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富煌,邱雪文,林金亮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龍巖第一醫院兒科,福建 龍巖 364000)
肺炎是臨床兒科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沒有季節特異性,四季均可發病;患兒的臨床癥狀主要包括發熱、憋喘、咳嗽、痰鳴音及肺部啰音等[1]。近年來,小兒肺炎的發病率也不斷升高,成為臨床兒科醫生的一個關注重點。目前對肺炎患兒進行治療時的常用方式是抗感染,但是長時間持續用藥容易導致患兒自身出現耐藥性,限制臨床療效。肺炎支原體(MP)是導致患兒肺炎發病的一種常見病原體,在學齡前兒童及學齡期兒童中尤為常見[2]。臨床中治療MP 的主要藥物為抗生素,常見的有羅紅霉素、克拉霉素、紅霉素及阿奇霉素等;其中,阿奇霉素是治療MP的首選藥物,有組織分布好、半衰期長、易吸收、耐酸等特點。肺炎兒童通常有痰液,而阿奇霉素僅為抗感染藥物,對減輕患兒呼吸道內痰液并沒有直接作用,痰液在患兒呼吸道內長時間停留會產生持續刺激,不利于患兒康復及痊愈[3]。鹽酸氨溴索可溶解黏液,有效降低患兒氣管內的痰液黏度;同時還能夠促使患兒的肺部分泌相關活性物質,利于患兒咳出痰液,強化療效[4]。本研究選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患兒96例,觀察鹽酸氨溴索與阿奇霉素聯合用藥的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患兒96 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8 例。對照組年齡3~8 歲,平均年齡(5.2±1.6)歲;男26 例,女22 例;平均病程(3.3±0.6)d。研究組年齡3~8 歲,平均年齡(5.0±1.5)歲;男27 例,女21 例;平均病程(3.2±0.5)d。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中對肺炎的診斷標準[5];②均為MP感染而導致的肺炎;③入組研究前6個月內沒有接受過相關干預及治療者;④未合并肺外并發癥者;⑤自愿接受治療及研究者;⑥年齡3~8 歲。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異常者;②合并嚴重的相關原發疾病者;③合并重癥感染者;④出現呼吸衰竭者;⑤對研究所用藥物既往存在過敏史者;⑥患兒及家屬依從性低者。
1.2 方法 兩組在入院后均常規給予對癥支持干預治療,主要包括霧化、吸氧、平喘、止咳及抗感染等,確保患兒病房的空氣清新且流通性好,病房溫度及溫度都要保持良好,叮囑患兒飲食清淡,切忌食用刺激類飲食。
1.2.1 對照組 使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療,10 mg/kg,與濃度5%的葡萄糖注射液充分混勻,確保阿奇霉素的藥物濃度可以達到1~2 mg/mL,配好藥物后給予患兒靜脈滴注,滴注時間需要超過60 min,每天1次,5 d為1個療程,滴注完1個療程后,停用阿奇霉素4 d后再開始進行第2療程的治療,用法用量與第1療程一致。
1.2.2 研究組 聯合應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阿奇霉素用法用量與對照組一致。鹽酸氨溴索的用量用法依據不同年齡段來區分:2~6 歲,每次7.5 mg,每天3 次;7~12 歲,每次15 mg,每天3次,7 d為1個療程,給予患兒靜脈滴注,連續用藥1個療程。
兩組均連續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臨床療效。顯效:患兒經干預治療7 d之內,相關臨床體征癥狀全部消失;且給予患者進行影響學檢查,結果提示肺內無陰影;有效:患兒經干預治療7 d內,相關臨床體征癥狀較治療前顯著緩解;且給予患者進行影響學檢查,結果提示肺內陰影較治療前顯著消失縮小;無效:患兒經干預治療7 d后,相關臨床體征癥狀較治療前未顯著緩解;且給予患者進行影響學檢查,結果提示肺內陰影較治療前未縮小[6]。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比較兩組臨床相關癥狀的緩解所需時間。③比較兩組肺功能相關指標,包括1 s內最大呼出氣量(FEV1)、時間肺活量(FVC)、峰值呼出氣量(PEF)。測量方法:使用專業的肺功能測量儀在兩組治療前、治療后7 d進行肺功能指標的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臨床相關癥狀緩解所需時間 研究組臨床相關癥狀的緩解所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相關癥狀緩解所需時間(±s,d)

表2 兩組臨床相關癥狀緩解所需時間(±s,d)
肺內啰音消失8.3±0.6 5.2±0.5 20.418<0.05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值P值例數48 48退燒4.1±1.6 2.6±0.9 19.625<0.05憋喘咳嗽消失10.5±0.6 6.8±0.8 21.021<0.05
