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熙民 方雅節 曾穎琳
摘 要:長三角地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脈相通,讓文化旅游一體化成為先導,是實現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的可行之路。本文旨在以傳播學、產業經濟、文化旅游、生態保健等視角,結合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區域優勢,以康養產業這一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產業為切入點,從區域特色融合層面進行深入研究,探尋康養產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最佳路徑。為績溪的康養產業與特色文化旅游融合路徑提供可行性建議,為推動長三角文化和旅游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康養旅游;長三角一體化;績溪
中圖分類號:F592;F719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合肥工業大學2020年度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康養旅游發展路徑研究——以績溪康養旅游業為例》課題成果;項目編號X202010359618。
長三角地區不僅是我國的經濟重地,也是旅游勝地,旅游業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進程中起著風向標的作用,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將旅游業和“大健康”產業相結合的康養旅游產業擁有著良好的市場環境和巨大的發展空間。
(一)康養旅游業發展的背景
康養旅游又被稱為醫療健康旅游,屬于健康旅游的范疇[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人的工作壓力增大、生活節奏變快,各種疾病、亞健康等問題層出不窮,人們對健康的訴求越發強烈。此外,中國正步入老齡化社會,中國的老齡人口不斷增加,人口高齡化的問題也凸顯出來。這一系列的變化使得人們更加注重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水平,無形中推動了康養旅游業的發展。
目前,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社會各年齡層存在的健康問題以及國內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客觀上促進了康養旅游產業迅速發展,而黨和國家針對長三角一體化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為績溪康養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二)國內康養旅游發展現狀
2016年1月,原國家旅游局頒布的《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中,康養旅游被界定為“通過養顏健體、營養膳食、修身養性、關愛環境等各種手段,使人在身體、心智和精神上都能達到自然和諧的優良狀態的各種旅游活動的總和”[2]。國內對康養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康養方面,國內學者湯云云等以黃山市為例,分析黃山市開發康養旅游的可行性,構建需求要素、供給要素、支持要素、出行要素等康養系統要素,指出黃山市康養產業存在的不足,并給出建議;陳建波等學者對重慶市健康旅游資源開發情況進行分析,從產品開發、智力支撐、旅游營銷等方面提出開發建議;高丹丹等以伊春市為例,結合伊春的地理位置、環境情況闡述伊春發展森林旅游的意義。
現階段,我國健康旅游市場具有良好的市場環境和巨大的發展空間。根據GWI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統計,2016-2020年,養生旅游的市場規模呈現出一個快速增長的態勢,具體見圖1。

(三)國外康養旅游業發展現狀
經過了長時間的沉淀與積累,目前國外的康養旅游已經擁有成熟的體系。國外康養旅游業注重游客的情感與精神需求,在制訂康養旅游方案時充分考慮游客的感受。另外,國外康養旅游業注重個性化定制,通過對消費群體的細致劃分,有針對性地開展康養項目。國外康養旅游業比較注重與社會機構的合作,從而給消費者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務。
雖然國外康養旅游業比較成熟,但是國內的康養旅游業不能一味地套用其發展模式。國內與國外康養旅游產業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生搬硬套只會弄巧成拙。國內康養旅游產業發展應該從實際出發,使實踐與理論相互論證,達到穩步發展。
