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澤
摘要:本文選擇就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中內攻作戰這一論點進行分析和研宄,為了確保分析和研究的全面性,設計如下研宄框架。首先,闡述高層建筑相關內容,包括高層建筑的理論內涵、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等,增加對高層建筑防火相關內容的了解,為后文的分析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次,闡述高層建筑火災撲救期間的內攻作戰難點,掌握難點與救援現狀,為救援策略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最后,結合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內攻作戰難點,探索有效開展救援的舉措,力求制定科學舉措,高效開展救援活動,避免救援不及時威脅到大眾的人身以及財產安全。
關鍵詞: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內攻作戰;有效方法
社會的不斷發展,帶動我國現代化建筑發展進程,使得各類新型建筑產生,如高層建筑數量就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高層建筑其結構較為復雜,層數多,內部建筑應用大量易燃材料,導致其容易出現火災事故。為促進建筑產業長遠發展,針對高層建筑這一現狀,必須重視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工作,通過內攻作戰的救援方法進行火災撲救。如消防隊伍在救援期間,要第一時間趕赴救援現場,構建內攻作戰小組,制定科學的內功路線,這樣利于切實落實好火災撲救工作,通過內攻作戰迅速開展救援活動并控制火勢蔓延。
一、高層建筑相關概述
高層建筑就是那些層數以及樓層較高的建筑物,但是對于具體的高度以及樓層標準,各個國家具有不同的要求。對于我國來說,在2005年起就規定建筑層數在10層之上的建筑、建筑高度高于24米的建筑稱之為高層建筑。西方國家與我國標準不同,其中美國規定建筑高度在24.6米、建筑層數在7層之上的建筑稱之為高層建筑;而日本則規定建筑高度在31米之上、建筑層數在8層以上的稱之為高層建筑;英國則把大于或者等于24.3米的建筑稱之為高層建筑|11。
基于高層建筑層數多、高度較高,內部建筑復雜,應用各類易燃的建筑材料,導致其發生火災救援難度較大,火勢蔓延較快,增加人員疏散以及撲救難度。因此,消防隊伍在救援期間,應結合實際情況,利用內攻作戰進行救援,通過制定科學救援路線,應用系統的救援方式進行救援,以確保救援效果,切實維護大眾的人身安全。
二、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中的內攻作戰難點
(一)高層建筑內部消防設施無法有效應用,增加救援難度
受到市政管網壓力的影響,部分高層建筑內部消防栓存在出□壓力不足問題,若是出現火災,僅能利用消防車進行外部供水。此外,高層建筑內部的固定設施無法有效應用,也增加救援難度,如高層建筑頂部的消防水箱過小,無法滿足初期救援的用水需求;高層建筑內部的消防栓□和消防水帶的接□無法良好匹配。上述問題均影響到火災的撲救,影響救援效率121。
(二)戰斗人員的體力消耗較大,影響救援效率
高層建筑內部出現火災事故后,受到不同因素影響,將導致電梯無法應用。內部攻堅小組在救援期間,若是無法應用電梯,僅能從室內的樓梯間登樓進行滅火,這樣在負重高登的高體力作業下,將導致自身的體能被消耗,出現體力不支以及呼吸氣喘、心跳加快等現象,導致其無法以最隹的狀態投入到救援活動中131。
三、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中的內攻作戰舉措
(一)及時趕赴現場,并做好建筑內部偵查工作
首先,在高層建筑出現火災事故時,消防隊伍要對第一時間趕赴建筑火災內部情況進行全面偵查,立即查明火災事故的具體樓層、具體部位以及火勢蔓延方向和燃燒范圍等。此外,消防隊伍也應進一步明確是否存在被困人員,被困人員的數量以及位置,建筑內部可以逃生的通道。最后,在做好外部觀察后,也要強化監督管理,利用消防控制中心系統對火情進行實時監督,這有利于指揮員作出正確的決策,確保火災撲救工作順利開展。
