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凌志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高有磊,李 斌
近年來,隨著我國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部分城市空氣開始呈現出煤煙和機動車尾氣復合污染的特點,且有逐年高發趨勢,直接影響群眾健康,這無疑對各級環保部門長期以來靠“節能減排”手段實現環境保護的預期帶來新的挑戰。2019年,全國機動車排放污染物初步核算為1 603.8萬t。另外,大氣細顆粒物(PM2.5)源解析結果顯示,在很多大型城市,機動車尾氣已成為大氣污染的首要污染源。因此立足社會發展實際開展機動車尾氣方面的治理工作,綜合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5G、圖像識別、物聯網(IoT)等新興技術實現環境監管常態化、科技化,對切實鞏固藍天保衛戰取得的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在用的信息化系統繁多,各種運維平臺錯綜復雜,用戶接入點無法統一,需頻繁登錄多個系統進行繁瑣切換,用戶名及密碼無法做到同步維護,甚至時常會有忘記用戶名及密碼的情況出現。管理維護工作量巨大,權限管理錯綜復雜,安全性無法保障,易用性無從談起。各個系統界面整合困難,風格不統一,操作復雜,系統之間數據難以有效集成。
原有的單點式系統架構管理的都是同種數據,由于數據安全、架構設計等原因,數據之間缺乏關聯和相互印證,無法做到數據端到端的閉環。數據使用效率低下,坐擁數據寶山而不得用,無法發揮數據應有的價值。
原有面向服務架構(SOA)的單體架構模式,缺乏冗余備份,容易出現單點故障,并且架構無法做到線性無感知快速擴容,擴容往往只能通過停止業務服務器進行升級。系統問題頻發,中斷業務更是經常出現,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和業務開展。在新基建的時代背景之下,已經開始和時代潮流脫節。
隨著業務高速發展,原有的單體架構對于產品的迭代力不從心,無法快速響應用戶需求。特別是跨多個系統需求,從需求提出到實現往往需要數月時間,嚴重影響業務開展。
由于系統的部署、運維都需要軟件和硬件環境,甚至開發、運維團隊,無法形成集約型體系架構,造成資源資金使用浪費。無法打通各個系統之間的聯系,使得各個團隊協同高效運作更是困難重重。
系統分散,安全治理繁瑣,安全標準不統一,存在跨系統攻擊可能性,且容易遭到木馬病毒的攻擊。
為了針對性解決以上問題,需要將傳統檢測、遙感檢測、非道路實時監控、路檢路查、重柴車載終端遠程排放監控、機動車排放檢測維護等系統進行數據集成、數據挖掘及數據分析,建立一套智能、先進、全面的綜合環境監管系統(圖1,天地人車環境監測管理系統),為生態環境部門提供更加全面、準確、高效的監管。

圖1 天地人車環境監測管理系統的主界面(截屏)
圖2所示為天地人車環境監測管理系統的技術架構,通過采用Sqoop(數據導入導出工具)、Kafka(分布式日志處理系統)、Flume(日志采集工具)采集其他常用的數據源,以實現快速數據接入。支持定制開發,適配專用接口,擁有千萬級車輛及其相關數據的接入能力。根據不同數據源的特點,采用HDFS(分布式文件系統)、HBase(分布式存儲系統)、MySQL(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IoTDB(物聯網數據庫)、Redis(遠程字典服務)、MongoDB(非關系型數據庫)等多種存儲方式實現對數據的高效存儲,并通過最新的數據湖技術,實現每天TB(太字節,計算機存儲容量單位)級別的數據增量下的可靠性。采用Flink(分布式流數據流引擎)作為實時數據分析引擎,實現了高吞吐、低延遲、高性能處理實時數據流,實時數據處理延時不超過10 s。采用MR(一種編程模型)、Hive(數據倉庫工具)、ES(搜索引擎)等工具,實現海量非實時數據的批處理,進行海量數據的數據挖掘與多維分析。