(一)自然狀況良好,發展潛力巨大
在氣候條件方面,績溪處于山脈交接地帶,境內清涼舒爽,生態環境良好,空氣質量上乘。績溪山水環繞,風景秀麗,有著“中國美麗山水城”的美譽,績溪境內森林密布,更是有著以“中國森林氧吧”聞名的鄣山森林公園。
在水質方面,績溪是青弋江、水陽江和新安江水系發源地,被稱為“三江發源地”。到這里旅游的游客最感興趣的就是到揚之河、登源河等河道兩岸,用鏡頭捕捉白鷺、野鴨等各種親水鳥類。同時為了保護當地的自然環境,績溪不斷加強區域合作,建立縣域內地表水生態補償機制,與各市共同推進良好的生態文明建設。
此外績溪還具有使康養產業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得天獨厚的優勢。績溪是2008北京奧運火炬傳遞接力城市,先后被命名為“中國徽菜之鄉”“中國廚師之鄉”“中國徽墨之鄉”,2007年績溪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3]。無論從民風民俗,還是古建筑的保存,菜系的特色,績溪都有著濃厚的徽派氣息以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二)區位優勢疊加,發展前景廣闊
績溪坐落在安徽省東南部,與蘇浙滬毗鄰,處在杭州都市圈之中,為長三角經濟圈所包囊。在經過長期發展后,目前績溪境內已建成運行兩條高鐵(京福高鐵、杭黃高鐵)、兩條高速(績黃高速、績寧高速)。更令人期待的是,宣績高鐵與杭臨績高鐵建設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逐漸構建出了一個便捷通達的高鐵、高速交通網。
如今,績溪與長三角在空間上更為接近,“同城效應”更加明顯[4]。隨著交通網的鋪開,績溪更是趁勢而為,精心打造“徽州之源,自在績溪”號高鐵冠名列車,并積極促進文旅企業團體與蘇浙滬等主要客源地的合作,績溪旅游推介活動常在徐州、常州、南通、吳江等多地舉辦,實現線上線下營銷互動,謀劃客源互惠活動。
(三)相關政策助力,加強支持保障
績溪明確“力爭成為全省融入杭州都市圈先行區、長三角重要的生態功能區、綠色發展樣板區和G60科創走廊重要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的目標定位,著力培育百億級制造業產業集群,協同構建長三角生態環境共保連治體系,全面推進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建設,深化新安江流域橫向補償長效機制,提升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合作水平。
近年來,績溪縣委縣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論述,并對標長三角,爭做排頭兵,審時度勢,著眼長遠,提出了生態爭樣板、發展爭上游、工作爭一流的“三爭”目標要求,努力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中展示績溪作為[5]。
(一)景區基礎設施薄弱,配套設施落后
績溪為宣城市轄縣,交通網絡不夠發達,不能滿足游客說走就走的旅行需求,這成為績溪康養旅游業發展的阻礙。康養旅游源于人們對高質量生活品質的追求,績溪雖有良好的自然環境,但在衛生管理、設備維護、住宿條件等方面仍存在較大的改善空間。旅游不僅滿足游客景點游覽的需求,更要在“吃、住、行、購、娛”等多方面滿足游客的需求,帶給游客良好的旅行體驗,尤其是注重游客體驗的康養旅游。
(二)景點分散,缺乏聯動管理
績溪景點豐富,但是分布較為分散。績溪的景點大都距離城市中心較遠,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各景點之間缺乏聯動管理,會給人景區發展不成熟的感覺。只有加強各景區之間協作管理,共同探索績溪康養旅游的最佳途徑,才能實現資源共享以及體現績溪康養旅游的最大價值。
(三)康養旅游缺乏統一明確的標準和規范
康養旅游是伴隨著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而產生的旅游新生態,難免會有標準不清、規范不明的情況。價格、服務標準若能明晰,能夠給予游客安心之感,也能給游客提供明確的旅游信息。績溪的康養旅游,依靠旅游產業發展作支撐,其特色是休閑養老業,目前處于發展初期,游客對這兩個產業的價格比較敏感,也非常注重性價比,合理的標準規范為顧客的選擇與嘗試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景區特色不突出,宣傳力度不盡如人意
康養旅游雖然與傳統的旅游有所不同,卻還不足以在眾多旅游產品中脫穎而出。目前,績溪康養旅游產業的知名度不高,缺乏影響力,績溪康養旅游產業要想在康養旅游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因地制宜打造出具有差異化體驗的康養旅游產業,讓康養旅游產業升級為績溪景區文化的符號。另外,康養旅游消費者的年齡跨度較大,并且以中老年居多,所以宣傳不能局限于線上或者線下,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
