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林,王晶波
(1.吉林化工學院 體育教學部,吉林 吉林 132022;2.吉化第二小學校,吉林 吉林132022)
滑雪作為一種體驗活動,凝練了悠久的中國傳統冰雪文化。從遠古“騎木而行”到現代奧林匹克競技,滑雪凝聚了人類智慧與審美追求。適逢2022年北京冬奧會,冰雪助力中國成為體育強國、文化強國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普及滑雪運動應從滑雪消費者的體驗價值入手。研究表明,雪上旅游消費者所知覺的價值主要體現為增進身體健康、生活中的樂趣與享受、自由等[1]。在挑戰與技能平衡效應產生的基礎上易產生最佳的滑雪體驗效果,進而會形成心流體驗,產生心流體驗的滑雪消費者處于心理沉浸狀態。心理沉浸是滑雪消費心流體驗機制產生的前提,滑雪消費者會在滑雪中全身心投入,并在滑雪運動過程中產生創造力[2]。從冰雪參與者成為浸入消費者后,人們就會從娛樂體驗轉向審美體驗,即關注冰雪旅游的山林雪景,感知運動體驗帶來的美感與享受[3]。滑雪消費者的暢爽體驗對消費者的情緒和消費忠誠都有正向影響。消費者暢爽體驗感越強越容易產生積極情緒,能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4]。研究表明,滑雪運動能夠讓消費者獲得愉悅的體驗,消費者從參與者轉變浸入者更容易獲得心流體驗、暢爽體驗,這種體驗能夠讓滑雪消費者熱衷于滑雪,成為忠實的消費群體。
滑雪體驗的增進身體健康、生活中的樂趣與享受、自由享受價值正是在生命活動之鏈上的審美活動。滑雪運動讓消費者產生的愉悅感、心流體驗、暢爽體驗,正是日常生活審美化存在形式。那么,滑雪審美體驗對人的現實生命有什么意義?對人的現實生活有何幫助?目前學界少有人從生命體驗的角度對此進行探討。滑雪審美體驗基于現實生命活動,是人的生命活動的有機組成。基于此,本文從生命體驗角度探討滑雪的審美現象,發掘滑雪審美在人的生命活動中的現實價值,為滑雪文化傳播提供理論意義,為滑雪旅游產品的設計找到人文關懷立足點。
人的生命由自然生命、社會生命、精神生命眾多方面構成,生存,實踐,超越這幾種基本的活動樣式,它們共同組合成了一條生命活動之鏈,體驗產生于這環環相扣的生命活動之鏈的展開過程中[5]。生命是整體性的存在,其身體、心靈、精神所構成的是一種實存關系,通過各種生存活動呈現[6]。滑雪生命體驗是人在生命活動之鏈上活動的一種方式,體現出對身體、心理、精神的整體促進作用。
這里的“生存”指的是人的自然生命存在,其生存需要當屬機體的生命存活的需要,如感官生理需要。而人進入社會,其生存需要必然要摻雜社會與文化生活的因子[7]。
人的生存受自然氣候的影響。冬季陰長陽消,自然萬物呈現收斂閉藏之態,功能低下,生機內藏,精神情志趨于抑制,思維遲緩,活動減少[8]。研究表明,冬季是抑郁癥的多發季節,原因是短時間的日照及低溫等環境因素容易引發人體體溫中樞的紊亂,抑制人體的新陳代謝,隨之使人的情緒以及整個生命活動也處于不興奮狀態[9]。冬天里所有的生命似乎凝結于寒冷的空氣中,人的生命活力隨之降低。另外,久坐不動是成為現代人最不良的生活方式,體力活動的減少成為身體活力降低最大障礙,體力活動不足會降低器官系統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并增加免疫、呼吸、心血管、肌肉骨骼系統和大腦受損的風險。 當人們在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下,由于體力活動不足,嚴重影響多巴胺的分泌能力,而多巴胺正是快樂系統里的重要的神經遞質。人們逐漸放棄了與生命貼身肉搏的時刻,卻不惜代價的求醫維護身體健康,這種缺少運動參與的維護健康方式,簡化生命活動的形式,缺乏活力[10]。自然規律與生命生機躍動的悖反,讓人們在冬季需要滑雪運動為自然生命注入活力。