2.3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肺功能相關指標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值P值例數48 48 FEV1(L)治療前1.0±0.2 1.0±0.1 1.062>0.05 FVC(L)PEF(L/s)治療后1.1±0.2 1.3±0.2 19.335<0.05治療前1.1±0.3 1.0±0.2 0.526>0.05治療后1.1±0.5 1.4±0.6 21.058<0.05治療前2.3±0.4 2.4±0.3 0.716>0.05治療后2.6±0.6 2.9±0.7 20.021<0.05
MP 是導致兒童發生呼吸道感染的一種常見病因,其臨床表現復雜,但最為突出的臨床癥狀為發熱及咳嗽[7]。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環境的變化,臨床中MP導致的小兒肺炎發生率顯著升高。若不能給予患兒進行有效及時的治療及干預,會導致患兒出現一系列其他并發癥,如肺氣腫、肺不張等,對患兒的生命健康及正常生長發育產生十分嚴重的不良影響[8]。
目前對于MP 感染而導致的肺炎患兒,主要治療方案為對癥干預治療聯合抗生素抗感染;最常見的有霧化吸入、吸氧、平喘及止咳等,然后再使用抗生素藥物來進行抗感染治療[9]。需要注意的是,MP 無細胞壁,針對臨床中常用的對細胞壁的合成進行干擾的抗生素藥物并沒有顯著效果。但是抗生素藥物當中的大環內酯類藥物能夠對微生物合成產生影響,對MP 的治療效果比較理想[10]。本研究使用的阿奇霉素就是典型的大環內酯類藥物,是臨床中的常見藥物。其滲透性較高,進入機體內后,能夠迅速的在組織當中進行分布,組織也快速吸收并進行釋放;其有效半衰期長達68 h左右,即便在停藥后,依舊可以在機體中維持一定的效果。有研究指出,阿奇霉素能夠在組織當中和細胞當中維持較高的濃度水平,最高能夠高于血液濃度水平的100倍左右[11]。除此之外,阿奇霉素還能夠特異性的作用于患者體內的炎癥病灶位置,比非炎癥位置相比,濃度水平高6倍左右[12]。因此,阿奇霉素可以達到十分理想的清除病菌和抑制病菌的效果;即便患者停藥,依舊能夠長時間起到抗菌活性的作用。與大環內酯類首代藥物如紅霉素等的比較,阿奇霉素對患兒的腎臟及肝臟所產生的毒性效果也相對較小。
幼兒發生肺炎時,絕大部分都會因為痰液過于黏稠而不易咳出,再加上通常患兒不會有效咳痰。痰液容易在患兒的呼吸道內發生滯留,嚴重時還會使患兒氣道阻塞,使患兒的臨床癥狀如肺部啰音、咳嗽及憋喘等的緩解及消失時間顯著延長,影響患兒康復及痊愈。因此,選取一種適合有效的祛痰藥物來輔助抗感染藥物,可有效提高臨床效果。
本研究結果提示,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使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鹽酸氨溴索,可顯著提高療效,縮短患兒康復時間。分析原因可能為,鹽酸氨溴索可使得支氣管增強松弛,同時還可以在患兒氣管產生直接作用,可以促使機體支氣管黏膜分泌細胞,還可以促使黏液分泌并釋放更多的溶酶體,促使患兒更快康復[13]。鹽酸氨溴索還能夠刺激機體的肺泡細胞,促使其分泌并合成肺泡活性物質,加速支氣管纖毛擺動,降低氣道中痰液粘附,利于患兒將痰液排除體外,維持呼吸道通暢。且鹽酸氨溴索的抗氧化效果較強,可將患兒體內的氧自由基清除干凈,抑制機體生成磷酸酯酶A,有效抑制機體釋放花生四烯酸,最終達到對抗過敏物、減少咳嗽誘因、抑制免疫損害及炎癥反應的損害的作用[14]。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嬰幼兒患兒,其起病比較緊急,病情進展速度也十分快,患兒的臨床癥狀比較嚴重,肺部啰音也更加嚴重,部分患兒還會表現出肺氣腫。嬰幼兒呼吸道管腔更加狹小,管腔黏膜比較柔嫩,呼吸道黏膜纖毛運動功能較成人弱,痰液不易咳出,易出現分泌物在呼吸道內不易排出及支氣管痙攣的現象,進而使氣管堵塞嚴重,呼吸困難。而鹽酸氨溴索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祛痰鎮咳類藥物,臨床醫師應給與關注并重視其在臨床肺炎患兒治療過程中的應用[15]。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臨床相關癥狀的緩解所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阿奇霉素的基礎上聯合使用鹽酸氨溴索可以顯著縮短患兒發熱的持續時間,進而緩解因發熱帶給患兒的不適。可能與鹽酸氨溴索的抗氧化作用有關,達到緩解免疫損害、抑制炎癥的效果。說明研究組化痰止咳的效果要顯著,聯合使用鹽酸氨溴索可以顯著的縮短患兒咳嗽憋喘的持續時間。分析原因為,鹽酸氨溴索可以刺激肺泡細胞,促使肺泡細胞分泌并合成表面的活性物質,從而使得患兒支氣管的纖毛擺動速度進一步加快,顯著降低痰液的黏附性,從而更利于患兒將痰液排出體外,避免對氣道發生阻塞。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肺功能相關指標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阿奇霉素聯合鹽酸氨溴索在臨床療效方面顯著優于單純使用阿奇霉素,兩種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相互補充,優勢疊加,從而有效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提高療效。
綜上所述,給予肺炎患兒在使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鹽酸氨溴索進行治療,可明顯提高治療有效率,縮短患兒相關臨床癥狀的緩解所需時間,提高患兒的相關肺功能指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