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繼群
(渤海船舶職業學院,遼寧 葫蘆島 125105)
高職院校的檔案工作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隨著招生規模逐年擴大,檔案管理工作顯現出其獨特的價值,能為高職院校進行“雙高”建設提供高效優質的檔案信息服務,提供大數據支持,助力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檔案管理工作人員是為黨管檔,為國守史,基本素質與能力不斷提升尤為重要。2020年6月新修訂的檔案法新增“檔案信息化建設”和“監督檢查”兩章,對從業者職業能力有明確要求,其中第11條規定,“提高檔案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檔案工作者應當忠于職守,遵紀守法,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遵守檔案法規,促進高職院校的檔案管理水平持續。發展,提升從業人員的職業能力迫在眉睫。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及治理能力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略。檔案資源和檔案工作是維護歷史真實面貌、保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事業,國家第三次修訂完善檔案法,意義重大。思想態度是行動的先導,高職院校檔案館工作人員應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時刻牢記、切實遵循并堅決執行,跟隨時代的步伐,承擔起新時代一名檔案人的責任和擔當。
1)堅持黨對檔案工作的領導。新修訂的《檔案法》明確提出“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檔案工作的領導”,檔案資源是黨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檔案工作是一項黨性非常強的工作,具較強的政治性。應先承認檔案管理工作的黨性和政治性,然后才能重視其專業性、社會性和服務性。因此,高職院校檔案工作人員要嚴格黨員標準,嚴守政治紀律,遵循黨的政治規矩,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日常工作中認真對照黨章、黨的科學理論,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做好檔案工作,宣傳正能量,講好高職院校的檔案故事。
2)堅持依法治檔。新修訂的《檔案法》增加了有關依法治檔的內容。依法管理檔案事務,是高校檔案工作規范化的前提。有法可依,嚴格管理,便于操作,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檔案工作人員具備依法治檔理念,增強法律意識,能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行為舉止要合法合規、嚴謹規范。同時,還要加強宣傳,引領廣大師生員工自覺學習、共同遵守檔案法。通過學院的官網網站及微信公眾號等工具,加大檔案法律法規宣傳,增強檔案意識[1]。
3)新修訂的《檔案法》突出了信息化建設,明確了電子檔案的地位和作用,要求保障電子檔案與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成果,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檔案數字資源。“信息化管理”的提出,為高職院校檔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近年來,數字校園、智慧校園建設蓬勃開展,教育教學、科研服務、學生管理等多項工作都在互聯網上運行,電子公文、網頁文件、電子郵件等形形色色的數字資源應運而生,檔案工作從傳統的實體管理逐漸轉向數字管理[2],高職院校檔案館工作及時轉換理念,依托數字化校園建設,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有利于檔案工作更好開展。
4)新修訂的《檔案法》中檔案資源由“接收”轉變為“收集”,做好突發事件應對活動相關檔案工作。規范檔案收集工作,深刻表明檔案工作由坐等上交的被動方式轉變為下到各部門主動收集整理的巨大變化。工作態度和工作方式決定了檔案管理質量,從業人員要具備檔案信息服務意識。新修訂的《檔案法》中推動檔案開放與利用,完善利用規則,鑒定年限由三十年縮短為二十五年,要求檔案向社會開放,提高為經濟社會服務的水平,所有種種,都是對高職院校檔案館工作的一巨大挑戰。
5)新修訂的《檔案法》增加了檔案監督檢查的規定,具體明確了監督檢查的各種事項以及完善監督檢查應當采取的有效措施。完善了法律責任,明確罰款處罰的數額幅度。高職院校檔案館應該制定具體可操作的實施細則,獎懲分明,強化服務。
高職院校的檔案工作人員不僅要將新檔案法內化于心,更要積極作為,外化于行,創新創優,認真對照法律,結合學院的崗位職責要求,認真研究,深入思考,解決問題,增強工作效能,提升素養及業務水平。
首先,高職院校檔案工作人員要保持對黨的絕對忠誠,端正工作作風,個人目標要清晰正確。檔案工作內容相對枯燥單一,時間久了會有職業倦怠心理。因此,從業人員要做好職業規劃,逐級設定工作目標,遵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工作中講奉獻,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熟悉檔案管理工作流程,持續性激發工作熱情。加強知識更新,積極參加各級理論學習培訓,熟練業務工作,注重培養個人文化素養和溝通能力。
其次,加強自身的信息素養。檔案館是信息資源的開發者和公眾獲取信息的重要源頭之一,沒有信息化,檔案管理現代化就無從談起。在信息化社會中,僅有單純的檔案理論知識不足以勝任工作,還需要具有嫻熟的業務技能,信息技術的掌握尤為突出。檔案整理、保護、鑒定、編研等工作都需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高職院校的檔案工作人員要主動鉆研信息技術、大數據、5G等相關的科技知識,尤其要積累完善電子檔案方面的知識,努力學習現代化設備的應用技術,掌握必要的軟件操作和維護技能,提高辦公速度。經常性開展檔案科學研究,大膽技術創新,構建和維護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平臺。
再次,嚴格執行知識產權法的要求開展檔案工作。新修訂的《檔案法》賦予一切單位和個人向檔案主管部門、有關機關舉報檔案違法行為的權利,高職院校檔案工作人員應依法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時刻懷有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重點學習、全面掌握專利、著作權、合同及商標法等法律常識,積極宣傳普及檔案法,利用開展講座等形式,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檔案意識,營造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校園環境。
最后,創新檔案工作流程,高度重視電子檔案的管理與使用,具有良好安全防范意識。修訂檔案法第12、22、25條多方面強調了檔案安全的重要性,高職院校檔案館工作人員要打破傳統思維模式,快速形成與數字檔案資源相適應的工作模式。嚴堵疏漏,加強電子文件形成初期的嚴密控制,注重檔案數據流轉和保管階段的安全控制,加大檔案信息利用服務階段的用戶隱私信息保障力度,規范檔案使用流程,做好保密工作,愛護館藏紙質檔案[3]。
檔案是高職院校歷史與大學精神的根基和源泉,檔案工作助力構建特色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檔案館更是擔負著弘揚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高職院校特色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歷史使命。在日常工作中,特殊進行開發,管理、保護和利用館藏檔案資源中沉淀的寶貴的文化資源,打造高質量檔案文化創意精品,發揮傳承、創新高職檔案文化價值,影響教育學生,養成高職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以文化人。
檔案這一特殊文化載體,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科研服務、日常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等諸多方面彰顯了獨特的作用,進行檔案資源的深度開發和高效利用是關鍵。檔案工作人員的職業能力提升是一項艱巨而長遠的任務,增強檔案業務工作能力和檔案技術能力,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