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
【摘要】語文是學生學習漢字和拼音的基礎課。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增加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語言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反映學生的語文素養。生命科學和人文學科將參與小學語文學習。語文作為其他學科的基礎和工具,必須有一個完善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教師完成了教學目標,讓學生在積極的氛圍中學習小學語文。因此,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對小學語文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也是教育發展的大方向。讓我們談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氣氛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4-0105-02
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是教師必備的技能之一。教師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教師應以學生的學習為目標,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明確教學任務,讓學生積極參與小學語文課堂學習,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教師在課堂上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主動回答,并在回答時給予學生表揚和肯定,使學生有成就感。這樣,課堂氣氛就會更加活躍,這對提高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那么,如何激活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氣氛呢?作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什么是好的課堂氣氛
一個好的課堂氣氛應該是積極的、充滿活力的,而不是死板的,它體現在課堂活動中,體現在師生互動中,體現在師生情感中。良好的課堂氣氛不是教師在教室里,學生死記硬背。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所營造的氛圍雖然有一定的教學效果,但卻猶如死水。只有活躍課堂氣氛,課堂氣氛才會真正好起來。在日常教學中,不難看到這樣一種氛圍:被動、緊張等等。這種氛圍的營造不僅關系到學生,也關系到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例如,通常的飲食教學模式造成的被動課堂氣氛,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不愿意主動學習,更不用說加深理解[1]。老師在課堂上說,學生在平臺下無精打采,學習效率不高。緊張的話題氣氛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心理影響。造成這種影響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師過于嚴肅和刻板,這使得學生害怕老師。那么什么是好的課堂氣氛呢?良好的課堂氣氛應該是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在課堂上,教師要充滿激情,用自己的行為感染學生,改進固有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使課堂生動有趣。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引導學生積極發言,積極應對,激發學生求知欲,讓學生積極學習。
二、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以教師為主體,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度
現階段,在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老師仍是上課的主導,因此學生的主體地位已有所削弱。但就長期而言,這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現實教學中,語文課堂有效性仍無法增強。目前學校語文課堂仍是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采用老師灌輸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面對面模式,學生則被動聆聽。但這種教學模式也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方式受限,也無法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教學方式過于單一,不利于活躍課堂氣氛
在學校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以黑板書寫為主。在學習中,學生會存在著注意力不集中、課堂氣氛不活潑等問題。因為課堂形式較為單調,而學生在長時間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又缺乏較新穎的課堂表現形式,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語文的主觀積極性,在課堂學習的時候學生學習效果也欠佳,不利于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
三、試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1.利用創新的課堂介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創新課堂導入是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重要途徑。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起點,決定著課堂教學活動的整體基調。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例如,教師可以采用故事介紹法,這不僅符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而且有利于教學內容興趣的體現。例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課文教學中,引導他們回憶除夕夜的情景,包括品嘗豐富的除夕晚餐和觀看精彩的晚會。當學生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中時,老師可以介紹經典的安徒生童話,但值得注意的是,老師應該導入并維護故事的關鍵部分,使學生對內容產生好奇,從而引導學生有效地閱讀和學習文本,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理順師生關系,積極與學生互動
教師在教學中保持莊重誠實的形象,這不僅會震懾學生,而且會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師。語文是一門語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交際是必不可少的。師生之間的交流可以使教師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學生的口語水平和交際能力,從而隨時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教學目標。在課堂上,語文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不能說所有問題的答案,而應學會將問題由簡單到深刻,引導學生思考。在問答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擴散。老師應該對回答不好的學生給予平等的對待和鼓勵。只有當學生不再害怕課堂時,他們才能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3.運用游戲教學法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游戲教學法非常有趣。通過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本文以一個簡單的角色扮演為例,讓學生在對教學內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安排和表演情景喜劇,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學習體驗。例如,在學習《丑小鴨》這篇課文時,我根據課文內容將其編成了一個小劇本,并制作了相關道具。在課堂上,我挑選幾個學生,讓他們在課文中扮演這個角色。例如丑小鴨、鴨媽媽、小鴨的兄弟姐妹、小女孩、小鳥、狗、農夫等。學生對這項活動很感興趣,在課堂上紛紛舉手示意。通過角色扮演活動活躍了課堂氣氛。由于本次活動新穎有趣,學生積極參與,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創造了條件[2]。
4.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熱情教學和幽默語言是激活課堂氣氛的有效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言行,不斷探索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才能,在課堂教學中促進自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挖掘教學內容,調動學生情感,使教師的人格魅力在課堂上得到充分展示,使學生通過教師的行為保持對課堂學習的興趣和關注,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保持足夠的寬容,對所有學生給予必要的關注,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激勵下積極進入課堂。此外,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鼓勵他們在課堂上樹立信心和勇氣,積極關注教師的課堂進度,討論和回答問題,從而進一步提高和發展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5.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
在當代基礎教育課程中,現代教學方法越來越強調教師間的互動和溝通,發揮學生在課程中的主體作用。教師還應注意調動學生的意識,引導學生更積極地參與語文課程的學習。老師也可以創造具體情境,充分調動學習者的感覺,從而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逐步開放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學生是課堂教學的關鍵主體,而老師則是課題活動的主要參加者和指導人。如果教師強迫學生的學習觀念,將失去學生作為個體學習的主體地位。要從創新中找到知識,并用自己獨特的洞察力為本課程提供知識,是不可能的,由此,我們可以想象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授《靜夜思》課文時,老師可以有目的地讓學生讀這首詩。通過一系列的提問,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身感受到作者長期離家的悲傷和回家的親切。此外,合作探索的話題也可以在小組中積極討論和解決。因此,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我們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語文課堂真正“活”起來[3-4]。
6.通過小組合作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為了打破傳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思維的影響,教師可以通過課堂交流和問卷調查,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的語言水平和語言思維,并根據實際教學要求將班級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結合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將6~8名同級或不同級別的學生分成一個語文合作學習小組,為小組的學生安排一個螺旋式的循序漸進的語文學習任務,并引導每個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和探索。學生運用他們的智慧解決相關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更加關注學生,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課堂表現給予及時有效的指導,這能夠給學校提供良好的合作氣氛,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和語文素質。
四、結語
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在小學語文教學的當下,教師必須創新和發展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和后期語文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全面創新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更有趣的課堂教學環節和實踐活動,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和研究。這不僅可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也可以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袁愈輝.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83-84.
[2]江瑛.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J].中國農村教育,2018(20):67-68.
[3]蘇麗.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N]. 發展導報, 2018-10-26(20).
[4]李敏.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J].學周刊,201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