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華宏星汽車有限公司 王 軍
故障現象 一輛2019款奔馳GLC300 4MATIC車,搭載264.920發動機,累計行駛里程約為1.8萬km。車主反映,該車機油報警燈異常點亮,且換入前進擋或倒擋時車身持續抖動。
故障診斷 接車后試車,起動發動機,進入組合儀表的工程師模式,查看機油液位,顯示“加注1.8升發動機油達到最高機油加注液位”(圖1),說明發動機機油嚴重不足;將擋位換入前進擋或倒擋后,車身持續抖動;打開發動機室蓋,發動機怠速運轉時有輕微的“鐺鐺”異響。用奔馳專用故障檢測儀(XENTRY)對車輛進行快速檢測,發現發動機控制單元(ME)中存儲有故障代碼“P219F77 4缸混合氣不規則,無法達到指定位置”“P1CE577 至少一個氣缸用于均勻混合氣形成的噴油器噴油量調整檢查到過稀,無法達到指定位置”“P1CEF85 至少一個氣缸用于氣缸平衡的噴油器噴油量調整幾乎達到了上限值,存在超出允許限值的信號”,由此推斷4缸燃燒不好。

圖1 使用組合儀表的工程師模式查看機油液位
對發動機進行外觀檢查,未發現漏油痕跡。使用車用聽診器檢查發動機異響,判斷異響是從4缸對應的曲軸箱區域發出的。進行斷缸測試,發現切斷4缸的噴油后,異響明顯減弱,而切斷其他氣缸的噴油后異響增強,由此推斷異響是由4缸內部機械故障引起的。接著進行了以下檢測。
(1)拆檢所有火花塞(圖2),發現4缸火花塞的電極和螺紋上有大量積炭,同時有潮濕的機油痕跡,且能聞到明顯的燃油氣味,由此推斷有過多的機油進入4缸燃燒室。

圖2 拆檢所有火花塞
(2)按照WIS(奔馳車間信息系統)標準測量氣缸壓力,1缸約為13.5 bar(1 bar=100 kPa),2缸約為13.0 bar ,3缸約為12.8 bar ,4缸約為11.3 bar。標準磨損極限氣缸壓力為11 bar ,可知4缸磨損接近極限。
(3)按照WIS標準測量氣缸漏氣量,1缸約為16%,2缸約為10%,3缸約20%,4缸約為12%。標準氣缸漏氣量≤25%,各氣缸漏氣量均正常。
(4)使用內窺鏡檢查4缸內部,發現氣缸壁有明顯的拉傷痕跡,氣缸壁和氣門上有較多的機油痕跡,且氣門積炭較多。
(5)檢查曲軸箱通風管路(圖3),發現全負荷曲軸箱通風管接頭中沒有機油痕跡,而部分負荷曲軸箱通風管接頭中有大量的機油(圖4)。檢查進氣歧管,發現有大量的機油積存在里面,其中4缸對應的管腔位置積存的機油最多(圖5)。

圖3 曲軸箱通風管路示意

圖4 部分負荷曲軸箱通風管接頭中有大量的機油

圖5 4缸對應的管腔位置積存的機油
(6)檢查廢氣渦輪增壓器進氣側和排氣側,未發現明顯機油滲漏的痕跡。
(7)拆檢所有噴油器,發現4個噴油器均有不同程度的積炭,但4缸噴油器積炭最嚴重,且有潮濕的機油痕跡,同時能聞到明顯的燃油氣味。清洗噴油器積炭后進行泄漏測試,均不存在泄漏現象。
(8)拆檢機油濾芯,機油濾芯及機油濾芯座內部無明顯鐵屑。放出機油檢查,也未發現明顯的鐵屑,說明發動機磨損情況還未達到大量鐵屑進入潤滑油道的程度。
(9)分解發動機,發現4缸的氣缸壁上有比較深的拉傷槽溝(圖6)。

圖6 4缸的氣缸壁嚴重拉傷
通過以上檢測,筆者認為引起該車故障的根本原因為機油分離器故障,故障的演變過程為:
機油分離器發生故障→過量的機油順著部分負荷曲軸箱通風管進入進氣歧管,最終經氣門進入氣缸→一方面使活塞環產生積炭,活塞運動過程中將氣缸壁拉傷,進而產生敲缸異響;另一方面使噴油器頭部產生大量積炭,導致噴油霧化不良→氣缸壓力不足和噴油霧化不良導致混合氣在氣缸內無法正常燃燒,發動機動力不足→機油消耗過大,發動機異響,以及換入前進擋或倒擋時車身持續抖動。
故障排除 由于該車在保修期內,于是索賠了發動機總成。更換發動機總成后試車,發動機工作正常,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