人除了與動物共有的自然生命外,還有其自身獨特的存在方式,首要的便是實踐[11]。人在實踐過程中,以掌握工具和利用工具改變著人的活動方式,然而,社會生產方式的高度工業化、高度信息化、高度社會化,使生存競爭日趨激烈,追名逐利成為人們生活的重心。人們以“過度活動、歇斯底里勞動和生產,來回應變得赤裸而極為短暫易逝的生命”,這種過度的倦怠和精疲力竭狀態會導致人們在生活中焦慮和歇斯底里,卻無法抵達自己的彼岸[12]。另外,快節奏的生活使人的大腦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而小腦處于抑制狀態,由此引發感覺整合的失調,進而使身體機能失衡,焦慮、抑郁、失眠等癥狀頻發出現,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人的生命存在感衰減。激烈的競爭、忙碌的生活使得人的內心生活失衡,人們的內心充滿了緊張感與恐怖感。由此,人們在忙碌的充滿功利的生活之外還需要休閑活動來調節身心。
生存與實踐構成了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但還不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全部。在這兩種活動方式之外,人還有一種精神生命(超越性的精神)追求的存在[13]。人們在享受豐富物質的同時,在精神上卻感到越來越孤獨,表現出空虛、無聊、寂寞的虛無狀態。生命的自由受困于文明社會,造成人對生命、對自然情感的缺失和漠視,導致出現與此相關的社會問題,如吸毒、犯罪等。“無處安放”的精神正在成為人類社會的難題,年輕人的出走、輕生,企業人員的過勞猝死,反映出人們疲于應付生活的欲求,而精神卻越行越遠,如此雖有安身之處卻無法安心。精神生態失衡成為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而滑雪審美體驗最終將美的價值指向精神的自由解放,能夠使人實現精神的超越。
滑雪運動中的形態與運動路線是可目測的感受,“張力”則是體現力的形態與勢的傾向。因此,運動中的直線下降和曲線回轉讓運動者體驗到身體的張力,在滑雪中忽直忽轉的運動路線形成不定式的方向感,突顯了運動者的動感。按照中國哲學,“線的流動象征宇宙氣的流行,內在地是有生命感的[14]。”滑雪運動中不斷變化的路線是身體姿態的轉換,體現的是運動中人的生命表現樣式。
一是在身體姿態轉變中感受力的美,體驗生命的張力。滑雪者站于山頂,人體姿態從直立到彎曲,再到坡面的俯沖展現了人在滑雪運動中的動態,這種姿態的轉變是緊張的、驚險的、奇突的、意外的,當劇烈轉折隨著急速下降而不能直達目的地時,又因地形產生的阻礙多了驚險。這種有秩序的變化、有驚無險的變化和身體姿態轉變是在肌肉的牽扯、阻力的對抗中對身體的考驗,也是生命活力的體現,是滑雪審美體驗的構成部分。“這種形式的張力就是不同形式的因素及其關系在與主體心理上的參照形態和度量,拉開距離時所產生的一種既有個性的強化和對照整體束縛突破的傾向,又有常態的恢復和整體均衡的重建傾向的雙向作用力[15]。”當滑雪者由技能的嫻熟而體會到物我同構式的生命交流,在動、靜、快、慢的形體轉換中,身體姿態的變化作為一種力的外顯能夠體現生命張力的變通性、動感性和感染力。即運動中體驗身體平衡、身體形態、滑雪線路的轉換時,感受到運動的內在樂趣。
