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孔慶民 李蕊



摘 要:研究表明,在外語教學實踐中,基于任務驅動的英語閱讀復述活動能有效改變教師“機械教”,學生“死記硬背、被動學習”的現象,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本文基于課題的背景、核心概念、研究目標及方法,從學情、教學內容、 單元驅動任務和閱讀復述任務設計、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等層面,對初一年級上學期課題實驗的開展情況進行分析和梳理。通過調查問卷、座談、跟蹤調查等形式,驗證實驗初期的效果,同時反思實驗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針對性建議,以期為相關教學實踐提供研究證據和改進建議。
關鍵詞:任務驅動;閱讀復述能力;學習習慣和方式;思維能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教育部,2012)。《課標》注重語言實踐,鼓勵學生多參與實踐,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同時,《課標》強調過程與結果并重的多種教學途徑和方法,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卻普遍存在著教師“機械教”,學生“死記硬背、被動學習”的現象,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教師對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不到位。針對這一現象,筆者團隊于2020年9月在濟寧學院附屬中學部分年級(初一、初二年級為主,兼顧初三年級)和部分班級開展了“任務驅動的中學生閱讀復述能力提升研究”課題實驗,對51名教師和627名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教師的英語教學理念和其實際教學行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51名教師都認為,與“機械背誦”相比,閱讀復述能夠改變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但在實際教學中,卻有48名教師仍以“背誦”作為檢查學生對教材語篇學習情況的主要手段。久而久之,學生漸漸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思維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也受到阻礙。
1. 任務驅動
任務驅動屬任務型語言教學范疇。程曉堂(2004)認為,任務型教學具有通過完成任務來學習語言、學習活動以表達意義為主、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鼓勵課堂教學活動之間的聯系等特征。因此,任務驅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基于教學主題或目標的情境中,緊緊圍繞一個具有明確目標指向的任務展開學習。學生在任務或問題的驅動下,對學習資源和學習策略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應用。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邊學邊做,體現了“學中做、做中學”,同時,學生也能通過獨立或協作的學習方式完成相應的任務,實現“為用而學”。任務驅動的基本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任務為主線”。
2. 閱讀復述及能力提升
閱讀復述是指學生在針對某一主題(話題)的語篇學習中,基于對語篇主題意義的理解,根據語篇的體裁和題材特點,將閱讀的內容要點加以整理和歸納,用自己的話有條理地敘述出來。它集理解、記憶、歸納、表達和創造于一體,對學生的口語和寫作能力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課題中的能力提升主要是指學生在閱讀和復述中表現出的語言知識與技能的運用、自主學習能力、高階思維品質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和提升等幾個方面。
3. 基于任務驅動的閱讀復述
任務驅動下的閱讀復述是指學生在進行某一主題(話題)的語篇學習中,為完成任務而進行的語篇閱讀和讀后復述。學生通過閱讀獲取并加工信息,建構其自主表達的邏輯模式,并運用表達技能,復述、歸納和闡釋信息,彰顯主題意義。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學習語言、習得技能、發展思維、了解文化,從而語言能力得到綜合發展。基于任務驅動的閱讀復述具有以下主要特點:一是學生是帶著與完成任務相關的問題閱讀;二是復述過程強調主題意義;三是重視復述內容、復述方式與完成任務的關聯。
本課題以改變英語學習生態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致力于實現四個主要目標:一是實現教師層面的“三個轉變”,即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學方式的轉變;二是實現學生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的轉變;三是學生邏輯思維、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等高階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四是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提高。
1. 基本路徑
基于相關調查統計,我們以問題為導向,在采用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等基本研究方法的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題研究的特點,依據“由易到難”的原則,將基于任務驅動的閱讀復述大致劃分為三個層次和三個階段(見表1)。
表中閱讀復述的三個層次由易到難,逐步遞進。但各層次之間并沒有明顯的邊界。層次的遞進意味著教師對學生閱讀復述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三個層次和三個階段中,都需要教師根據閱讀語篇的內容、體裁(如說明文、議論文等)等特點進行較為細致的分類,并通過基于課題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其與哪些具體的驅動任務和閱讀復述任務及策略最為契合。
2. 實施方法
筆者現以初一年級上學期為例,呈現課題實驗初期的一些具體做法。
初一年級上學期屬課題實驗的第一階段,復述層次以詳細閱讀復述為主。詳細閱讀復述又稱一般性閱讀復述,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語篇主題意義的引領下,基于對語篇內涵的理解和語篇體裁的把握,按照原來語篇的內容、結構、順序對語篇進行敘述或對語篇進行簡單改編后開展的口語和書面形式的讀后復述活動。簡單改編既可基本忠實于原文(如簡單的人稱變化等),也可適度進行改編(如簡單的詞匯、詞組、句式的替換等),教師應更鼓勵學生嘗試加入自己的觀點和感受。下面,筆者將結合初一年級上學期的課題研究活動,從學情、教學內容、單元驅動任務和閱讀復述任務、基于任務驅動的閱讀復述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等幾個層面進行分析和梳理。
(1)學情分析。初一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思維水平有了新的發展。但他們的學習意識不強,學業水平不夠穩定,需要教師運用科學的方法搭建學習支架,特別是設計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和任務。讀后復述并完成相關任務,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進語言能力發展。
(2)教學內容分析。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9個單元(Unit1—9)的閱讀語篇中,有8個語篇主題屬于“人與社會”,1個屬于“人與自我”;語篇體裁全部是說明文;所用語言簡明準確、通俗易懂;所用語言知識以一般現在時、簡單句、并列句為主;語篇結構有總分式和并列式兩種;9個語篇采用了3種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語篇說明對象有人物、物品和活動。本學期為課題研究的第一階段,因此,閱讀復述任務以細節復述為主,閱讀復述策略則以提示性復述策略為主。

