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摘要:地理知識對于初中階段學生而言相對較難,學生不僅需要背誦地理知識中的重難點問題,還需要有效的理解其中的知識點,如此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地理知識綜合水平,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地理知識講解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知識的傳授,其中專題復習法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學生成績的提升以及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均具有積極影響。
關鍵詞:專題復習法;初中生;地理綜合思維;培養方法研究
分類號:G4
專題復習法在于教師從整體的初中地理知識體系中選取某一類型、某一特色、某一模塊的專題向學生進行講解,并以教學內容為核心向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使學生能夠充分的了解初中地理知識,尤其對于較難的地理知識,教師通過此種方式向學生進行講解則更能凸顯學生的學習情況,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深入了解,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水平。
一、專題復習法對初中階段學生地理綜合思維水平的重要影響
專題復習法在當前階段對學生初中地理綜合水平的提高有著積極影響,不僅有效的促進了學生的地理成績的提高,也對學生的整體思維提高產生著積極影響,成為當前階段較受歡迎的教學方式,本文將對初中階段地理教學中應用專題復習法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1]。
1.專題復習法滿足當前階段社會的發展需求
隨著我國現階段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教學方式也應不斷的進行著改變,其中專題復習法很好的滿足了當前階段社會的發展需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短視頻、微電影以及微課的形式尋找專題向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也會由于對新型教育教學方式的興趣增加對知識的學習愿望,從而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
2.滿足學生的發展規律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會進行大量的知識講解,在課后,教師也會布置超乎學生接受范圍的家庭作業,此種方式看似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但是也間接的出現了學生難以理解,學習知識量過重的情況,無法高效的滿足學生的需求。但是在當前階段的專題復習法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地理知識中的某個專題向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如此不僅不會超過學生的能力范圍,還會讓學生能夠更加精準的了解知識內容,真正的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例如在初中階段關于《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一課進行教學時,教師便可以在后續的復習過程中以此為專題展開教學,防止傳統復習中涉及西半球以及其他國家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此種專題復習的方式還有助于通過大量的訓練使學生深刻的了解所學知識內容,強化學生基礎知識水平[2]。
二、專題復習法在初中生地理綜合思維培養中的運用分析
綜上所述,專題復習法對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成績起著積極的影響,對初中階段學生地理綜合思維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有必要對專題復習法的具體應用進行研究,增加專題復習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良好應用。
1.“講練結合”的形式促進專題復習法的應用
我國教育教學體制雖在不斷地進行著改革,但是此時期的學生仍然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通過專題復習法向學生進行知識講解時應更多的根據教育教學相關要求進行以及考試大綱進行知識的講解,以達到學生成績提升的目的。在進行講練結合促進專題復習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同時,教師應首先注重講的過程,例如,在進行初中地理知識點“經緯線”的講解時,教師應熟讀大綱,了解其包含對“經緯線的劃分標準、經緯度確定方法中的重要經緯度標志線以及借助經緯網地圖對地理位置進行確認的方法”的講解。在進行練的過程中,教師則應更多的圍繞專題的形式,做到以專題為單元的知識點練習,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教師通過以講代練的形式向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使學生能夠通過更多的專題進行知識的訓練,不斷地鞏固知識點,對于學生練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則及時的發現并講解,消除學生存在的疑惑[3]。
2.專題復習與訓練
初中階段學生叛逆心理相對較強,教師在此時期如果只是一味的進行籠統的知識講解則會導致學生因失去興趣減少對初中地理知識的學習,最終導致學生成績的降低以及地理綜合素質的低下,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將初中地理知識點進行分類歸納,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楚明確的了解知識內容,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強化專題復習與專題訓練的形式完成教學,實現系統的知識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將初中地理知識分為“地理時事熱點問題”“地理圖象的讀圖以及繪圖問題”“中國地理”以及“鄉土地理”等多種模塊,在成功區分后,教師則需要對單獨專題展開教學與訓練,強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知,增加學生的理解,使學生在面對一定的圖片以及知識點時能夠充分的認識,通過強化對知識的梳理使學生能夠貫穿對地理知識的學習,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4]。
3.考補結合強化學生地理綜合素質
在初中階段地理知識的后期復習過程中,教師已經對知識點進行了一定的講解,學生也能夠更加充分的了解知識內容,但是面臨的一大困難在于學生難以更加清楚的了解自身知識存在的不足,使得學生在后期的復習過程中缺乏重點。因此在現階段的知識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專題的形式編寫模擬卷,并通過考試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解答,教師認真的批改學生的試卷則可以充分的認識到學生存在的不足,在后期的知識點復習過程中,教師則可以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的講解,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由此可見,在進行專題復習法的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考補結合的形式是促進學生知識水平提高的一大重要方式。
結語:
隨著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不斷尋找全新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其中專題復習法是一項重要內容,在此階段,教師可以通過講練結合、專題復習與專題訓練結合、考補結合的形式向學生進行初中地理知識教學,促進專題復習法在初中階段的應用。
參考文獻:
[1]翁建蘭.專題復習法在初中生地理綜合思維培養中的應用探討[J].語文課內外,2020,(21):342-343.
[2]姚云,馮麗芳.基于專題復習的初中生地理綜合思維培養——以“自然地理要素間的相互作用”專題復習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7):67-69.
[3]陳海霞.初中地理會考復習策略探微[J].中學課程資源,2020,(5):39-40.
[4]李正康.淺談初中地理備考的復習方法[J].文理導航(上旬),2017,(3):66.
山東省夏津縣第四中學? 山東? 夏津? 2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