(二)合理分配工作人員,科學配置救援設備
內部攻堅小組的團隊建設,應結合現場火災發展形勢進行編制,控制每個小組的成員在3~4人最佳。在做好人員配置的同時,也要科學分配消防救援裝備以及設備,要求攻堅小組成員統一聽從指揮,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借助拆卸工具來構建救援通道,及時疏散并營救被困群眾。需要注意的是,內部攻堅小組在救援期間,要善于應用建筑物內部消防設施進行供水,應用水泵接合設備向內部管網進行供水,在水泵接合器無法滿足實際需求時,要利用消防火栓進行直接供水,利于發揮各個消防設施的最大優勢,輔助內部攻堅小組進行有效滅火|41。
(三)明確內攻路線,具備清醒的救援意識
內部攻堅小組構成人員應具備清醒的救援意識,理智分析建筑現場火災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內攻路線進行救援,以此強化救援效果。內攻路線的制定,可以參考以下方式:其_,由于高層建筑內部開放樓梯寬度較大,若是建筑內部出現火災,火災所產生的煙霧將呈下沉趨勢,由一層朝向二層擴散。此時,內部攻堅小組選擇內攻路線時,就應考慮到上述因素,通過防煙樓梯進行進攻,可降低火災撲救難度。其二,防煙樓梯位置常設置陽臺以及前室,也設有防火門以及正壓送風系統與消防給水裝置等,此線路也是最佳的內部攻堅線路。其三,內部攻堅小組成員,也要時刻保持清醒,做好群眾安全保護以及自身安全保護工作,嚴謹對待救援工作,切莫大意和疏忽151。
(四)大力應用無線通信技術,確火場通信的穩定性
首先,為了確保火場通信的順暢性,應通過科學設置無線電臺通信的模式進行通信。對于高層建筑來說,若是其內部出現火災事故,應用單一的無線電臺通信模式以及背包雙臺雙頻通信方式、手持臺單頻通信方法均會出現死角,影響通信流暢性。因此,必須科學合理布置,強化通信的順暢性。其二,應確保整個內部攻堅小組交流、溝通的順暢性,這樣才能層次分明地進行指揮,有效落實火災撲救工作。如應依據一級指揮調度網以及二級現場指揮調度網與三級滅火救援戰斗網進行現場通信標準進行標準化操作,利于各個層級內部攻堅小組成員做好自身工作,明確自身職責,為整個團隊救援工作順利完成做保障。其三,在火災救援現場,必須嚴格依據頻道進行科學組網,通信過程中依據現場無線通信的規則,保證信道的暢通性以及通話的質量|61。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內攻作戰存在一些難點,如高層建筑內部消防設施無法有效應用,增加救援難度、戰斗人員的體力消耗較大,影響救援效率等,導致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對此,消防隊伍在火災撲救期間,必須掌握火災撲救內攻作戰的困難之處,制定科學舉措落實火災撲救工作,確保大眾安全有效逃離。如在救援過程中,消防隊伍應及時趕赴現場,并做好建筑內部偵查工作,合理分配工作人員,科學配置救援設備,明確內攻路線,具備清醒的救援意識,大力應用無線通信技術,確保火場通信的穩定性,這樣利于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救援計劃,確保可以有效通信與層次分明的指揮,控制高層建筑火勢的蔓延。
參考文獻:
[1]張金輝.超高層建筑消防安全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I.工程技術研究,2020,5(23):144-145.
[2]吳杰.建筑消防設施在高層滅火救援中的運用[J】.今日消防,2020,5(06):22-23.
[3]陶松.高層辦公建筑人員疏散及滅火救援技戰術基礎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9(29):86-87.
[4]孔維東.城市既有高層社區防災系統改造策略研究丨D】.天津:天津大學,2020(14):84.
[5]王嶠.高密度環境下的城市中心區防災規劃研究丨D】.天津:天津大學,2019 (08):165-166.
[6]田洪星.在建高層建筑火災隱患及預防對策[JI.武警學院學報,2019,25(0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