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小學階段,有一些孩子無法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外界的一點兒小事往往會在他們的心里激起層層漣漪,甚至掀起滔天巨浪。教師在這個時候教給孩子們處理情緒的技巧和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班男生特別活潑,總會因為一些事情發生爭執。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們現在已經懂得了和自己更好地相處,慢慢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覺察情緒,承認情緒的存在
半年的居家學習,孩子們與同齡人相處的能力降低了,以自我為中心,簡單粗暴。
歐陽在入學時非常靦腆乖巧,是個沉默的大男孩。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我發現,他心思很細膩,熱愛閱讀,也非常關心集體,班級清潔衛生活動中,總有他活躍的身影。我格外喜歡這個男孩,特別是語文課上,他的朗讀會喚醒教室里那些昏昏欲睡的小伙伴。可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班在做集體操的時候,歐陽總喜歡手舞足蹈、胡亂比畫。班上其他孩子也跟著不太守紀律,同學之間的矛盾格外多,下課總有孩子來找我告狀。
數學課后,我走進教室,歐陽和桐桐氣鼓鼓地過來找我,滿臉都是怒氣。我望著這兩個小蘿卜頭,有點兒頭疼,這已經是本周第二次了。果然,他們又是因為座位的空間大小起了爭執。上次各打一棒的做法并沒有化解他們之間的矛盾,我不由得開始反思,決定換一種方式。
這一次,我并沒有責怪他們,而是蹲下身來輕輕地詢問事情的經過。我了解到,歐陽最近情緒起伏是因為他的鋼琴考級通過了,比較激動;而桐桐是因為最近數學考試沒考好,所以不開心。孩子們都很單純,很多矛盾的產生都是情緒引發的。這些郁積于心的情緒長時間得不到適當的發泄,往往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矛盾。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后,我先對歐陽說,鋼琴過級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兒,可以用言語或者文字的方式與其他人分享。我又找到了桐桐,讓他去找數學老師分析試卷,尋求幫助。就這樣,兩個孩子冰釋前嫌,重新和好,下課后又一起玩得很開心。
通過談話溝通,我希望孩子們能意識到所有矛盾的產生都是有原因的,而這些原因往往微不足道,只是孩子被情緒所控制,才會做出傷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尋找途徑,合理宣泄情緒
找兩個孩子談話穩定了他們的情緒后,我知道事情并沒有徹底解決。如果說家庭是孩子們的第一所學校,那么父母就是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教育和培養離不開家長的全力支持和配合。
我分別找到了歐陽和桐桐的家長,和家長反映了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也和家長交流了看法,希望家長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傾訴機會。家長不僅是權威,還要學會成為聽眾。歐陽家長可以引導歐陽主動分享鋼琴過級的感受,可以用很夸張的語氣和表情來表達對孩子的欣賞和贊美。其實,在向其他人分享了成功的喜悅后,他的喜悅會更加醇厚,會轉化為更深層次的動力。
桐桐本身性格活潑外向,動手能力很強,大大咧咧的性格讓他在和同學相處時絲毫不羞怯。與家長交流時,我更多地是建議家長在和孩子多交流的同時,多帶孩子出去運動,讓孩子在運動場上揮灑汗水,或者用文字的方式幫助他梳理心情。
情緒的產生和變化如同人吃飯喝水一般。人吃五谷雜糧會生病不適,而情緒也會有常見的起伏變化,人會高興,也會難過,更會生氣等,各種各樣的情緒才會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承認情緒的存在后,我們還要給情緒找到適當的發泄出口,可以向家人、朋友傾訴,在紙上寫上自己的心事,也可以通過運動等健康的方式疏解,不要讓情緒郁結于心。分享難過可以減輕痛苦,而分享幸福可以收獲雙倍的快樂。
尊重事實,給情緒預留空間
我們要給情緒預留一些空間,而非一味“堵”與“壓”。正如大禹治水,禹吸取了父親鯀治水的教訓,疏通河道,讓黃河之水自由流向大海,又能讓水源灌溉周圍的農田,讓人們迎來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在處理歐陽和桐桐的矛盾后,我意識到一味地讓孩子生活在強加的條條框框里,按照規矩行事,這只是壓抑了矛盾。孩子們都知道老師不允許同學間發生矛盾,想到的是老師的批評,是班級的規矩,而不會深層次地去思考如何解決矛盾,這樣只會讓孩子們的委屈累積得越來越多。
學生知情意行的發展都是在活動中實現的,形式多樣的活動是學生成長的最好舞臺。
我在班上舉辦了“每天夸一夸”的活動,孩子們每天可以自由夸5個人,可以從學習習慣、衛生習慣和為人處世方面來表達對其他人的欣賞,在班級內展現正能量。自從舉辦活動后,我發現同學之間的矛盾減少了很多,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才會給自己增加粉絲,只有團結同學的孩子才能受到周圍人的歡迎。我也讓孩子們輪流做心理調解員,去幫助處理同學矛盾。
近期,歐陽的變化十分明顯,無論是上日常課還是公開課,他常常在下課后主動留下來擺放桌椅。有一次放學后,我從辦公室出來看見教室門還開著,走進教室,看到他還在教室里拖地。我緊緊地抱了抱孩子,告訴他做事已經夠負責了,老師都十分欣賞他。
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引導孩子直面情緒,尋找情緒發泄的出口,更要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們的情緒健康生長。(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