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日格樂
(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第四中學 內蒙古 包頭 014030)
浮力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識點。因該部分知識較為抽象,為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教學中應注重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尋找高效的教學方法。本文立足自身教學實踐就浮力單元教學工作談談自己的看法。
初中物理浮力單元主要包括浮力的認識、浮力的計算、浮力的應用等知識。其中浮力的認識涉及浮力方向、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等內容。浮力的計算主要涉及阿基米德原理內容、以及靈活運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浮力等。浮力的應用則涉及浮力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啟發學生運用浮力知識分析相關問題。
浮力單元涉及的三大塊內容聯系密切,環環相扣。教學中不僅要學生牢固記憶相關知識,更要深入理解,才能實現靈活應用。為達到這一目標應結合學生實際尋找針對性教學策略。
2.1 巧妙引入,激發興趣。講解浮力知識時,為盡快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注重運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巧妙的引入新課。一方面,課堂上注重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設與浮力相關的生活化情境,使學生認識到浮力在人們生活中無處不在,降低學生學習的陌生感,激發其更加主動的學、自覺的學。另一方面,圍繞創設的生活化情境設計相關問題,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認識浮力,并在課堂上預留一定的空白時間,鼓勵學生進行思考、討論,總結浮力相關規律,使其參與到浮力知識形成過程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更好的把握浮力的本質。
如在講解新課之前,為學生創設以下情境:(1)空的礦泉水瓶漂浮在水面上;(2)小石塊沉在水底;(3)在水中游來游去的小魚。課堂上留下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內要求學生思考空的礦泉水瓶為什么會漂浮到水面上;小石塊、小魚是否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如此結合生活化情境進行巧妙的設問能調動學生思考熱情,很好的提高其學習興趣。學生經過思考認為空的礦泉水瓶漂浮在水面上是因為受到浮力作用。但小石塊、小魚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卻不知道如何回答。此時教師可為學生播放微課視頻,并注重給予學生點撥。最終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學生認識到浮力產生的原因使因為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不同導致的、認識到這一點后,學生便不難回答小石塊以及魚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并且浮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上的。如此教學很好的達到了預期教學目標。另外,為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為學生布置如下趣味性問題,要求其在課下查閱資料,進行探討:宇航員在空間站處于失重狀態,那么在空間站的水中放入一物體,其是否受到水的浮力,為什么?
2.2 借助實驗,深化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浮力部分的重點知識,內容并不難記憶。但要想深入理解、靈活應用則難度較大??紤]到學生對物理實驗較為感興趣,應做好充分的實驗準備,借助物理實驗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一方面,在課堂上按照教材內容進行實驗,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實驗,尤其為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激活物理課堂,可邀請幾位學生到講臺上做演示過的實驗。另一方面,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好實驗數據的記錄,將每一次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填寫在實驗表格中,引導學生找到物體所受浮力與排開液體重力之間的關系,以此更好的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另外,為使學生在解題中更好的應用這一原理,可與學生一起推導物體浮力的計算公式。
推導浮力計算公式時應注重設計相關問題,與學生積極互動,鼓勵學生自己總結,更好的加深其印象,深化其理解??稍O計如下問題:(1)怎么用公式表示阿基米德原理?(2)排開液體的重力怎樣計算?(3)怎樣計算物體重力?通過學習教材內容可知可時用F浮=G排表示阿基米德原理,而物體重力G排=m排g;根據所學的物體質量計算公式可知m排=ρ液V排,最終在教師的引導與啟發下,學生成功的推導出了浮力的計算公式,即,F浮=ρ液V排g。為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該公式,要求學生思考公式中的ρ液只表示水的密度嗎?顯然學生再次回顧阿基米德原理內容可知,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浸入液體后排開液體的重力有關,而液體并未指明是水,因此ρ液可表示包含水在內的液體的密度。而后告知學生阿基米原理在氣體中也同樣適用。
2.3 創設情境,加強訓練。初中物理浮力知識教學中為使學生能夠靈活應用所學,促進其解題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應注重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訓練活動。一方面,圍繞學生認識不清晰或出錯率較高的知識點創設問題情境。同時,應注意把握問題難度,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以避免挫傷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訓練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多進行反思與總結,反思自身學習的不足,及時回歸課本,翻閱課堂筆記加以針對性的鞏固??偨Y相關的解題經驗與技巧,不斷提高解題水平。如教學中可設計如下問題,要求學生作答:
已知a、b、c三個實心小球,且滿足ma=mb,Vb=Vc;將其緩慢放入盛水的容器中,待小球靜止,狀態如圖1所示,c球沉在容器底部,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圖1
A.重力關系為:Ga=Gb>GcB.密度關系為:ρa=ρb<ρc
C.所受浮力關系為:Fa=Fb=FcD.球的質量關系為:ma=mb 該題目涉及的知識點較多,能很好的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浮力知識分析物理問題的能力。解題時需要根據物體的狀態判斷其所受浮力與自身重力之間的關系,而后根據已知條件以及所學的重力、浮力計算公式進行分析。由圖可知,a球漂浮,b球懸浮,c球下沉?!適a=mb,Va>Vb,∴ρa<ρb,a、b兩球受到的浮力均等于其自身重力,即,Fa=Fb;又∵Vb=Vc,∴ρb<ρc,mb 初中物理浮力知識較為抽象,不易理解。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好的掌握該部分知識,應從整體上把握該部分知識的難點,積極總結以往教學經驗,結合學生實際采取針對性教學策略。同時,還應注重與學生積極溝通,認真聽取學生意見,對相關教學細節進行優化,調整,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3.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