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映峰
摘? ?要:班級柔性管理有廣泛的應用價值。班主任教師可根據班級管理的實際,引導學生從思想深處建立主體意識,并自覺參與到班級民主管理之中,充分發揮集體的管理優勢。在此過程中,班主任教師可主導推出民主管理機制、構建和諧管理氛圍、搭建交流管理平臺、推出自主管理措施,為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創造良好條件。
關鍵詞:柔性管理;民主機制;交流平臺;學生發展
所謂柔性管理,是指利用更為人性化的手段展開的管理。在進行班級管理策略制定時,班主任教師適時引入柔性管理機制,既符合民主管理班級的目標追求,又能體現主體教育的原則。實際上,柔性管理應該是一種教育管理理念,班主任教師可利用柔性管理的方式,對學生展開教育,以成功激發民主管理班級的熱情,凸顯柔性管理的優勢。與此同時,班主任教師利用柔性管理對學生展開教育和引導,也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精神要求。
一、創設民主管理機制,調動主體參與心理
民主管理這個觀點雖然由來已久,但是在執行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作為班級管理主導者的班主任,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反省,并做出努力。首先要轉變班級管理理念,其次要創新班級管理方式,再次要升級班級管理評價機制,最后要拓展班級管理的活動。
具體而言,創建民主管理機制,班主任需要有全方位改革的意識,并從班干部選拔、班級決策、責任劃分、管理評價等多個方面展開行動。如在選拔班干部時,教師要先鼓勵學生自我推薦,再組織學生通過競選演講等手段展開投票選舉。在此過程中,教師需組織學生展開監督管理,并對班干部履職情況做出評估;在班級責任劃分上,班主任教師要將班級管理責任進行分解,讓更多學生明確自己要承擔的相關責任,以促進民主管理機制的建立;在管理評價制度的設計和執行上,班主任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自評互評的活動中,對班級管理工作做出評價。
二、構建和諧管理氛圍,激發班級積極因素
在班級管理和諧氛圍的構建上,班主任要在方法運用上做出一些探索,并給學生提供更多參與的機會,這樣可以促進真正的民主管理班級氛圍的建立。比如,優化班級組織結構、成立職能管理小組、建立幫扶對子、制定民主選舉制度、組織民主管理活動等,都可以激發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的熱情。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班主任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教研,并針對學生心理訴求展開教育管理設計,將班級管理推向深度發展的快車道。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班級管理涉及事務眾多,因此,班主任教師要將管理任務進行分解處理,并借此成立更多的職能管理小組。如衛生管理監督小組、紀律管理量化小組、迎檢活動組織小組、班級文化建設小組、班級墻報組、宣傳小組等,都屬于班級內的常規性管理機構。與此同時,在職能小組成立階段,班主任可鼓勵學生自愿報名,自行成立小組,并推選出小組組長負責小組內的管理工作。具體而言,小組組長主要是承擔分解管理的任務,可通過制定一定的小組管理制度,組織具體的活動,將管理責任進一步分解,讓每一位成員都承擔一些具體的責任。
三、搭建交流管理平臺,強化家校共建意識
班級管理需要多方交流,需要師生互動、家校互動、生生互動,從而在互動與交流中發現更多管理的契機,形成更多班級管理的方法。其中,班主任教師應該是最活躍的因素,既要發揮主導作用,積極推動多種互動的展開,又要確保多種互動活動的和諧統一,從而為實施班級管理總結出更多的經驗。在此,班主任教師尤其要重視家校交互平臺的構建。班主任教師要主動與家長聯系,與家長展開常態化的交流,以便形成嶄新的家校管理共識,進而為班級管理帶來更多的助力和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班級管理離不開交流平臺的正常運行,特別是在家校管網建設中,交流平臺的作用更為明顯。因為利用家校網絡交互平臺,班主任教師可以發布信息、布設任務、反饋信息,能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同時,家長和學生也可以利用網絡交互平臺展開交流活動,并反饋一些信息和情況,為班級管理出謀劃策,給班主任教師實施班級管理提出一些建議。以班級“讀書月”活動為例,家長便可利用網絡交互平臺,為該活動提出一些有價值的意見。如有家長呼吁“讀書月”活動要有明確的讀書任務,甚至要劃定具體的讀書目錄,從而避免出現亂讀書的現象;也有家長建議“讀書月”活動要分幾個部分展開,并要做定期驗收評價,確保讀書的質量。
四、推出自主管理措施,培養自我發展能力
強化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成長,也是柔性管理的重要目標追求。班主任教師在做好基本監督的基礎上,要充分放權給學生,為學生創造自我管理的氛圍,從而讓學生在自我管理中獲得成長力量。需要注意的是,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并不是要放任學生自由行動,而是要在提出更多自我管理要求的前提下,為學生主體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以初中學生為例。鑒于初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律能力,因此,班主任可圍繞學生“自我發展”主題展開管理設計,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歷練的機會。如在班級推出的“自我反思”主題班會活動中,班主任教師可要求學生做自檢自查,并對過往表現做出客觀評價,對未來做展望設定。在此活動中,學生一般都能夠主動進行自我反思,主動表達進步愿望。與此同時,為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班主任教師還可以推出“班長輪換”制度,規定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期都有機會擔任班長,并在任職期間要處理好所有的班務。雖然學生對“班長輪換”制度并不陌生,但班主任還是需要要求學生在“入職”前做好規劃,“履職”后做好總結,并寫出實踐報告。當學生們獲得了輪值班長的體驗之后,就會對班級管理產生全新的認知,其自律性也將大大提升。由此可見,學生自我發展需要更多的歷練來支撐,而班主任教師的工作就是需要做好設計和組織,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實踐體驗的機會,以確保班級管理走向正規。
參考文獻:
[1]郭? ?健.柔性管理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滲透[J].家長,2020,(10).
[2]江海濤.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