(一)利用區位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績溪毗鄰杭州都市圈,多條高鐵線路在施工中,其需要利用好自身的區位優勢以及交通優勢以及自身綠色發展的先發優勢,應當在健康食品、醫藥保健等項目上主動對接長三角地區,共建養老、療養、休閑、戶外運動等產業基地,持續加大康養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除此之外,績溪的空氣質量、氣候條件、溫濕度等環境條件需達到相應的標準,以此來吸引一些有特定需求的游客長期居住,從而實現康養旅游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整合各類資源,發揮整體聯動優勢
績溪既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又有景色宜人的自然資源。若要最大限度地調動績溪的旅游資源,就要將轄區內可利用的景點納入一個體系中考慮,為游客設計完整的旅游路線,實現景區之間的優勢互補。游客的需求豐富多元,要想真正實現景區之間的有效聯動,所涉及的全部旅游景點都必須有其能吸引游客的獨特優勢。
為了實現各景區之間的聯動,首先要保證各景區有值得引流的潛力,其次是根據各地區的優勢進行系統性的路線設計,達到資源整合以及資源優化的效果。既然是景區聯動,就必須統一對外宣傳的聲音,用整體思維考慮整個康養旅游鏈的發展。
(三)明確標準規范,提升特色服務質量
績溪需要著手建立既符合國際和國內標準,又充分考慮自身實際特色情況的標準與認證體系,并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深化與長三角同類型各縣市的合作與交流,建立嚴格的準入機制。績溪可以借鑒國內外康養旅游價格、服務體系、索賠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評定標準與規范。
同時,績溪要對發展康養旅游的有關基地和景點進行評級和分類,與長三角地區進行積極合作與對接,探索構建康養旅游合作交流平臺的可能性。保證游客在康養旅游時的基本需求,例如提供豐富多彩、創意十足的游玩項目以及品種豐富、價格合理的食物等。
(四)挖掘景區特色,加大宣傳力度
績溪自然生態環境良好,風景秀麗,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于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核心區,對于發展具有徽州文化特色的康養旅游業具有先天優勢。例如,繼續依托長三角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文旅+康養”項目,以文旅產業發展帶動康養旅游產業的發展,挖掘績溪旅游資源的特色,形成以徽菜、徽雕、徽墨為重點的景區特色,打造績溪康養旅游品牌。
為了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模式。線上通過新媒體平臺,如微博、微信、抖音等進行大力宣傳,樹立績溪“天然氧吧,康養勝地”的品牌形象;線下可以通過傳統媒介、旅行社等進行宣傳,促進績溪康養旅游產業更快更好的發展。
目前,康養旅游已然成為一種新的旅游業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為績溪康養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與條件,績溪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旅游資源也具有可以發展康養旅游產業的先決條件。但目前存在基礎設施薄弱、景點分散、宣傳力度較小等問題,針對績溪康養旅游業發展目標,應充分利用地域優勢,整合旅游資源,明確標準規范,大力推進具有本土特色的康養旅游業的發展,進一步助力長三角文化、旅游、康養產業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起點上的融合以及經濟的發展。
[1] 李鵬,趙永明,葉卉悅.康養旅游相關概念辨析與國際研究進展[J].旅游論壇,2020,(1):69-81.
[2] 王璦琳.國內康養旅游服務產品的開發策略探析[J].中國商論,2017(34):39-40.
[3] 梅婷.績溪縣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及其規劃策略研究[D].合肥市:安徽建筑大學,2018:20.
[4] 余永輝.中部山區縣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實踐與思考[J].經濟師,2011(8):229,231-232.
[5] 聚焦高質量 推進一體化 做到一盤棋: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安徽蕪湖召開[J].上海質量,2019(0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