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下,企業發展出現了一系列新變化:創新和變化成為新的發展主題、形成以用戶體驗為主的營銷方式、企業財務管理呈現新特征、業績水平提升具有滯后性等。在這種形勢下進行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控有利于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強化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能力,提升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能力,促進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合理化。在現階段,企業進行財務風險防控時存在財務管理缺乏科學性、財務管理目標單一化、財務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受阻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財務風險防控的難度。文章通過分析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控的意義以及存在的問題,探索提升企業風險防控的方式,以期提升企業的財務風險防控能力,并為以后的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風險;分析;防控
企業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維護企業正常運營,進而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在互聯網時代下,傳統的企業財務防控必然會遇到各種挑戰,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機制完全不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企業經營管理者需要根據互聯網時代的不同特點分析現階段的企業財務防控機制,并在此基礎上完善企業財務管理方式。企業財務管理創新首先要創新管理理念,同時轉變財務管理的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各種資源,最終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的高度整合。
一、互聯網時代下企業新特征
1.創新和變化成為新的發展主題
互聯網的發展為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新的契機,傳統企業在互聯網的影響下逐步開始互聯網化,即將傳統的商業模式與互聯網進行融合,進而探索出全新的企業運營方式,甚至誕生了全新的企業類型。例如,現階段的各大電商巨頭如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都是在互聯網快速發展基礎上出現的新興企業類型。這些新興企業的出現以及快速成長讓更多傳統企業看到了互聯網的優勢,進而創新和變革傳統的營銷方式,紛紛入圍網絡營銷。目前,“網購”已經成為大多數消費者的選擇,傳統以線下銷售為主的企業在這種趨勢下也紛紛入圍“線上銷售”,以增加企業營收,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2.以用戶體驗為主的營銷方式
以用戶體驗為主的營銷方式是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呈現的新特征之一。在過去,由于信息閉塞以及物質資源匱乏,商品種類較少,消費者只能在數量有限的產品種類中挑選需要的商品,這就使得“賣家市場”長盛不衰,而這種情況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商家哄抬價格,且商品生產不注重提升用戶體驗。但是在互聯網時代,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每個人都處于信息洪流之中,各種社交平臺以及網購平臺的出現使得商品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直接對話成為可能,同時商品種類日益豐富,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產品購買,“買方市場”形成。在這種情況下,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商家在生產商品的過程中紛紛提升用戶體驗,以此贏得消費者的青睞,進而實現盈利。
3.企業財務管理呈現新特征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管理呈現出新特征。首先,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注重挖掘數據信息。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以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動態的數據體系為特征的大數據時代真正來臨。在大數據時代,數據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內容,誰擁有了數據就意味著財富,所以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注重挖掘數據信息,以此提升財務管理的有效性。其次,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過程中注重使用新興技術產品。與傳統的人力勞動相比,借用新興技術產品不僅能夠提升職員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犯錯的可能,進而提升財務管理的準確性與科學性。
4.業績水平提升具有滯后性
業績水平提升具有滯后性是企業在互聯網時代呈現出的新特點之一。在傳統社會中,企業的業績提升是線性的,即商品銷售量增加,企業的業績就會明顯增加;商品銷售量降低,企業的業績就會出現明顯下降。但是在互聯網時代,由于技術發展強化了“數字鴻溝”,擁有更高社會地位的人更早接觸并使用新興產品以及技術,而社會地位較低者則滯后于前者,因此各種新興產品從誕生到被人們熟知并廣泛使用,之間存在較長的時間差,這就使得企業的經濟營收存在一個明顯的“臨界點”,只有達到“臨界點”附近,企業才能實現大規模營收,業績水平才能得到較快提升。
二、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控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市場中充斥著大量的經濟主體,如各類企業以及商家等,但是由于不同市場主體之間的經營方式以及經營理念存在差距,這就增加了市場經濟的不確定性。同時,市場環境變化莫測,人們難以通過有效的手段準確預測市場走向,這就導致市場環境中的財務風險不斷增加,這對于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與成長是極其不利的。但是,企業加強對自身的財務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這對于維護市場環境的穩定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同時,企業加強自身的財務管理有助于形成科學的風險防控體系,進而對市場環境變化保持高度敏感性,以此加強自身的抗風險能力,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有利于強化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能力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傳統以人工運轉為主的基本管理方式逐漸轉變為了借用新興技術的高效經營管理模式,這就促使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從效率和質量兩個方面提升。首先,新興技術為企業進行風險評估提供了技術可能。企業進行風險評估需要有大量數據的支持,在傳統的人工運轉階段,職工很難收集到大量數據,這就增加了企業風險評估的難度;在互聯網時代,企業可以通過各種新興技術獲得大量數據,通過分析數據對企業風險進行評估,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風險評估的準確性。其次,積極采用新興技術提升了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效率。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可以同時計算多種數據類型,并對計算結果進行交叉分析,以此可以提升人們的工作效率,將員工從繁瑣的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工作中解放出來,進而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
3.有利于構建企業的財務風險防范機制
企業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進行財務風險管理可以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在互聯網時代,企業積極進行財務風險分析與防控有利于構建企業的財務風險防范機制。首先,財務控制是企業控制系統的核心,承擔著會計運算、績效考核等重要內容,其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實現良性運轉。在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涌入市場,同時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市場經濟的不確定性,在這種背景下,企業積極借用各種智能化技術進行企業風險財務管理有助于強化企業內部的風險防控能力。其次,會計核算以及財務分析結果等都可以用于評估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進而在評估中發現企業制度中存在的問題,以此通過不斷完善內部制度構建企業的財務風險防范機制。
