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文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1402)
在當前建筑裝飾行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為了培養適應建筑裝飾行業人才需求的創新型人才,高校應在原有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將工匠精神作為首要培養目標[1]。在專業知識授課過程中,將建筑裝飾理論知識結合工匠精神思想理論,在建筑裝飾實踐操作過程中,將工匠精神傳播的要義作為實踐準則,并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最終為社會輸送符合當今企業需求的創新型人才[2]。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穩步上升,人才需求從專業技能型轉變為創新型,各大高校擔任了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角色。而建筑裝飾專業領域人才需要多層次培養,高校在人才培養期間應保障優質的師資力量、針對性強的教學計劃和與時俱進的建筑裝飾設計理念。
現階段,我國高校建筑裝飾專業學生專業素養偏低,某些學生文化素質水平低下,我國建筑裝飾專業傳統教育環境無法使學生較為輕松地適應。傳統的建筑裝飾專業需要學生擁有過硬的建筑相關知識以及高標準的設計類軟件技能,因此在教學課程設計中安排大量的專業課,導致學生學習建筑裝飾課程知識困難[3]。且絕大多數學生沒有清晰的職業認知,在校期間學校很少舉辦建筑裝飾行業認知研討會,導致學生實習或參加工作時,沒有清晰明確的未來規劃和發展方向,難以適應工作環境和理解工作需求[4]。
全國各大高校開展的建筑裝飾設計相關專業課程中,某些高校因為基礎設施不完善、硬件設施不齊全,導致教學過程中學生無法充足實踐。并且某些院校針對設計類軟件開設相關課程時,教學計劃不規范,學生在學習如CAD軟件過程中沒有辦法充分地實踐,無法真正深入了解某些專業性知識[5]。
目前很多高校在建筑裝飾專業知識和人才培養方案上存在問題,沒有制定科學性的培養目標。并且在課程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過多注重書本知識,整個教學過程沒有“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影響學校對于建筑裝飾設計領域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過程。
某些高校針對建筑裝飾設計行業的教師人員把控不到位。招收教師過程中,沒有充分考量該教師具備的建筑裝飾設計基礎知識和綜合素養,沒有考量該教師對于現今社會建筑裝飾領域的獨特看法,進而無法通過該教師培養出建筑裝飾領域的創新型人才。甚至某些高校在建筑裝飾設計領域人才招聘的過程中,沒有嚴格制定招收標準、降低招收門檻,此類現象的層出不窮嚴重阻礙了適應當今社會的創新型人才培養進程。
高校建筑裝飾課程缺乏創新性。在當今社會背景下,市場對于創新型人才需求加大,高校作為培養各領域人才最關鍵的地方,需著重注意創新性的培養[6]。但很多高校在基礎課程的設立上,沒有結合創新人才教學理念,而是繼續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并且學校在建設相關教學考核時,同樣沒有將創新理念融入其中。
此外,高校開展建筑裝飾設計相關課程時,缺乏一定的創新力度,學生無法保證在正常教學環境下的積極性。并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生硬傳統的實踐要求,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進而增加了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困難,甚至導致建筑裝飾領域人才流失。
中華文化經歷漫長的歲月,工匠精神始終深深地刻在中國民族同胞的血脈中。在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景下,工匠精神代表了恪盡職守、巧奪天工、守正創新的理念,這種理念正是我國建筑裝飾設計行業人才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7]。
創新的本質是通過思維方式轉變,進而影響能力的突破,最終創造出有獨特魅力、具有社會價值的產品。創新是不斷向上、不斷進步的,這種新事物替代舊事物的發展理念是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核心內容,而工匠精神的主體就是創新。因此,創新和工匠精神二者互相補充促進,進而形成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發展成為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基石[8]。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工匠精神從最初的“謀生”轉變為現在的“人藝合一”,這種思想觀念的轉變標志著國家發展興旺,技術水平邁向新高度。創新作為一種獨特的能力、一種敢為人先的理念,能引領我國人民群眾實現更大價值的追求。正因為創新,越來越多的“匠人”不但保證自己爐火純青的實力,而且通過創新增加了越來越多的創意思維,練就出過硬的本領,凸顯出工匠精神的時代氣息。
無論是工匠精神還是創新型人才培養都需要精準把控,長期培養。事實證明,工匠精神來源于實踐,創新精神同樣來源于實踐。高校作為培養人才重要的“孵化器”,需大力發展工匠精神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9]。只有將創新型教育融入具體課程,將工匠精神的理念融入實踐教學,不斷塑造培養具備二者能力的專業人才,才能為社會的經濟發展提供優質的新生力量。
經調查,我國建筑裝飾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是不斷加大的,近些年來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建筑裝飾企業已不滿足于招收只懂得基礎知識技能的人才,而是需要創新型人才。所以,高校培養建筑裝飾行業人才的過程中,應注重創新技能的培養。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四十五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青年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而努力學習[10]。我國建筑裝飾企業正與工匠精神內涵相吻合,因此,我國各大高校需重點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培養,在建筑裝飾專業人才培養中遵循工匠精神、提高創新思維學習,進而促進學生就業率提高,將建筑裝飾設計專業不斷擴大發展。長此以往,我國建筑裝飾領域將會邁向新高度,走向新征程。
