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無艷
西歐的“十字路口”
別看比利時小,國土面積也就3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兩個北京市那么大,人口也就1100萬人。
地理位置上,比利時在歐洲可是C位,被譽為“西歐的十字路口”,北鄰荷蘭,南接法國,東南臨盧森堡,東邊與德國接壤。歐盟和北約總部,就在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處在這一歐洲心臟位置,在這次新冠疫情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醫療物資,大多都得從比利時中轉到歐洲各國。
夾在歐洲眾強國之間的比利時,歷來都是歐盟大佬們用來相互角力的緩沖地帶。也因此,比利時在國際上一直處在中立的地位,國家歸屬感不強,沒有統一的比利時語。北部是講荷蘭語的法蘭德斯大區、南部是講法語的瓦隆大區,以及在東南角小部分講德語的區域。反過來看,這種多國經濟文化融會貫通于此的位置,恰恰造就了比利時現有的多元化和國際化的特色。首都布魯塞爾擁有將近900多個重要國際機構,每年都有眾多國際會議在這里召開。比利時也是世界薯條、寶石的生產、制作大國。
近代工業革命以來,比利時真算得上是工業強國,靠煤礦和鐵礦打出一片天。它是歐洲大陸首個構建了連貫鐵路網絡的國家,坐擁鐵路、客運、貨運航空等等物流優勢?,F如今順勢發展石化產業和港口經濟,在歐洲經營的跨國500強企業里,有60%的供應鏈中心都放在了比利時。
比利時人活得很通透
比利時由于處在中立位置,歷來受到法國、德國和荷蘭等眾強國的影響,被嘲“墻頭草”,沒有自己的語言和民族文化。在很多人眼中,比利時就像個歐洲中轉國。甚至對于精打細算的比利時人來說,周末開一個小時車到德國買菜,加油到鄰國盧森堡,早已成為省錢的一大訣竅。
比利時的氣質往往不在宏大敘事,而在平民草根的自我認知里。除了比利時,大概找不到第二個國家會把一個“小尿童”當成民族英雄了。
傳說用一泡尿就澆滅了炸藥引線的小于連,機智勇敢地讓布魯塞爾這座歷史名城免遭戰爭毀滅。為了紀念他,比利時人把這個“比利時第一公民”的榮譽送給了小尿童,還在市中心立了一座雕像,成了舉世聞名的國家名片。
《丁丁歷險記》也是在布魯塞爾誕生的。比利時的漫畫家之多稱得上世界第一,漫畫是比利時人生活的一部分。比利時人幾乎是看著本國漫畫家的作品長大的。在布魯塞爾的旅游地圖上,有一條全長3公里的卡通線路,隨處可見漫畫墻和漫畫博物館、卡通店。要是跟比利時人交談,你會發現他們的言談舉止里透露出來的自嘲幽默,就是漫畫里最好的素材。
一向沒啥國家歸屬感的比利時,卻隱藏著全民強烈的自我認同感。這種認同感不是來源于外界的贊賞,也不是來源于什么大人物的英雄事跡,而是附庸在薯條、小尿童于連、丁丁這樣的小人物身上。比起歐洲其他國家,比利時人似乎更重視平民和自我的精神。
(摘自《青年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