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星
摘要:生態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針對生態環境監測的主要方法和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進行初步分析,提出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
關鍵字:生態環境監測;生態環境保護;具體措施
引言:2020年3月,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推進生態環境監測體系與監測能力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指出,堅持“支撐、引領、服務”基本定位,明確“實現大監測、確保真準全、支撐大保護”發展思路,全面深化生態環境監測改革創新,推進環境質量、生態質量和污染源全覆蓋監測,系統提升生態環境監測現代化能力,為構建現代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奠定基礎。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一、生態環境監測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與指導
在環境監測過程中采集的監測數據能夠保障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指導環境保護工作能夠獲取準確的污染分布數據,確定污染的源頭,有利于對產生污染的企業進行監管,從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環境監測數據是環保工作開展進程的具體展現,可以較好地反應環保的實際情況,能夠實現對環保工作過程的有效監督。
2.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質量測評參考
在生態環境質量測評工作中,生態環境監測人員通過數據采樣、分析等方式進行監測工作,有利于全面了解影響生態環境的各個環節與污染源頭,因此環保質量的評估依賴于生態環境監測的數據,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指導方向,具有重要的作用。
3.生態環境監測在排污實施許可的關鍵作用
根據當前環境保護工作的突出問題,2018年實行的《排污許可管理辦法》用于對排污單位的排污量和排放過程進行管控。在排污許可證認證的關鍵階段對污染源頭的監測是關鍵步驟,生態環境監測機構需要結合不同行業的特點制定相應的監測方法,不斷優化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結合當前的先進管理技術,可以通過搭建用于監測數據管理的網絡信息模塊,構建全社會共同監督的體系。
4.生態環境監測有力預防突發污染事件
當前,各級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十分重視對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響應、處理過程。為了達到減小污染事故的影響的目的,應加快建設應急響應過程,構建完備的緊急處理體制。當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時,不合理、不及時的處理方法都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也容易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破壞,因此,生態環境監測機構能夠在突發事件中及時的采集相關數據,判斷污染狀態,對污染事故作出科學的應對,為生態環境管理部門提供參考方案,配合各機構在科學有效的數據分析基礎上開展事故處理工作,盡可能地減小各方面的損失[1]。
二、生態環境監測的實施方法
1.整體提升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
環境監測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術科學,需要積累一定經驗的專業技術人才才能完成。提升生態環境監測人員的技術水平能夠保障生態環境監測以較高的質量和效率開展。因此,需要在監測機構設立制定定期培訓學習的管理制度,多組織理論知識、操作技術的培訓學習,確保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監測數據分析能力能夠滿足實際工作生活的要求,保持一種學習專業理論、鉆研業務技術的風氣,帶動和督促技術人員不斷學習、提升監測能力。進一步打造專業化、高水平的監測人員隊伍[2]。
2.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相關規章制度
完善的監測制度能夠保障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監測機構的管理人員需要根據當前機構的發展狀態不斷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的相關制度,通過增強不同工作環節之間的連接性,優化監測方案,實現對員工的有效培訓,例如可以通過設立相應的監測業務測評環節,實現對監測人員的業務水平進行把握與管控,從而根據監測人員的整體水平制定業務培訓的制度和監測方案。生態環境監測的相關制度需要始終以質量為核心來建立符合實際需求的管理方法,凸顯生態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需要相關的管理部門共同支持與督導,為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增加對生態環境監測的投入
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要加強組織協調,爭取取得政府、生態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的支持,增加對生態環境監測項目的資金投入,可以通過設立基金管理機構等方式實現對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資金保障,也為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提供優質的設備設施提供支持,有利于生態環境監測相關工作的順利進行[3]。
4.提升生態環境監測的重要作用的意識
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實施與開展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基礎支撐,在環境管理的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提升生態環境監測的質量基于高質量的測試樣品和高精度的測量設備,科學有效的監測步驟。因此,需要提升對生態環境監測重要作用的認識,有利于提升對環境質量管理的整體意識,有利于保證生態環境監測獲得科學的監測成果。
5. 對生態環境監測方法進行創新
根據實際調研發現,當前生態環境監測改革的重點是如何實現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分級別進行管理,對生態環境監測體系與方法的創新,因此應該結合深化環境改革的重點,對生態環境監測的方法進行科學有效地創新。根據實際的監測環境設計監測手段,更新設備,因地制宜,綜合考慮監測樣本等多方面的因素,實現生態環境監測取得可觀的效果。
6.更新傳統生態環境監測的工作方式
生態環境監測的發展需要結合不同地區的工作重點,更新傳統的工作方式。(1)應該充分發揮生態環境監測的重要作用,及時地采取科學分析方法取得數據分析成果,對變化明顯的數據進行歸納與總結,對疑難點進行持續追蹤;(2)建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整合水、大氣、土壤、生態、輻射監測網絡系統,構建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推進監測數據有效集成和互聯共享,全面提升整體生態環境監測能力。(3)穩妥推進政府向社會購買環境監測服務工作,有效支持環境管理,是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梢詮浹a生態環境監測機構能力不足的現狀,全方位提升環境監測的效率和水平。
三、結語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是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頂梁柱”,是構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支撐。政府需要提升對環境監測的投入力度、人民需要提升對環境監測重要作用的意識、監測機構應該不斷創新監測技術與方法,提升監測人員的能力水平,從整體上推動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磊.生態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與措施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09):71.
[2]宋強.生態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與具體措施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34):100-102.
[3]張京.生態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與具體措施[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06):65.
湖南省衡陽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湖南省 衡陽市 4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