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蘇家屯區文化旅游體育事業發展中心 鄒澤明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水平的提升,先進性科學技術也在強大的推動作用下實現了創新發展,先進性媒體技術在此趨勢下快速涌現。廣播電視作為主流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在信息傳播階段發揮出不可提到的作用。為提高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可靠性,文章簡述了廣播電視安全監控系統的發展現狀,從信號、人才、系統這三面進行問題總結,之后提出了安全播出系統的實際設計方案,保證監控系統的實效性與可靠性。
目前,廣播電視傳輸方式越來越多樣化,規劃出全國性的廣播電視覆蓋網絡,同時,在無線廣播、衛星覆蓋、數字模擬技術、加密與開放互補等方面有所突破。廣播電視監控也隨著傳輸范圍的擴大而發展,不同的傳輸方式與覆蓋地區也決定了廣播電視播出監控系統的差異化應用特征。大型的現代化廣播電視傳播網絡,需要建立在高質量、高效率、強穩定性的基礎上,以此實現傳輸效果的精準性與及時性。為了設計更好地安全播出控制系統,應實際驗證傳輸覆蓋范圍,了解播出系統的標準播出參數,實時監控電波與頻道秩序,保證覆蓋范圍的傳輸效果,建立健全廣播電視播出質量監管體系。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控系統就是進一步整合硬件和監控安全廣播系統。這樣可以有效監控廣播電視的輸出信號,確保廣播的秩序性和安全性。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控系統的有效應用需要深化對對監控系統進行規范與改進。廣播電視可以完成實施安全與自動化的監控任務,進一步整合以上操作,以確保廣播期間音、視頻的安全傳輸,降低廣播事故發生的幾率。
操作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系統的目的在于確保相關信息內容的正確傳輸,并在播出過程中釋放相應的功能與作用。因此,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控系統的最關鍵功能之一是可以在多屏幕處理的基礎上,對廣播電視中的多個圖像展開實時監視。以此利用圖形化模式將多種類型的內容進行屏幕展現。除上述功能之外,監控系統還確保了信號源的智能化切換,以便進行實時監控和相關數據的及時處理。
在當前的網絡技術應用背景下,自動化監控內容的安全播出監控系統有一定的安全隱患,難以在廣播階段實現自主化問題監查與排除。將安全播出監控系統進行改進后,通過數字化細節改革,把傳統的網絡傳輸方式轉變為信號自動收發的模式,在此模式下,不僅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力資源,還可以提高整體的播出質量與安全性,實現在短時間內的問題排查,有效完成應急處理工作,進一步突顯出自動化監控系統的應用優勢。
在分析研究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控系統的應用現狀及成效時,最先進行檢查的單元就是非法信號的插入。信號與日常處理信息共同構成了數字化廣播電視信號的接收源。通過對廣播電視信號的接收途徑中展開有關內容的判斷與分析,但是,當前階段對于信息的接手有一定的風險。因此,對于網絡內容的合理控制與維護是十分必要的。基于傳輸安全層面的分析,依舊存在多種多樣的安全問題,這些問題就是非法信號進行插入的漏洞,且這些漏洞廣泛存在于廣播電視的日常播出中,這些漏洞將導致對最終播報內容的極大干擾,進而增加相關監管人員的工作量。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控是一項專業化程度較高的技術內容,盡管現有監視內容屬于自動化網絡內容,但是,在綜合型的監控任務重,諸多監管工作人員不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術與素質水平,并沒有進行針對性的改進與提升。這就直接影響了整體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系統的運行成效。此外,由于對網絡監控系統的相關知識欠缺,導致監控質量沒有發揮實際的功能,耽誤并滯后了處理問題的效率。
廣播電視安全監管體系目前尚無完善的監管架構與科學的管理機制是當前的關鍵問題之一。由于我國在當下對此問題的處理方案不太健全,導致安全監管體系產生從較小的問題發展成較大、較嚴重的漏洞,這種現象的出現直接表明了我國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系統對后臺監控的不重視。長此以往,很容易讓犯罪分子插入正常的信息傳播系統當中去,導致廣播系統受到損害,使信息內容出現滯后的情況,這也反映出監控系統與機制的不完善。
(1)信號源單元
信號源單元一般情況下是通過衛星天線及其解碼、接收設備,微波光纖及其解碼、接收設備以及畫面、音頻處理器等設備共同組建而成,向后級創造安全平穩的傳輸信號,常見的組成形式是一主一備,結構如圖1所示。
(2)主控單元
主控單元主要通過計算機、智能化音、視頻切換設備、傳輸電纜以及路由器組成,結構如圖2所示。
如果主信號源的信號出現斷開的問題,智能音、視頻切換設備將對信號展開自動化識別,并將其轉移切換到備用的信號源中,當主信號源恢復正常后,再將信號源切換至原本位置。如果主發射機發生故障,將通過主控計算機將相應的指令進行發布,啟動備用發射機的電源,同時將同軸開關轉移到備用發射機的位置上。備用發射機正常啟動后,用過聲光報警、短信等方式及時告知值機人員,讓其進行緊急故障處理,并將相關信息進行自動化存儲,以便后續查詢。
(3)發射單元
發射單元的主要組成元素包括發射機、多工器、天饋線、同軸開關等。發射機主要功能是把畫面、音視頻以信號的形式將碼流數字載入至規定的載波信號中,將其放大后,利用天線,通過電磁波將信號內容進行發射。
(4)監測單元
監測單元的主要組成元素包括天線、解調器、多畫面服務器、監視機、監視音響、LED屏等設備構成,監測單元的主要功能是將發射臺或轉播臺所發出的信號進行接收,以多畫面、聲波或聲柱的形式傳達給值機工作人員,并將主控計算機提供的設備傳輸內容當做故障識別的依據與硬盤錄像的信號。

圖1 信號源單元組成形式結構

圖2 主控單元組成形式結構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系統能夠實現對信號源及信號內容的監測、監視、報警以及主備機切換功能,通過備份切換器進行信號源的監測與切換,當出現黑屏、靜幀或音源缺失的問題時,切換機進行自動化識別與備份切換,信號源恢復正常后,再將其自動切回。出現發射機故障時,主控計算機將利用過載波識別技術將信號質量與信號源進行對比,如果質量沒有達到標準,則啟動備用發射機。一旦出現播出故障,將同步啟動錄像功能,將全部節目進行轉碼錄制,并通過監控畫面、短信等手段告知值機人員,利用多畫面服務器將節目輸送至顯示終端。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系統的安裝調試部分屬于積木式結構,能夠結構實際應用需求與預算進行設備采購。由于在設備的引入過程中會出現信號停播的情況。因此,安裝調試的步驟是:在原有的設備位置旁固定好所有設備,通過備用信號進行系統調試,系統安全運行30天左右后,在原本規定的檢修時間段中將系統接入站臺,在接入的較短時間內,應加強檢修值班力度,提高安全播出檢查次數。
結語:綜上所述,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控系統的有效運行能夠大力推進整體廣播電視的安全指數與階段性進步。結合實際傳輸效果進行安全播出監控,保證電視節目的可靠性播出,能夠為觀眾帶來更加高質量的收聽效果,促進廣播電視這種載體的可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