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茜晗
(四川旅游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教學方法是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所采用的途徑與形 式[1],也是支撐教學進行的手段的總和。根據學情、課程內容、行業訴求、教師性格等因素的差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選擇的教學方法也多有不同。
體育生作為接受高等教育人群中的一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體育生的理論課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表現出以下特點:1)對于知識掌握的自我評價不高,2)學不進去、不愛學,3)自暴自棄等特點。針對這樣的情況,體育生的理論教學方法需要結合學生特點進行相應的調整,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讓教師的教學更有針對性,在課堂上更好的引導學生、教授知識,讓學生的理論課學習更有效,本文將從情況分析、教學模式、學生引導幾個方面,對體育生的高等教育理論課教學方法進行討論。
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的觀察互動以及課下與學生的溝通,筆者大致發現有以下一些代表性問題存在:大部分學生知識基礎薄弱,談及理論知識有畏難情緒;對課程內容缺乏興趣;對抽象的知識沒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注意力無法持續集中;缺乏自覺性。通過查閱文獻的方法發現,以往的針對體育生的研究論文中有報道:在理論課學習中,大部分學生較集中地出現了缺乏信心、動力不足、沒有興趣等情況。有文獻提出,這些情況的出現與體育生自身接受基礎教育的時長相較于同齡人少的經歷相關,隨之而來的還有來自社會的刻板印象[2]。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與實踐課相比,理論課確有趣味性稍差,如果學生一味地接收知識而缺乏自己的思考就很容易出現開小差、學了就忘的情況,不能有效掌握知識點;有的理論知識抽象不好理解,學生跟不上課堂節奏,也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與此同時,傳統理論教學的課堂形式又多以教師講授為主,而體育生習慣了長時間處于運動狀態的體育訓練、室外課程,被限制在安靜的課堂內時感到不適應,最終導致了學生上課注意力容易分散、對學習環境的不適應、對學習方法的不適應等現象[3]。
過去“填鴨式”的整堂課由教師單純以講授理論的方式單調枯燥,不利于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吸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教師,逐漸開始嘗試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中心,教師加以引導補充的方式進行教學。
Geoff Petty在關于教學方法的著作中提出學生對于學習知識點的方法不同,記憶程度也不同,如:聽課學習的記憶度為5%;閱讀學習的記憶度為10%;視聽學習的記憶度為20%;實踐中學習的記憶度為75%;通過教他人或掌握知識點后立刻應用的途徑學習,學生的記憶度為90%[4]。通過查閱文獻整理出以下幾種教學模式,其被認為能夠很好的帶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知識掌握,也是當前教育探究中討論度很高的幾種教學模式。根據教學模式的選擇,教師可以有機地選擇適用當堂課內容特點的教學方法。
翻轉課堂是重點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外自主學習,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學習中,通過教師的講授,理解難點、解決自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教師提問引導學生思考的教學方法,而轉變為了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思考,產生問題后向教師尋求解答。而這樣的模式,不僅增強了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記憶,也提高了他們上課的積極性和專注性[5]。
教師在課前發布新課學習內容預告、相關參考資料,引導學生閱讀以及延伸閱讀,針對教學重難點提出思考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講授法結合PPT演示、討論法、實驗法或其他適合知識特點的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梳理知識框架,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知識點。教學同時,教師應注意結合專業方向、課程特點設計課堂組織,而不是照搬理論模型[6]。
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學模式,是指基于項目的學習。這種教學模式旨在讓學生在解決一個項目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索、小組討論學習,采取其他辦法,最終解決問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收獲新的知識并發展自生的綜合能力[7]。
在學生初步掌握基礎知識后,通過完成教師發布的案例、任務要求,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踐,在實踐中發現思考盲區、尋找解決辦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實習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方法在學習過程中為學生講解知識點,并及時為學生進行問題解答,引導學生順利解決問題,或者在失敗中總結經驗[8]。PBL模式因其特點,目前在醫學專業教學中被廣泛應用,這同時也啟發其他的專業教師結合本專業職業發展方向選擇項目問題,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5E”教學模式的“5E”指的是:引入(Engage)、探究(Explore)、解釋(Explain)、詳細說明(Elaborate)、評價(Evaluate)。課堂教學首先以學生的課堂參與為起點,通過讓學生參與到一個話題討論、問題解決等活動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入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產生問題并積極探究[9]。然后,再通過教師的講解、說明讓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點。最后,引導學生總結反思,強化知識掌握,同時,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差異,給予針對性的積極反饋,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5E”教學模式在初高中教學研究中被頻繁討論,此教學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強調學生的興趣引導,這也恰好為解決體育生在理論課學習中缺乏興趣的情況提供了解決方案,幫助學生建立興趣,建立課程學習動機。教學方法主要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討論法、講授法進行課堂組織,同時結合實習法、現場演示法,在講解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起到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知識點掌握、自主思考探究的作用[10]。
從學情上來說,體育生理論課學習存在心理上的困難,但實際上這類學生在體育訓練中大多養成了吃苦耐勞、頑強拼搏、勇于挑戰自我的積極心態,教師可以借助這一點,激發學生斗志、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找到學習動力并保持下去。因一時的成績不理想導致的學生焦慮、不自信等問題,教師應給予積極的正確引導,充分肯定學生的長處、優點,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辦法,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適宜的教法、學法加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才是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的答案。
根據課堂教學特點、教學目的,可以有不同的課堂設計:需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探究的理論知識,可以結合翻轉課堂的模式進行教學設計;理論知識抽象缺乏理解背景的基礎教學,可以借助“5E”模式,分析教學內容,找到學生興趣點進行引入、展開;理論知識的綜合實踐可以通過PBL的模式,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理論知識并理解其意義。
體育生高等教育的理論課教學方法,沒有固定的準則,教師可以根據學科特點、課程內容選擇適合的教學模式,結合知識點的性質、特點決定使用的教學方法[11]。近年來,專家學者們結合課程需要、科技進步、知識更新,提出了更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思路。本文圍繞體育生學情、理論課特點,就體育生理論課教學方法的選擇進行了分析、討論,更多的課堂開展還需要因人而異,因學科而異,在未來實際教學中有機地調整、結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