圖2 天地人車環境監測管理系統的技術架構
用戶只需登錄天地人車環境監測管理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就可實現查看自己權限的所有數據,不需要頻繁切換系統。同時只需要一個用戶名及密碼,完成所有操作,各個功能風格統一,操作方便。管理員只需要維護一個系統,不存在數據不同步的情況,大大簡化運維強度,并提高數據安全性。
打破原有的數據孤島組織模式,進行大數據治理,全部數據可方便地進行印證和對比,效率成指數級別上升。深入挖掘各個數據之間的聯系。
各個服務器之間實現冗余備份,單臺服務器宕機不影響業務正常開展,不存在單點故障。系統擴容升級能夠做到用戶無感知,不會出現業務中斷的情況。
因為數據組織的天然優勢,大大降低系統間協調成本。各種需求,特別是跨領域需求能夠得到快速實現。從原來的數月縮短到數天之內完成。
系統各個功能資源可以靈活調配,顯著減少人力和物力投入的同時,實現更高的效率。
系統采用高標準加密策略,嚴格對系統進行加密。通過用戶無感知加密系統,在大幅提高系統安全性的同時,不影響系統的易用性,在易用性的基礎上,實現系統數據無縫加密。
根據車牌號,一個頁面集中追蹤一輛車的所有數據。只需要輸入車牌信息,在一個頁面內,集中展示該車輛所有相關信息,自動追蹤車輛的基礎數據、傳統檢測、遙感檢測、路檢路查、車載終端等相關數據。如車輛已經安裝車載終端并接入本系統,還可以查詢到車輛的實時排放、位置、軌跡等信息,讓違法排放車輛無所遁形。
根據同種數據源,進行不同型號車輛、不同年限的排放數據對比。同時,根據不同數據源得出數據的相互印證,找出排放不合格車型,追本溯源,嚴厲打擊制造、銷售環保排放不合格車輛的企業。
可實現不同數據源之間的相互印證,對比傳統檢測及遙感檢測、車載終端的相關數據,判斷傳統檢測站的檢測可信度,對于可信度嚴重偏低、存在弄虛作假嫌疑的,保存相關數據證據鏈,嚴厲打擊在環保檢測過程中出現的弄虛作假行為。
通過遙感檢測和車載終端的數據印證,能夠得知車輛是否上路,如果車輛當天上路,但是沒有車載終端數據上傳的,列為可疑車輛,如果這種情況多次出現,可以判定為疑似屏蔽車載終端的車輛。系統自動保存相關證據鏈,嚴厲打擊脫管重污染源。
通過大數據技術,長期監控車輛實時排放數據,判定排放長期低于界定值的車輛,給出環保免檢提示,經過人工智能判定或人工審核以后,可以免于環保檢測,并可提供對外接口,供車主和檢測機構查詢。降低車主檢測負擔,提高環保檢測效率,加快不合格車輛淘汰速度,提高社會整體效益。
對于傳統檢測、車載終端、遙感檢測等各個平臺排放數據排名,生成有針對性的高排放車輛列表,方便進行車輛的重點監控。對于數據長期不合格的,提供全部排放證據,情節嚴重的,可以直接進行環保執法,并提供相關數據發布接口,供相關檢測機構、維修站、執法機構查詢,重點監控。
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自動判斷車輛的加油地點,以及根據車輛加油后的排放均值情況,自動判斷加油站油品質量情況,嚴厲打擊黑加油站和低劣油品。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分析,精準打擊目標,在降低人力投入的情況下,提高執法效率,使得低劣油品無所遁形,維護市場正常秩序。
系統支持帶時間限制的圍欄系統。根據非道路機械的高排放禁止區域、低排放限制區域,以及貨運車輛禁行、限行區域,支持限定時間、限定類型車輛禁行,在極短時間內判斷出車輛的位置是否進入高排區域,并記錄車輛行駛軌跡等執法證據鏈,嚴厲打擊環保違法行為。
通過地理信息技術和大數據的融合,展示道路排放熱力圖,直觀展示車輛排放信息,通過一張圖,使得車輛排放情況一目了然,為制定限行、限排區域提供第一手數據支撐,同時為道路規劃提供參考依據。
天地人車環境監測管理系統通過深度業務融合,實現一切管理流程化,一切流程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賦能應用、使能數據,構建面向機動車環境監測監督管理、數據分析、決策支持的價值體系(圖3)。

圖3 天地人車環境監測管理系統的價值體系
通過大數據的應用,實踐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先進技術,用新技術進一步提高汽車應用安全性,減少汽車使用的環境污染。打造全流程的自主可控平臺的同時,保持系統開放性,方便接入各種第三方系統,打通系統內外“雙循環”,加快推進汽車檢測行業基礎信息設施建設。
當前,全球信息通信技術正進入技術架構大遷徙時代,傳統的IT架構已經不能滿足相關政府、企業和人民的需要。傳統架構正在向集中化、智能化轉型,需要以數據的自動流動化解復雜系統的不確定性,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構建國家新型競爭優勢。天地人車環境監測管理系統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并在機動車監督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轉型方面提供了實踐應用。
天地人車環境監測管理系統,打破傳統信息系統執法數據的孤島模式,融合傳統檢測、遙感檢測、非道路實時監控、路檢路查、重柴車載終端遠程排放監控及機動車排放檢測維護等系統數據,并進行更深層次的價值挖掘,讓數據說話,用數據執法,減小人力的投入,提高執法效率,挖掘出數據的最大價值,力保進一步鞏固藍天保衛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