(3)單元驅動任務和閱讀復述任務設計。實驗研究過程中,教師在對單元進行驅動任務和閱讀復述任務設計時,注意了以下幾方面:一是結合初一年級學生的身心、年齡特點以及英語學習水平;二是驅動任務的創設盡可能聯系學生的真實生活(有些是模擬真實),盡量為學生提供運用英語的情境;三是閱讀復述任務的設定需要指向驅動任務的完成;四是閱讀復述策略的選用應基于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同時依據語篇的共性特點。具體設計如表2所示。
(4)基于任務驅動的閱讀復述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Section B中的閱讀語篇Mr. Cools Clothes Store為例。語篇主題屬“人與社會”。這是一篇以廣告形式呈現的說明文,全文圍繞銷售商品(衣服),以三個部分展開:招攬顧客、介紹價格、再次招攬。該語篇結構清晰,邏輯嚴謹。通過運用Come and buy...、at our great sale、at very good prices、we have…for only…等具有吸引力的語言表達,將廣告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圖1表示了本課時閱讀復述任務與驅動任務的關系。
本課時的設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任務為主線。在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教師是學習情景的創設者、學習任務的設計者、學習資源的提供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學習方法的指導者。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Step 1 Warm up: Watch a video
[設計意圖]
教師播放視頻,導入主題,呈現本節課的驅動任務——校園英語文化節之際,學校組織了“手拉手,幫貧助學”的英語跳蚤市場義賣活動,請你為本次活動編制口頭廣告。
Step 2 Ask and answer
教師提問:“What do you want to sell?”。
[設計意圖]
問題驅動,激活相關語言知識,為完成驅動任務作詞匯鋪墊。
Step 3 & 4 Discuss and find
學生討論問題 “What is the structure of advertisements?”,然后全班探索問題“What is the structure of Mr. Cools advertisement?”。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分析廣告的結構,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有條理地表達口頭廣告搭建結構的腳手架。
Step 5 Read and answer
學生讀廣告的標題和插圖,然后回答問題:“What does Mr. Cool sell?”。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閱讀廣告的圖片和標題,預測廣告的主要信息。
Step 6 Read and answer
學生讀廣告內容,然后回答問題:“What clothes are at good prices? How much are they?”。
[設計意圖]
獲取廣告的內容要點,培養學生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
Step 7 Read and find
學生再次閱讀廣告,找出表述商品價格的關鍵句和引人注目的句子或者詞組表達。

[設計意圖]
獲取廣告的典型句式及所用主要語法,發展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Step 8 Read by yourselves
學生再次閱讀廣告,分析廣告的語言特色,畫出更多可能在復述時運用的表述。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關注廣告的語言特征,提取更多的廣告用語,為完成口頭廣告進一步作語言知識鋪墊。
Step 9 Retell
學生在小組中完成對廣告的復述,包括細節等。
[設計意圖]
學生運用所學,借助文中插圖、關鍵詞等完成對廣告的細節復述。教師根據學生的復述表現給予必要的策略指導(利用文中插圖、關鍵詞提示等)。該環節中,學生實現了對所讀語篇的內化,為口頭創編新廣告奠定基礎。
Step 10 Make an oral advertisement
學生以六人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海報上畫出要售賣的物品,寫下價格。然后,學生創編一條口頭廣告,并與班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