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愷晴 劉廷偉 鄧傳東 孫玉松 楊勇飛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國有企業應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和創新優勢,黨建優勢是否充分發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融合程度。
國企科研院所是國家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的基地,也是國家科學技術創新的中堅力量,對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國家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黨組織建設決定著企業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如果黨建工作不能與科研中心工作很好地融合,將會影響科研單位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進而對國家、社會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如何有效促進黨建工作與科研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以發揮好黨建優勢從而為國家、社會創造更多價值,成為目前國企科研院所開展黨建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
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開展中心工作的思想指導,對于科研單位而言,黨建工作更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對推進科研、培養人才、促進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隨著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這些給科研單位的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變化與挑戰??蒲袉挝皇侵R分子高度集中的地方,職工的思想相對活躍,需求更具高層次,政治追求也呈多元化趨勢,遇到問題會主動反映和訴求,思想意識有時會與管理層發生碰撞,因此如何開展科研單位的黨建工作、如何將黨建工作與科研中心工作相結合,是每一位科研單位領導和黨建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在新時期、新形勢的發展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難度逐漸加大,科研院所更應高度重視黨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強對黨建工作的認識,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科研中心工作中的政治核心和保障監督作用,找準黨建工作與科研中心工作的結合點,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科研中心工作與黨建工作有機融合、相互促進[1]。
針對國企科研院所黨建工作與科研生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等內容,開展問卷調查工作,問卷涵蓋融合必要性、融合現狀、融合不足的表現、融合不足的原因、融合不足的改進方向等方面問題,調查結果較為全面地反映了黨建與科研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方面的現狀及相關情況。
在對科研院所黨建工作與科研生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相關情況了解程度方面,達到“很了解”和“比較了解”的人數占比約30%,約57%的職工認為“一般了解”。在黨建工作與科研生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必要性方面,約為72%的職工認為“很有必要性”,在融合現狀方面,約為11%的職工認為“融合較差”,約為51%的職工認為“融合一般”。
在黨建工作與科研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不足的主要表現方面的多選調研中,占比較高的為以下選項:“黨建工作有流于形式現象”“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與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在中心工作開展過程中發揮不夠”“業務工作未與黨建工作結合開展”“黨建工作中很少討論業務工作”,上述選項占比均在40%以上。
在黨建工作與科研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不足的主要原因方面的多選調研中,占比較高的為以下選項:“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現有獎勵激勵制度不適應”、“所級層面的設計、引導和指導不夠”“沒有充分認識到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政治優勢”,上述選項占比均在30%以上。
在黨建工作與科研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主要改進方向方面的多選調研中,占比較高的為以下選項:“結合工作實際創新方式方法”約占比62%;“優化現有獎勵激勵制度,凸顯融合工作及黨建工作的價值”約占比62%;“加強所級層面的設計,統一思想、明確思路、制定措施”約占比54%;“加強對基層黨支部的引導和指導”約占比47%;“加強正面宣傳和教育引導”約占比35%。該項調查結果與“融合不足的主要原因方面”調查結果具有一致性。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多數職工比較關注院所黨建與科研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方面的信息,且對此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大部分職工認為有必要將黨建工作與科研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開展,但目前融合情況不夠好,仍有較大改進空間;其中,流于形式、“兩個作用”發揮不足、業務工作與黨建工作的結合開展不夠等方面是融合不足的主要表現形式;“融合不足的主要原因方面”和“深度融合的主要改進方向方面”的調查結果具有一致性,多數職工認為需要創新方式方法,提高思想認識,優化現有獎勵激勵制度,加強所級層面的設計,加強對基層黨支部的引導和指導,加強正面宣傳教育等。