二是在滑降速度中感受勢的美,為生命灌注活力。法國學者余連[14]指出:“中國人的智慧和他們所創造的藝術,便是有策略的運用勢,發展勢,使其產生最大的功效,這種功效作為一重力的體現具有變通性、動感性和感染力,講究境界,體現和諧。”在滑雪運動中,形生勢成,以形造勢,形健質善。相對于形而言,勢為形上之體,冥冥之間,勢賦予了形無窮的內容與力量,無勢則會導致運動無生機。滑雪運動中以身體重心的轉化全速下降,在滑落的過程中生成勢如長虹的氣勢給人以力的美感。滑雪中回轉動作如冰雪以利箭般的速度彰顯了滑雪運動以形造勢的審美意蘊,勢通過形得以體現,滑雪運動是以身體重心快速轉換控制速度,不斷突破個體心理和身體負荷,體現形與勢的轉換表達。無論是運動參與者還是旁觀者,都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生命形態美和勢的張力美。勢體現了滑雪運動者對生命躍動的力量,其身體姿勢中蘊含著氣勢的意蘊。從表面上看,這種氣勢是人在滑雪運動中對重力克服、雪地等束縛突破的展現,實則是人對外界束縛的感性釋放,滿足了人內在生命活力的需求。滑雪運動者自然生命與形式生命的有機結合,體現了滑雪運動中形與勢的審美特征,從而體驗到內在生命的自我調節與活力的灌注。
人們穿上雪板,登上山頂,俯瞰世界,一切都是那么平靜,但內心此時已是洶涌澎湃,期待著全力釋放。滑雪者在登上山頂過程中與雪的世界交融已經讓滑雪者產生了愉悅的心情,繼而在急速下降過程中再次感受到刺激的速度得到了滿足,但在內心激情釋放后又要恢復到平靜,是人從感性到理性的重建,這就是滑雪的魅力所在。在人體的感性與理性轉換之間,滑雪運動滿足了人內心深處對生命活力的感悟。只有在這樣的審美活動中,人超越了日常生活的有限自我,激活了生命所固有的活動機能。將滑雪運動中體認到的自然規律運用到生命活動,是生命體驗轉向體驗生命的過程。這種轉化是主體把外在世界的“自在”之物轉變“為我”之物,是對象物成為自身本質力量的確證[16],是自覺生命實現所產生的創造快感,而美感也正是從這種創造的快感孕育而生。這也是生命體驗向體驗生命的過程。
在自然界,在社會生活中,有生命在,就有節奏在。節奏的流暢是身心和諧的外顯形式[17]。“節奏所表現的是一種秩序,是對不整齊、不規則的動作或聲音使其在單位時間里達到相對的規則和秩序,它是運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節奏可以說是運動美的神經[18]。”
一是在節奏的控制中體驗身心和諧,強化生命律動。滑雪中的斜滑降技術是通過左右兩側的斜滑降交替進行,在雪道上形成滑行路線像Z字,而連續的斜滑降動作路線像落葉在空中飄落,所以稱為落葉飄。如果回轉、制動是單個音符,那么落葉飄技術就是單個音符的連續組合,通過節奏來控制速度快慢,力量強弱。其中,引伸、下壓、轉彎等技術動作以及運動路線在空間上所形成的空間虛實均極有意味地表現出節奏美,讓人從身體上體驗到協調,從心理上感受到和諧,表現出身體與心理的和諧統一。落葉飄技術是身心和諧的外顯形式,堅強的意志是身心和諧的保障。當滑雪者對這種節奏的體驗以及體驗到的節奏美與原有生活感受相結合,將生活感受滲入到滑雪中,經同構作用,引發二度感興,激發了人們內心的熱情,使人從容不迫,使人如醉如癡。
