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羽
(遼寧省沈陽市遼寧省孤兒學校,遼寧 沈陽 110169)
我們在對于傳統文化中的接觸,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最直白的能接觸到的就是語文課程了。語文課作為基礎的學科類,讓傳統文化滲透進來,在德育教育上,不僅僅只是宣傳和灌輸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可以推進德育教育,讓學生有著更加好的方向發展,讓人們知道,如何去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不是一味的簇擁或者撇棄傳統文化,同時提高自身素養。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豐富內涵是公認的,所有對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都是有著很大的意義的。因此,在初中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中,教師能有效地擴大教科書中的文本和傳統文化逐漸滲透。這樣能讓學生知道什么事對的,什么是錯的,或者說知道好與壞的概念,有著正確的認知,樹立正確的三觀。一旦傳統文化滲透進語文教學中,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另外隨著普通話的普及和方便的交通,不同地區的文化對當地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使學生產生了錯誤的理解和想法。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提高傳統文化的認知是非常有必要的。
近年來,很多家長都說,由于應試教育教學理念的嚴重影響,家長只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忽視了學生的道德教育。但在實際上,國家在大方向是想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從古至今,我國道德教育和傳統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上都有一個清晰的記錄,如修身、治國、平世界思想反映在道德教育思想,像百家姓、弟子規等,都不難看到其中包含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時也在當今社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著大量與道德教育相關的材料。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德育管理中,不僅可以豐富德育內容,還可以使學生回憶古人,對古人的優秀思想有新的認識。比如從語文課堂教學的角度來看,要求學生有良好的參與,在課上有許多有趣的實踐活動,如對聯、燈謎、擊鼓傳花等等[1]。
優秀的傳統文化包含著多種不同類型的資源,從目前的實踐來看,一些中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單一類型的優秀傳統文化,范圍有限,通常限于古詩和古文。為了在教學活動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們特別是老師可以運用其他多種優秀傳統文化。比如如直接展示、建筑活動、情境創設等,保持課堂教學模式的多樣化。但是實際上的語文課程就只是介紹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樣簡單的課堂展示本身并不是很有趣,就會導致學生的興趣會明顯下降,從而制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
在當前的教學中,學生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沒有進行深入的討論,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等理念會對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還有言行舉止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在思想觀念不成熟的時候,影響是巨大的[3]。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孩子的教育有著百花齊放的方式,有溺愛的,也有精英式的,等等。父母不能陪孩子,會給孩子很多的錢作為補償,依著孩子,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就讓孩子妄自尊大,過度自我,不能接受批評或者其他的挫折。這個就是學生德育教育沒有教育好的原因之一。還有一些學生除了在家學習之外什么都不負責,這使得他們要依賴父母。他們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總是習慣向別人尋求建議。這樣的學生極易受到社會不良思想的影響,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念。在學校學習的時候,有些學生喜歡暗地里拉幫結派,喜歡欺負弱者和弱者,嚴重缺乏集體意識。總而言之,這些現象都在表明學生需要加強德育教育,需要學生自己有著這方面的認識[4]。
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所以在教育中,是非常容易就能將學生以場景或者理解的方式傳達給學生的。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植入傳統文化,營造特定的學習環境。例如,學校和老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參觀文物,比如去參觀著名的長城,以實踐考察加上室外活動,欣賞歷史的壯闊和波瀾。老師在這些活動中,以引導者的角色,去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帶有傳統文化的德育教育有著可實踐的完美落幕。此外,我們還可以組織一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藝術活動,如書法、舞蹈等,這些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培養更多的愛好興趣,培養更多技能,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校園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校園里有很多展示墻和公告板,我們可以制作一些關于傳統文化的海報和報紙粘貼在上面,豐富和提升校園的傳統文化氛圍。其次,學??梢悦磕昱e辦一次傳統文化的節日活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內涵。最后,我們還可以舉辦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積極性。
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本身就有很強的實踐性,可以在課堂實踐活動中創造,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比如說到春節,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對對聯進行深入討論,嘗試獨立寫對聯。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探索活動,學生可以對春聯方面的優秀傳統文化形成了解和把握。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描述的故事,進行講故事或者重寫故事,認識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初中德育管理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書籍。例如,選擇一些經典的歷史文本,最好是與儒家書籍,讓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也能讓學生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在閱讀,促進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率,對于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傳統文化是人類的精神瑰寶,對我們國家的公民來說,既可以增強我們的民族文化自信,又可以對外展示我們的優秀文化。教師將文化傳承給學生,一代代相傳,這不僅僅是文化的傳遞,更是人類精神薪火的接替。傳統文化的滲透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進行的,而是所有的人們、老師一起努力,共同建設屬于我們自己的文化傳承,并且張揚的向外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