國有企業的發展必須將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有機融合,這要求企業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以增強團隊的戰斗力和凝聚力,提高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蒲性核鶎狱h組織應堅持圍繞科研中心工作抓黨建工作,充分調動和發揮“兩個作用”,讓每一件具體的工作都變成黨建與中心深度融合的載體和紐帶[2]。
加強黨員思想建設,增強黨建工作的責任意識,要堅決糾正科研單位黨建工作可有可無的錯誤認識,形成“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的作用,在制定黨建工作計劃、落實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要求時,必須結合單位實際情況,服從中心工作,服務科研人員,使黨建始終貫穿科研單位發展的方方面面,實現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互促。
做好領導班子的思想建設工作,通過開展黨委中心組學習、民主生活會等形式,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進一步將領導班子的思想認識統一到企業改革發展大局上來。做好干部職工的思想穩定工作,通過通報、宣講等方式,及時傳遞企業的形勢任務和發展戰略等,使干部職工認清形勢、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做好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通過溝通和交流,傾聽職工心聲,把握思想動態,及時將職工的問題反映到相關部門,幫助協調解決,提高組織的凝聚力[3]。
科研單位基層黨組織要始終做到講政治、明方向,教育全體黨員保持清醒頭腦、堅定政治立場,把科研生產中心工作放在關系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戰略位置,重視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優勢,樹立黨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的理念。
建立適應于新時期、新形勢、新要求下的黨建工作運行機制,建立黨建工作與科研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機制,從制度上確保黨建工作與科研中心工作同步推進、融合開展。在績效考核方面,建立健全黨建工作考核評價制度,按照“五同步”原則,將黨建工作考核評價結果納入科研院所綜合考核體系,與科研生產工作業績考核及黨員領導干部綜合考評銜接[4]。
黨建工作考核評價制度中應明確加強黨的建設和推進深度融合的導向原則,在考核評價內容及指標中重點體現科研中心工作完成情況、改革發展推進情況等權重?;鶎狱h支部可執行“聯考、聯簽、聯創、聯述、聯評”的聯合考核制度,聯考即支部工作績效考核結果既是支部工作成效的反映,也與部門JYK考核結果掛鉤;聯簽即支部書記與科室第一負責人共同簽署責任書;聯創即爭創優良業績的同時開展先進支部和優秀黨員爭創工作;聯述即黨員科級以上干部在年度考核中既要匯報業務工作進展也要匯報黨建工作情況;聯評即接受群眾和黨員評議,根據支部工作滿意度測評結果和黨員不滿意率情況,進行加分或扣分[5]。
完善獎勵激勵制度,采用教育、引導、激勵相結合的方式,將黨建工作與人事管理結合起來,將做好職工思想教育工作與解決科研中心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結合起來,形成以人為本的激勵機制,把獎勵性績效向優秀人才和做出貢獻的職工傾斜,制定重大科研業績和重大科研產出獎勵辦法,以此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科研中心工作的開展。
從科研單位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堅持以黨性教育為主的前提下,大膽創新,積極實踐,豐富黨建活動載體,通過多種形式增強感染力和說服力,增強黨組織活動的吸引力和實效性,提高職工的參與積極性。
黨組織應不斷豐富黨建與科研中心工作的融合載體,并在實踐中不斷深化落實,要把黨建活動融入到企業管理、科學研究、安全生產、質量提升、經營結算、后勤保障等各個環節,要在一些重大項目中廣泛開展黨員先鋒號、黨員紅旗崗、黨員突擊隊、黨員責任區、黨員身邊無事故等主題實踐活動,結合項目工程重點、難點問題找準黨建工作契合點、發力點,將黨建工作由“軟工作”轉化為“硬任務”。
基層黨支部應結合科研中心工作開展支部特色黨建活動,如以安全質量保密等作為切入點和以學術交流作為融入點的黨建活動、對外交流共聯的主題黨日活動以及普通黨員結合業務培訓講黨課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支部活動。
此外,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網絡平臺逐漸成為廣大黨員學習黨的方針政策、表達真實意愿以及反映相關問題的重要渠道。目前,國有企業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促進黨建工作開展已成為彌補傳統模式的重要途徑,新媒體的發展為黨的思想理論宣傳提供了新的途徑,為科研院所加強新形勢下的黨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工具和新的管理手段[6]。
國有企業科研院所高效、穩定的發展離不開黨建工作,只有重視黨建工作,提高職工工作積極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進而增強企業戰斗力和競爭力。黨建工作和科研中心工作的融合要經得起社會實踐的檢驗,要適應國家的發展政策,體現國家的政治思想。各級黨組織只有將黨建工作的重心放在推動發展上,著力探索與發展相適應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實現黨建工作與科研生產中心工作目標一致、任務統一、效果互促,最終實現兩者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