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瑩
(浉河區檔案館,河南 信陽 464000)
作為最廣泛、基礎性、支撐性的縣區級檔案工作,所涉及的檔案資料是該縣區社會實踐活動的原始記錄,具有不可替代的憑證和參考作用。然而,在新一輪機構改革形勢下,縣區級各機構、人員、職能以及管理方式等都發生重大變化,縣區級檔案工作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需要認真謀劃,推動縣區級檔案工作的變革與升級。
當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檔案局館分設,變的是檔案工作體制機制、職責定位,分的是機構,是人員,但“檔案工作姓黨”的政治屬性不變,習近平總書記確定的檔案工作“三個走向”根本遵循不變,局和館都是從事的檔案事業不分[1]。未來,檔案行政監督管理部門要強化法治思維,堅持依法行政,增強宏觀管理能力,謀劃檔案事業新發展。縣區級檔案館要堅持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大局,強化檔案業務建設,強化對進館單位業務指導,加強館際以及與社會各方面合作交流,在公共服務、檔案文化建設、電子檔案管理等領域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檔案業務建設是檔案事業發展的‘立檔之本’,是檔案事業高標準高質量發展的前提。”[1]不管是未來的檔案行政監督管理部門,還是檔案館都需夯實檔案業務建設基礎,需要遵循檔案工作規律,檔案事業發展規律。雖然局館分設,但檔案業務指導、征集接收、管存利用等多環節工作標準要統一口徑,嚴格遵循檔案管理過程中“收管存用”,打牢檔案工作的基本功。
1)加大宣傳提高涉改單位檔案管理意識。利用報紙、微博微信等現代化傳播形式宣傳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并通過行政文件以意見、通知等形式督促縣區各涉改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檔案工作輿論氛圍[2]。同時,涉改單位需提高政治站位,在檔案工作中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從對黨的事業負責、對歷史負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出發,強化檔案管理部門以及檔案工作人員的責任擔當,確定采取必要措施,確保檔案得到妥善安全有序處置。
2)明確涉改單位檔案處置工作清單。一是明確涉改單位檔案處置原則。依據《機關檔案工作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對單位撤銷、合并、拆分、部分職能調整相關等實際情況對檔案進行依法依規處置。二是明確檔案處置的內容,不僅包括各門類各載體的檔案還包括檔案管理中產生的檔案資料。具體有機構存續中保管的以及機構改革過程中形成各項交接文件的文書檔案,人事、基建和科研等科技檔案,會計和專業等專門檔案、實物、電子、照片和印章等特殊載體檔案,以及紙質目錄、電子目錄、全宗卷等檔案檢索工具,基礎數據匯編、組織沿革、大事記等資料。三是嚴格履行檔案處置交接手續。無論是移交檔案館,還是其他接收單位,檔案清點、交接工作都需要在交接雙方分管檔案工作的負責人主持下進行,列明檔案明細,確認無誤后雙方在交接文據上簽字,一式三份,由交接雙方分別存入各自全宗卷永久保管,1份交縣區檔案局備案。
3)檔案部門提高工作主動性,分類指導[3]。在實際工作中,本身也是涉改單位的檔案局可能出現檔案行政監督管理部門人員未到位的情況,那原檔案業務指導人員就應肩負起檔案局和檔案館的職責,持續做好檔案業務指導,進行檔案業務集中培訓或“點菜式”分類指導,具體講解各門類檔案整理標準、檔案處置的要求,確保檔案基礎業務工作正常開展,機關檔案管理不亂,工作不斷。
當前黨和國家發生一系列的變革,縣區及檔案工作需要更新工作理念,堅持檔案資源建設、推動檔案信息化、強化檔案服務、著眼于未來的工作理念,謀求新的發展道路[4]。
一是堅持檔案資源建設的工作理念。檔案資源建設,是一切檔案利用、服務、開發及數字化工作的前提,是基礎中的基礎,也是縣區級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門。縣區級檔案工作需要遵循各類檔案資料形成的基本規律,一方面做好正常的檔案收集整理工作,對近期或正在形成的檔案資料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另一方面需采取檔案征集、對歷史檔案資料進行專項搶救等有效措施,開展檔案資源建設,豐富館藏。二是堅持推動檔案信息化的工作理念。隨著現代社會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程度越來越高,經過信息化的傳統工作展示出更大的活力,這對于對檔案工作的開展也是意義深刻。縣區級檔案工作需要乘勢而為,始終把檔案信息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利用檔案存儲數字化、管理自動化以及利用網絡化等科技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推進檔案工作的轉型升級,逐步實現以信息化為核心的檔案管理現代化,讓檔案工作在信息化浪潮中拓展出更大的應用空間。三是強化檔案服務的工作理念。縣區級檔案工作要主動增強服務意識,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工作的出發點,立足檔案部門的資源優勢和專業優勢,把服務縣區級黨委政府決策、服務經濟發展、服務群眾生產生活作為發揮檔案作用的主渠道,通過對檔案的整合、加工等方式發揮檔案獨特的價值作用,拓展檔案服務功能。四是加強著眼于未來的工作理念。縣區級檔案管理工作由于受主觀及客觀條件限制還出現較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許多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問題沒有得到良好的解決,需要從現實工作實際著眼,面向未來,替未來著想,在做好現實工作的基礎上力求新的突破。
檔案事業的發展人才是關鍵。站在檔案事業長遠發展的高度,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加大培養力度,搞好梯隊建設,努力培養一批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檔案事業相適應的高層次、創新型具有檔案特質的專業人才,以人才培養帶動檔案隊伍建設,促進檔案事業長遠發展、科學發展。
一是要破除“官本位”思想,轉變重行政職務,輕專業職稱的現象。從思想觀念和機制上引導和形成以學習和鉆研檔案業務為榮的氛圍,立足現有人才提升水平[5]。二是著力提高檔案工作人員工作能力。圍繞“收齊、管好、用活”檔案資源的工作理念,不斷提高檔案工作人員對檔案的鑒別能力、管控能力、檔案管理的科研能力、提高溝通協調能力,以達到對本單位、部門的各類檔案進行有效管理,積極走出去,學習先進經驗,了解檔案工作的新方法、新趨勢,更好提升檔案工作能力。三是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開辟檔案專業講座、論壇,形成學習鉆研檔案理論、技能,熟悉鉆研館藏檔案的風氣。把檔案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作為業務研究學習的重點,推動檔案業務建設上臺階。
新一輪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帶來縣區級檔案管理工作新的機遇與挑戰,縣區級檔案部門需提高認識,持續強化涉改單位檔案處置工作,順應發展的新形勢,正確認識局館的合與分,遵循檔案工作規律,堅持四種工作理念,夯實檔案事業發展基礎,提高檔案工作人員工作能力,打造有檔案特質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謀求縣區級檔案工作新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