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雨
【摘要】本文主要是結合作者平時的教育教學實踐,從動機、興趣、情緒、意志品質、性格等方面闡述了非智力因素在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去培養。力爭要把培養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關鍵詞】地理教學? 非智力因素培養? 動機? 興趣? 情緒? 意志品質
【中圖分類號】G633.5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5-0106-02
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教育教學目標。如何去實現這一目標,仁者見人,智者見智。本人覺得在教學過程中以及在平時與學生相處過程中是否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能否充分發揮一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決定我們教育教學成績和效果能否得以提高和實現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我在平時教學中發現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情緒、意志、性格等都是能對我們教育教學工作產生影響的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雖然地理學科相對較難,而且很多學生在思想上一開始對地理學科并不重視,但由于我平時重視了這些非智力因素在教學中的意義,并且盡量做到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使得工作一直開展得很順暢,不論是在什么層次的班級教學,基本上能夠實現以下目標:1.學生在我的課堂上能夠輕松愉快地學習,不感到乏味。2.學生和我的關系相處非常融洽。3.學生的地理成績在同類班級中名列前茅。下面本人就對這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和培養進行闡述。
一、地理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是根本
形成良好學習地理學科動機是學生學好地理學科的內因,是能否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發揮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重要基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對地理學習動機的培養。
首先,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地理學科的學習目標,喚醒學生的內在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以及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認識到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和掌握地理學科知識的必要性。不論是自然地理中的氣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還是人文部分的人口、民族、農業、工業、交通等知識都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是我們每個人必備素質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習地理學科知識的過程中,我們也會逐步掌握地圖法、分析與歸納法、探究與合作法等重要的方法與技能,鍛煉了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等思維能力。為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通過地理學科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更懂得熱愛生活、關心國家和社會、保護環境和自然,開拓視野,樂于探索。對于培養學生積極、健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生真正地領悟了學習地理學科知識的重要性,其內在的需要自然就會被喚醒。
其次,設制適當的目標任務,刺激學生內在激勵機制。在平時具體的章節教學中,我時常結合學生年齡特征和實際知識水平提出一些讓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目標任務并幫助學生通過努力解決,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到成就感,產生內在的動機效應。
第三,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良好的情感體驗中形成學習地理的動機。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我覺得教學過程其實也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過程,只有學生對老師有了積極的正面的評價,才能更好地促使學生學習你所授的課。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真正地去關愛學生、理解學生。除了學習,我們還要走進學生生活,了解學生思想,既要成為學生的良師,更要成為學生的益友,讓融洽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學習地理的催化劑。其次,我們要熱愛我們的工作,熱愛地理學科。要用自己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永不言棄的求知欲望在學生面前樹立積極向上的良好形象,從而去影響和感召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二、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是關鍵
興趣是人們努力學習,積極工作的心理推動因素之一。興趣能促進人充分發揮智力作用,能增強戰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激發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熱情。所以,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因素,要在教學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
我認為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可以從兩方面去思考。一方面是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地理學科是一門內容很豐富的學科,其中有很多是學生喜歡的熱點。教師平時應注重搜集和整理,并把這些熱點盡量與書本上的知識點相結合,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內容不再單調乏味,讓這些興趣熱點變成學生對地理學科產生興趣的切入點。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對我們地理課堂教學過程本身的興趣也非常重要。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怎樣讓這門藝術具有激情四射的活力和深刻的感染力是我們教師應該考慮的,也是我們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我認為結合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和不同的教材內容,不斷摸索和總結創造一些新穎的學生能夠喜歡和接受的教學方法,如分組競賽、組建興趣小組、實地考察等。再加上形象生動的教學語言,形體語言以及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讓我們的地理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內容生活化,過程愉悅化。這樣我們的地理教學課堂就要能成為吸引學生的磁場,進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三、努力調動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
何為良好的情緒?我覺得就是一種積極主動、專心致志的狀態。它能讓人心情愉悅、思維開闊、反應敏捷。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對提高學習效果非常重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等高線地形圖”部分,對很多空間思維不強的初一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一直都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我在教學過程中把一個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開展讓不同小組從不同路徑攻占山頭的軍事演習活動。這個情境的設置,切合初一學生爭強好勝、樂于表現的年齡特征,學生非常喜歡。各小組成員積極主動、查閱教材、出謀劃策,去解決行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如:選哪段河流渡河,準備什么工具進行攀巖,甚至有的學生想到盡量沿等高線前進來避開陡坡。整個過程中,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目標明確、氣氛活躍,在分工與合作中不斷探索。完全沒有了對原本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的恐懼心理和畏難情緒。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學習知識、運用知識、鍛煉能力,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除了通過設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外,我們教師還要善于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豐富多彩的課件、靈活有趣的活動等方法,努力為課堂教學增添一份輕松、愉悅,追求一種流暢、和諧。同時,要充分發揮學生形象思維活躍的特點,盡量把教材中一些簡單抽象、枯燥無味的文字描述部分內容轉換到一些直觀形象的素材上。如在地球儀上觀察經緯線特點,通過教具演示晝夜長短變化的特點,到河流沿岸去發現流水的侵蝕和堆積作用等等。這樣既可以避免因死記硬背等低效學習而產生的挫敗感,減少抵觸情緒等不良情緒的形成。又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科知識的興趣,為今后可持續地學習地理奠定基礎。
四、學生具有優良的意志品質和性格也非常重要
“學海無涯苦作舟”,求學的道路是一種長久而艱辛的活動。最終能否成功登上勝利的彼岸,智商高低只是影響因素之一。往往更取決于一個人是否具備勇于挑戰困難、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
當下,由于社會的發展進步,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家庭比較富裕。很多學生對學習缺乏目標,更沒有遠大的志向,也缺少吃苦耐勞、永不言敗等堅強的意志。學習的功利化現象嚴重,導致他們在學習中遭遇失敗和挫折時非常脆弱。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我不斷對學生強調地理學科重要性,讓他們認識到學好地理知識在今后的科研、環保、旅游、城建等方面都可以大有作為,可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多做貢獻,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和歷史使命感。同時,我也經常講一些勤奮好學、不畏困難、堅持不懈的成功案例,發揮榜樣的力量。這樣做經常可以使我們的地理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性格是人在生活實踐中形成的對現實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的行為方式。它貫穿于人的全部活動和行為之中,調節著人的行為方式,并起著一定的導向作用良好的性格是學業有成的重要心理保障。如:勤奮是人非常重要的性格特征,勤奮使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與操作能力能夠得到經常性的鍛煉和運用,從而促進智力的發展。自我批評的性格品質有助于提高人的思維批判性和精確性,讓人自覺主動地糾正自己的不符合實際的思想和行為。可見,這些良好的性格對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和主動性都是大有裨益的。本人認為良好性格的養成需要我們老師“潤物細無聲”式的教育,不能簡單地說教,關鍵在于平時潛移默化地引導。
總之,我覺得非智力因素能促進智力因素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有其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提倡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今天,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要加強對學生各種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努力做到把培養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參考文獻:
[1]李伯黍,燕國材.教育心理學.第3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任偉峰.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2):23.
[4]楊永學.淺談地理教學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利用[J].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0(12):187-187.
[5]孫永剛.談地理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J]. 新一代(下半月),2011(8):54.
[6]孫琳.農村普高歷史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與培養[D].杭州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