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堅持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進行了長期艱辛奮斗。近年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中共中央、國務院連續發布《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等文件,提出重點工作,擘畫了鄉村振興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深研細讀全面落實鄉村振興促進法各項條款以及相關方針政策的基礎上,結合本人駐村工作實際,現就如何帶頭弘揚脫貧攻堅精神,積極提升自身能力素質,投身鄉村振興再立新功淺談個人的思考與看法。
一、回首凝眸,做脫貧攻堅精神的傳承人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仡櫄v史,我們通過奮斗,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取得了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在脫貧攻堅的偉大斗爭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鍛造形成了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中的一員,面對鄉村振興工作的新要求、新課題,要傳承和發揚“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脫貧攻堅精神,在鄉村振興道路上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砥礪前行,譜寫扎根基層、服務群眾、振興鄉村的新篇章。
二、情真意切,做服務群眾的貼心人
“善治必達情,達情必近人”。駐村第一書記堅守初心、踐行宗旨,真正把群眾當作親人,既是真摯的情感,也是應有的情懷。我們要向35年堅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國,獻身教育扶貧、點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張桂梅,用實干兌現“水過不去、拿命來鋪”誓言的黃大發,回鄉奉獻、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黃文秀,扎根脫貧一線、鞠躬盡瘁的黃詩燕等同志學習,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頭。要以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像他們那樣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做群眾的貼心人,用細心、耐心去傾聽群眾呼聲和心聲,用真心、真情贏得群眾的支持和認可。
三、立足當下,做新征程上的趕考人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要讓脫貧基礎更加鞏固、成效更持續,就要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一是要提升認識,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盡管我們已經圓滿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但有的脫貧地區發展基礎還比較薄弱,有些成果還不夠穩固,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鞏固擴大脫貧攻堅成果尤為重要。我們要清醒地認識疫情或災害等不利因素對脫貧攻堅成果的影響,不停頓、不放松,積極采取有力有效措施,開展防返貧監測和幫扶,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千方百計鞏固已經取得的戰果。
二是要認真學習,努力提升工作水平。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重要論述,要準確把握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20字方針的科學內涵,要深研細讀相關方針政策,要搞清楚、弄明白涉農政策,緊跟“三農”工作任務形勢,根據上級部門的部署和要求,有序有效地推動各項工作的貫徹落實。
三是要深入村居,熟悉掌握村情民意。要加強對農情、村情、民情的了解,只有正確了解農村、理解農村,詳細了解農村的民情風俗和地方歷史,才能融入群眾、有效服務群眾?!爸v農話、做農人、辦農事”,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要及時梳理走訪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意見建議,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深入了解群眾實際需求,拿出行之有效的有力措施,為群眾排憂解難,全面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四是要扎實推進支部三化建設,激發雁陣效應。要著力鞏固農村基層黨組織,扎實推進村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加強黨建引領,以黨建促文化、黨建促和諧、黨建促經濟、黨建促服務,融洽干群關系,調動發揮黨員積極性,使村黨支部戰斗堡壘功能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彰顯,從而為鄉村振興工作提供堅強地政治和組織保證。
五是要全力推動美麗村莊建設,形成長效治理。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要圍繞改善和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形成有效機制,常態化治理,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培育文明鄉風,建設美麗宜人、業興人和的社會主義新鄉村。
六是要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實現強村富民。集體經濟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和促進農民就業的有效途徑。要因地制宜,通過推動現代農業和鄉村工業、服務業融合發展,建設現代化的鄉村產業體系,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依托高質量發展的鄉村經濟帶動農村居民開展多元化經營、實現多樣化就業、獲得高水平收入,從而實現村級經濟實力強勁、村民生活富裕幸福的良性格局。
時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是答卷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建黨100周年,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鄉村振興宏偉藍圖已經繪就、目標任務清晰明確,作為鄉村振興干部,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應該使命在肩、沖鋒在前,不用揚鞭自奮蹄,以實實在在的作為、實實在在的成績,踐行初心使命,向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作者簡介:徐麗鋒,上饒市衛健委駐余干縣黃金埠鎮塘灣村第一書記。
責任編輯: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