4.有利于促進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合理化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手段的出現,企業可以在較短時間內進行大規模的數據收集,而且與過去人工收集的數據相比,大數據技術收集的數據具有較強的真實性以及利用價值。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在網絡中的任何瀏覽軌跡都會作為數據儲存在互聯網中,而互聯網自身具有強大的“記憶”能力,除非這些數據信息被互聯網管理者有意刪除,否則會永遠儲存在網絡中。借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廣泛收集用戶的數據信息并進行數據分析,這就促使企業的財務績效評價具有一定的科學合理性。同時,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人為主觀因素對數據分析的影響,進而使得數據分析結果更加客觀、真實。
三、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風險分析
1.企業財務管理缺乏科學性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存在財務管理缺乏科學性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不注重引入互聯網因素。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引入互聯網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現階段,雖然大多企業都意識到了互聯網的重要作用,但是并不注重將互聯網元素引入到財務管理中,企業的財務管理依然由職工負責其中的大部分內容,尤其是在數據分析與管理方面,這對于切實提升企業的財務風險能力來說是及其不利的。其次,很多企業缺乏進行財務管理的經驗,且沒有較多的財務管理知識,這都使得企業的財務管理缺乏科學性。
2.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單一化
互聯網時代,企業進行財務管理時存在目標單一化的問題。首先,大多數企業進行財務管理是為了實現資金管理、成本費用控制等一系列較為基礎的內部管理,沒有充分認識到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將企業財務管理貫穿到企業管理的各方面是促使企業實現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前提,所以企業應當正視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樹立科學的財務管理目標。其次,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缺乏廣度。大多數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僅涉及企業內部的收支預算、財產管理等內容,沒有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的廣泛性。
3.財務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企業不注重構建風險管理機制。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而大數據時代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以及動態的數據體系,這為企業進行財務風險管理提供了契機。但是現階段,大多數企業對風險管理的認知較為保守,不注重互聯網技術構建風險管理機制。其次,企業缺乏明確的風險評估機制。目前,大多數企業沒有形成構建風險評估機制的意識,只是簡單地跟隨市場變化調整經營方針,這不利于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4.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受阻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管理存在信息化受阻的問題。首先,企業的高層領導尚未充分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企業中高層領導的決策可以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方向以及發展戰略,而大多數企業的中高層領導形式較為穩妥,喜歡選擇較為保險的方式進行企業管理,而各類信息化設備存在大量漏洞,容易造成重要信息丟失等問題,這就使得中高層難以充分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其次,企業內部的各種信息化設備利用率較低。雖然有些企業在公司內部引入了各種信息化設備,但是公司職工在日常工作中依然采用傳統的工作方式,不注重利用這些信息化設備提升工作效率,這就造成了企業信息化設備利用率低的問題。
四、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風險防控
1.以科學方式進行財務管理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若想實現對財務風險的防控就需要以科學方式進行財務管理。首先,企業要注重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引入互聯網因素。互聯網因素包括方方面面的內容,企業可以通過打造信息化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方式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引入互聯網因素。其次,強化對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知識。企業工作人員缺乏財務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會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和科學性,所以企業應當通過公司內部人員培訓、聘請專業人士培訓等方式提升員工的知識水平。
2.完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
完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企業在互聯網時代的風險防控能力。首先,企業要建立適合自己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建立財務風險管理機制對于提升企業的風險防控能力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企業可以在總結、分析市場規律以及自身運營能力的基礎上建立屬于自己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其次,企業要構建明確的風險評估機制。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加劇了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只有建立明確的風險評估機制才能提升自己的抗風險能力,進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取穩定的市場份額。企業應該借助大數據技術提升對數據的分析能力,進而通過分析數據建立適合自己的、科學的風險評估機制。
3.構建財務風險大數據處理平臺
構建財務風險大數據處理平臺是企業在互聯網時代提升財務風險防控能力的重要舉措之一。首先,企業中高層要充分認識到信息化技術的重要作用,并將其引入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在企業內部構建財務風險大數據處理平臺,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準確性和效率。其次,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人員要提升對新興信息技術的使用率。企業財務管理人員之所以不注重借用各種新興技術提升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相應的技術水平,所以企業要注重強化對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促使他們熟練使用各類信息技術。
五、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控方式已經出現了一系列弊端,不適應新時代下企業管理的進一步發展,因此企業管理者要積極進行創新,通過變革現有的企業風險防控方式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增強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安全性。雖然現階段企業的財務風險防控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并不是無法得到解決的。從長遠來看,企業可以通過創新財務管理方式、完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構建財務風險大數據處理平臺、以非結構化方式處理財務管理等方式提升財務風險防控水平,進而提升企業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參考文獻:
[1]鞏樹生.淺談“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J].商場現代化,2020(21):163-165.
[2]方丹.“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研究[J].財會學習,2020(05):45+47.
[3]李益蘭,熊知齊.淺談“互聯網+”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22):14-16.
[4]牟銳.互聯網時代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防控策略分析[J].中國市場,2019(23):190-191.
[5]方莉.互聯網時代下的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J].現代經濟信息,2018(17):241.
[6]翟雪妍.“互聯網+”時代財務管理的變革與創新[J].商業經濟,2018(02):140-142.
[7]舒景玫.互聯網時代下的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J].中外企業家,2017(19):179.
[8]孟新智.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思考[J].商業經濟,2017(03):66-68+106.
作者簡介:禹華意(1993.08- ),女,苗族,貴州貴陽人,碩士研究生,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