滑雪運動中的節奏控制表現出強弱有序的張力,誘發了人們的心理變化。滑雪運動中節奏感所展現的張力正是情態的展現,是人最原初內心力量的釋放,憑借節奏的外顯,體驗到輕松、優美、放松的美感。也就是說在滑雪體驗中,節奏是主客體之間生命律動的一致性和接近性的體現,當這種律動表現出一致性時,表現為愉悅,即美感的生成。滑雪者在有節奏的體驗中又吸納了外界各種生命因子,從而豐富了原有的生命形態,促使滑雪者與審美對象的生命律動不斷強化與深化,進而起到對滑雪者生命的滋養。
二是在節奏與呼吸配合中體驗身心合一,感發自我生命。對節奏的探索,重點還在于顯示生活,表現人的身心合一狀態。滑雪運動能讓人為之瘋狂,并深深的迷戀,人們一定是體驗到了妙不可言的身心合一狀態。而這種狀態正是伴隨著平靜放松的呼吸和完美的節奏表現出平靜和專注。如果在滑雪中始終緊張、其呼吸不均勻,那么一定會人仰馬翻。而每次利用重心轉彎也是呼吸的一次調整,有節奏的呼吸使滑雪動作保持順暢,即呼氣時下壓雪板,然后保持這個狀態一直到要釋放壓力時吸氣,就像倒提一口氣,把整個身體提起來。伴隨著挺胸收腹輕身換刃后,在進入下一彎時,再次呼氣下壓雪板,如此往復。在這一呼一吸中恰是身體引伸與下壓的重心轉變,姿態動作的調節依賴著呼吸節奏。有節奏的呼吸不在于控制呼吸本身,而在平息生理功能。平靜和專注則使人感受到不僅是呼吸本身,而且感受到呼吸與生命情緒的關聯。在滑降過程中持續的有節奏的搖擺身體并有序的呼吸能夠讓人屏除雜念,進入忘我的狀態。這時,不再有自我的意識,而僅僅是一種勢不可擋的非個人的呼吸感受,它遍布在我的意識中,與呼吸保持一致。由此產生一種強烈而深刻的成就感,呼吸到新鮮空氣的快感和呼吸節奏的律動,也增強了這種成就感。這就是滑雪運動中人對節奏美的深度體驗,是將滑雪中所獲得的心理感受與體驗滲入和融注于身體,以生成審美的再體驗。詩人和先知都是在迷狂的精神狀態中獲得靈感,而滑雪審美是從現實活動的切身體驗中汲取鮮活的感性元素,將原有的感性體驗升華為可關照的審美對象,進而引發自我生命與對象生命的交流,這種轉化正是自我生命的感發。滑雪的生命體驗是人與自然萬物生命的互動、互滲與互融的過程,其實質是通過運動感發生命,讓人的生命有所安放,讓生活更有詩意。從感官愉悅到心里愉悅再到感發生命是生命體驗到體驗生命再到審美超越的過程。將滑雪運動體認到的運動規律、技巧運用、審美想象、生命意象與人的生命活動打通,讓運動成為生命活動的組成部分,為生命滋養提供動力,由此感發生命。
以國家倡導健康中國為契機,挖掘滑雪運動之美,引導人們遠離塵囂,親近自然回歸自我。滑雪的初體驗是日常娛樂體驗,只是感官刺激形成的愉悅,是身體感官對滑雪運動的初步認識,滑雪運動者在此階段感受力與勢的美,強健筋骨,激活了人的自然生命活力,為健康生活方式打下堅實基礎。當運動者進入到為追求技巧能夠靈活運用身體,體驗到滑雪的速度、激情并形成飛翔的想象感覺時開啟了審美的想象,滑雪運動者在此階段體驗節奏美,充盈心性,拓寬了人的社會生命內涵,養成健康生活態度。由審美想象體驗到暢爽并能夠集中精神關注自我的過程是審美活動的高級階段,滑雪運動者在此階段體驗意象美,觀照精神的自由,提升了人的精神生命境界,樹立健康生活理念。在滑雪運動中體驗人與自然、與器物、與技能、與自我融合的美學意蘊,注重生命本質的需求和精神的表達,是人在滑雪運動中對生命的體驗。滑雪者從身體對外部世界的關照回歸到內心體驗,使注意力轉向生命本體,由此產生美感去觀照生命的訴求,進一步感發生命,讓心靈有所安放,是人在滑雪運動中從生命體驗向體驗生命再到審美體驗的過程。所以滑雪的生命體驗是從運動中汲取美的因子進而滋養生命的審美活動,是人們在冬季保障健康生活的最佳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