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濤
(四川高地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綜合醫院可提供多種類醫療服務,此類醫院門診大廳之中往往會聚集大量需求不同的患者和家屬,若不能對他們進行及時引導不僅會導致公共空間擁擠繁雜,影響患者的就醫體驗,更會埋下安全隱患。為此,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重視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的空間設計工作,從功能性、服務性、美觀性、舒適性等多角度出發開展合理設計。
通常來說,綜合醫院門診大廳是非急診和住院病人與家屬在醫院內接觸的第一個大型室內公共空間,這一空間可以滿足患者與家屬的問診、排隊、導診、繳費、休息、取報告、開藥等多種就醫需求。所以,功能分區多、服務能力強是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的空間特點之一,相比專科醫院,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的功能性更強。當然,綜合醫院門診大廳還具有安全性、效率性、人員特殊性、人流量巨大和時間集中性特點,此類型公共空間的使用價值以及設計需求都十分特殊。而且,在綜合醫院門診大廳設計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兼顧該區域的空間性和時間性需求。當前,綜合醫院的人性化服務意識不斷增強,門診大廳的環境變得更加舒適美觀,且功能分區的規律性與服務性普遍增強[1]。
目前,許多綜合醫院的門診大廳存在設計不合理問題。門診樓以及門診大廳的設計標準低、裝備設施差、裝飾裝修陳舊,而且在設計環節未充分考慮人員密集采光和通風問題。在平面設計環節,部分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的平面布局缺乏合理性與科學性,人員流動路線交叉混雜,導致其使用環節的交通疏導以及人流量平衡工作難度大增,也使空間內充斥著嘈雜的聲音。而且,由于綜合醫院門診大廳存在流線混亂、區域劃分不明的情況,往往會導致部分區域人員過于密集,對于傳染病患者而言會埋下交叉感染的隱患。在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的設計和使用環節,標識體系設計不合理,缺乏完整性與嚴謹性,難以發揮方向、功能指向價值的情況比比皆是,這也是導致綜合醫院門診大廳實用性下降的重要原因。同時,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的出入口設計與應用存在不合理問題,部分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的出入口在一起,但由于缺乏合理規劃導致出入沖突過多,在人流量高峰容易引發安全問題。此外,綜合醫院門診大廳內的人流量大,人員構成復雜,主要由四種人員組成:①患者;②家屬;③醫院工作者;④外來人員。在實踐中,患者與家屬在就診時多次往返于門診大廳和診室之間的情況十分常見,就診后也可能會在大廳停留等待接送。雖然,部分醫院已經劃分等候休息區用于滿足人們的駐留需求,但其實用價值并不高。
開展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空間設計時,相關工作人員應該著眼于該空間在設計與使用方面的現存問題,結合以人為本思想和美觀舒適思路,為醫院提供個性化設計方案,從而保證空間設計的有效性。
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空間設計的功能豐富性與服務性要求較高,所以在設計時可從豐富設計層次的角度出發,調整空間內的平面布局與功能分區加以調整,為增強設計有效性奠定基礎。在此環節,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開展空間關系層次化設計。在室內設計階段,設計師需要關注公共空間內的靜態空間與動態空間設計需求。事實上,綜合醫院門診大廳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公共空間,其內部既包含動態空間也包含靜態空間,但若二者混雜在一起必然會增加設計復雜性,也會讓門診大廳的服務能力下降。所以,空間設計人員可以從分離動靜態空間的角度出發,對門診大廳的功能區與休息區進行合理設計,讓二者都能擁有相對完整的功能界面,從而保證室內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比如,將休息區布置在相對靠邊的位置,以免往返人群影響病人與家屬休息等候;合理設計人流密集的功能區,利用交通分流方式實現功能區導引[2]。