一個人立足社會不但需要扎實的技能知識、良好的專業素養和吃苦耐勞的品質,更需要適應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對于學生來說,工匠精神不但是一種品質,而且還是一種技能,是學生走入社會、適應社會不可缺少的精神理念,也是學生注重個人發展和未來對企業、國家作貢獻的依據。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無法滿足學生科學的教學進度,一方面在于學校教育培訓計劃制定不科學,另一方面在于學生自身的意識形態不正確。工匠精神重點強調其技藝精湛的職業品質,因此,學校通過在教學培訓過程中融合工匠精神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知,為今后學生進入社會、滿足社會提供堅實有力的保障。
目前很多高校存在教職工對建筑裝飾領域具體工作不明確的現象,這類狀況使得建筑裝飾專業教學過程中,學生針對某一專業知識的實踐活動時,只明白知識理論,缺乏具體實踐能力。因此,高校教師進行人才培養過程中,需緊密結合工匠精神的理念,加強對學生專業素養和基礎知識的指導,在實踐中結合工匠精神,促使學生建立對工匠精神的思維認知、懂得工匠精神在建筑裝飾領域的深刻含義。
除此之外,在制定建筑裝飾人才培養方案時,還需將學生職業發展和綜合素質培養放在首要位置。經過不斷地培養,使得學生認識到工匠精神在建筑裝飾行業中的重要性。
在開展建筑裝飾專業課程時,需結合我國目前建筑裝飾領域市場進行講解。將知識融會貫通,通過不斷分析當下建筑裝飾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以及不同企業用人機制的研究,為學生設定針對性強的專業知識教學方案。此外,還需著重強調創新的重要性,對于企業而言,創新能力能開辟企業源源不斷的活力;對于學生而言,擁有適應當下的創新型技能,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自身價值和潛在的經濟效益。
以就業為導向,將工匠精神融入建筑裝飾課程學習中,不斷強調創新能力的重要性,才能與當今建筑裝飾企業進行良好對接,滿足整個建筑裝飾市場的需求。
人才培養方案始終關乎高校辦學層次,精準的人才培養目標能有效促進學生適應社會發展、滿足企業需求。創建融合工匠精神的人才培養方案,首先需要清楚社會企業需求、厘清建筑裝飾人才培養思路,才能將工匠精神融入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中。并且以工匠精神作為建筑裝飾人才培養過程的目標導向,提升學生專業素養、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的能力,并推進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發展需求。
同時,人才培養方案的策劃還需結合現代先進教育技術手段,如建筑裝飾專業中關于樓地面裝飾施工或建筑裝飾工程計量等專業課程,需結合多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甚至虛擬現實設備進行教學。應用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利用視覺、聽覺多方面教學手段增強學生對于建筑裝飾基礎知識的學習,進而提高建筑裝飾教學效率。
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工匠精神始終是其核心素養。若想提高專業型人才多元化能力的素質,需將“精致、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融入專業教育和創新教育中。
如通過各職能部門與建筑裝飾專業教師共同合作,挖掘建筑裝飾教學課程中的工匠精神元素,結合建筑裝飾行業特點,尋找建筑裝飾行業中具有工匠精神的典型人物,定期開展關于建筑裝飾專業學術交流會。
并且在建筑裝飾專業領域知識課程教授過程中,需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結合專業理論知識與工匠精神的方式,大力開展創新能力素質教育活動。如開展工匠精神建筑裝飾創新創業技能大賽、工匠精神校園文化大賽,并定期舉辦參觀建筑裝飾企業,將當今社會下建筑裝飾企業的人才需求提供給學生,加強學生對于創新性技能的學習并通過領悟工匠精神加強自身的意識形態。
良好的教育培訓離不開優質的師資力量。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師團隊對于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有著重要意義。所以,高校建筑裝飾專業教師需精準把控工匠精神核心要義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內涵,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加強工匠精神學習,又要在建筑裝飾實踐課程中發揚工匠精神的人格魅力,促進學生培養精益求精、愛崗敬業的美德[11]。
在建筑裝飾專業教師培訓過程中,需定期考核其專業知識綜合素養及技能水平。設立考核標準時,將技術創新作為重點考核標準,只有教師清楚創新教育的理念,才能培養出建筑裝飾行業創新型人才。
高校開展職業規劃課程對于學生未來發展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具備清晰的職業規劃會提高對未來社會發展的認知和相關行業人才需求的理解。高校建筑裝飾專業教學培養過程中,需著重強調學生對于建筑裝飾職業規劃的理解,建立屬于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確定目標,把握好就業方向。
建筑裝飾教師還需為學生提供多渠道的就業信息,在學生學習建筑裝飾基礎知識的同時,時刻關注當今企業對建筑裝飾專業人才的需求,進而促進學生在校期間努力學習、實習期間明確工作發展方向,最終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建筑裝飾創新型人才。
為了適應當今社會建筑裝飾行業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建筑裝飾教學工作需要將專業知識與工匠精神相結合,拋棄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在基礎教學知識中,堅持不懈穩扎穩打的工匠精神;注重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是空喊口號,高校還需注重建筑裝飾專業教師團隊的培養建設,將工匠精神落實到日常的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