀態的基礎上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對自然原型河道護坡進行施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施工時要保障原生河道的結構安全,并在此基礎上對河道流域要種植的水生植物進行篩選,優化原有結構設計。(2)在篩選水生植物時,要注意植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優先挑選生命力強、適應能力好,能對河域水資源進行凈化的植被,這樣不僅能使河道更美觀,還能促進河域內的生態平衡。(3)因為河道水土流失的現象比較嚴重,又經常受到水力的侵蝕與沖刷,所以在選擇植被時還需選擇一些喬木灌木,尤其是一些根系龐大、抓地能力強的水生植物,通過合理的空間布局,使這些植物深深扎根于河道邊坡,降低水土流失現象的發生概率,增強河道結構的穩定性。
植被固土型的生態護坡建設能夠為生態環境提供強有力的保護墻,避免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其是利用植物強大的生根特性對水域內的泥土進行籠蓋固定,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工作人員在施工前,應該結合當地的氣候類型及地域類型進行綜合考慮,優選選取能夠適應當地氣候且根系生長能力快、根部發達的植物。除此之外,施工人員還要對后期植被的維護情況進行綜合考量,在保證水土穩定性的前提下,提高河道流域整體護坡的經濟效益。同時,工作人員還可以在河道邊坡上增添生態綠化帶,與河道邊坡中的綠化帶相呼應,提高整體的美觀度,提高河道生態建設的質量。
多孔混凝土也是河道生態護坡建設中經常運用的建筑原材料。為了提高河道生態護坡建設的質量,工作人員可以在攪拌混凝土時添加合適比例的骨料成分以及添加劑。譬如,在建筑的縫隙部位適當增添保水劑,利用四周植物及水域中的水分,對河道中的巖石和土壤形成有效的保護層,降低水土流失現象發生的概率。同時,還可以在河道周圍種植花草樹木,進一步改善河道的生態環境。另外,生態磚也是常見材料,生態磚的使用可以使河道邊坡的穩定性能有效增強,并與周圍的生態環境很好地融合。
在網格型生態護坡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合理配置混凝土等建筑原材料,科學規劃網格結構,制訂高效的生態邊坡設計方案。另外,在規劃植被的種植位置時,應盡量選擇網格的中間位置,促進網格生態護坡模式的后續優化,提高綜合效益。與其他生態護坡形式相比,網格生態護坡的適用范圍更廣,適應能力也更好。雖然網格型生態護坡對施工要求較少,施工難度低,施工效果明顯,但是其施工成本也比其他生態護坡形式更高,因此相關施工企業及工作人員要對投入的資金進行充分考量,判斷該技術的適宜程度,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優先選擇網格型生態護坡施工技術,從而提高河道生態邊坡建設的綜合效益,保障河道生態建設的后續發展。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我國水利工程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有了質的進步,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數量日益增長,但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實現了5個氣候帶的地幅跨越,故不同地區的環境氣候也不盡相同。各地區在選擇河道生態護坡形式時,要結合當地的環境狀況以及水土流失情況進行綜合考量,選擇最佳方案。同時,工作人員還應把握當地土壤質地以及植被的種類情況,對河道生態護坡的種植植被進行科學挑選,在保障河道生態邊坡建設質量的基礎上,保證河道景觀的美觀性、統一性,實現河道生態邊坡建設“顏值”與實力并存的綜合效果。
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設中,水利工程建設人員要對河道生態護坡技術進行持續的升級和創新,為后續工程建設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推動我國水利工程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