其次,開展功能流線關系層次化設計。綜合醫院門診大廳內的功能區過多,所以有層次地劃分功能區必須被視為空間設計重點。在此環節,相關工作人員盡量保證各功能區之間的相對完整性和獨立性,更要讓關聯功能區有效銜接。為此,設計人員可利用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空間內的基礎設施,對整體空間進行有效劃分,從而獲得完整的功能分區。比如,利用立柱、綠植、自動多功能醫療自助終端機,劃分功能區,豐富綜合醫院門診大廳層次性。
最后,開展功能單元層次化設計。在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的各個功能單元之中,空間設計人員也應該通過合理布局,實現分區化處理,讓各單元空間的層次性更加豐富。比如,將掛號窗口設計為單排窗口,讓患者能在開敞環境下有序排隊,提高掛號繳費效率;以對稱式空間布局設計藥房發藥窗口,為有效調節人流量、節約環境成本奠定基礎。
如今,綜合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網絡預約就診和自主服務十分普及。在這種情況之下,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的人工窗口可以適量減少,功能分區與服務內容也需要進行適度調整。因此,在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空間設計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基于實際情況對需要人工窗口的功能區和醫院的綜合服務區進行合理設計。
在實際作業環節,可按照圖1 所示,完成窗口設計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兼顧人工服務與智能服務,從提供多元服務的角度出發,完成人工窗口設計。比如,以成片單排方式布設人工窗口,將人工掛號繳費窗口與取藥窗口并排布置,將有排隊需要的功能區集中在某一特定區域。而在設計自主服務區域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考慮自主服務區域的設備布設、分區位置、交通便捷性以及問詢便捷性。基于此,可將自助服務區域設在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的邊緣位置,但該位置應靠近導診咨詢區和人工服務區,為保證服務質量與效率奠定基礎。

圖1 門診大廳空間構成
通常來說,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的綜合服務區屬于多功能空間,在設計時應該以滿足患者導診、分診、打印報告、取錢、咨詢、休息、消費等多元服務為目標,完成空間設計。比如,基于“一站式”服務理念設計綜合服務區;開展綜合服務區內部功能分區與協調銜接布局設計;將多組聯排座椅、擁有可寄存輪椅空間的整理物品臺合理布設在綜合服務區中;將衛生間與開水間設計在綜合醫院門診大廳中臨近綜合服務區和電梯的位置。
若要避免綜合醫院門診大廳內出現人流量過度密集、往來狀態無規律的情況,相關工作人員就必須對這一空間內的交通系統進行合理設計,基于交通流線布設標識,使其發揮引流、指路作用。在此環節,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的設計人員應保證室內交通系統具有連續性、層次性和規律性特點,而標識系統則具有簡潔明了、醒目突出的特點。
綜合醫院門診大廳中的人員往往擁有目的性較強的交通行為,但可能會因不熟悉環境而出現多次重復流動。為避免這一問題,設計人員可基于大廳內的功能分區與就診程序設計交通路線與導引標識[3]。比如,合理布設隔離帶,保證綜合醫院門診大廳出入口通行順暢;變換藥房區域地磚顏色,將取藥窗口與掛號窗口區分開來,有效開展交通導流;利用指示牌、地磚上的方向指引貼紙,引導進入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的患者按需求規劃路線。在開展交通系統設計時,相關工作人員還應該在門診大廳內設計獨立的急診通道,以免急診人員反復迂回;也需要以患者流線為主導,合理布設電梯和扶梯,保證讓患者在完成咨詢、掛號、繳費、導診后能直接通過室內交通工具達到診室樓層,避免重復往返;門診大廳的出入口還應該被設計在靠近城市干道的方向,大廳外應同時布設樓梯、緩坡或弧形輔道,以便滿足患者的不同行走需求。
綜上所述,綜合醫院門診大廳的空間設計師應該充分考慮這一公共空間的使用功能,進而合理劃分功能區、設計交通路線;更應該從患者角度出發,著力提高空間設計的舒適性、美觀性和服務性,為滿足來往人群的多元化需求做好充足準備。當然,設計人員也應該保證設計方案符合法律法規與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