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建強
(東莞市洪梅鎮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廣東 東莞 523000)
當前,建筑工程管理中,開始廣泛應用信息化技術,且多數環節應用信息技術、工程文檔、數據報表、工程制圖等。盡管信息技術應用到工程管理中,但是在重要環節,例如工程組織與監控中,則沒有應用信息化技術,也沒有充分挖掘出信息化技術的作用和價值。盡管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然而實際操作中,多采用紙媒傳播,沒有發揮出信息化的作用和價值,從而導致重要信息工程管理的局限性強,加劇信息孤立性。企業并非在內部使用信息,且多部門之間無法共享信息,且數據關聯、整合難度大,此時就會出現“信息孤島”,信息阻礙明顯,降低工程效率。此時必須高度關注信息技術、工程業務的融合,建設管理信息系統。對于信息化應用,可以加快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的流通性。聯合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全面加強工程管理水平,積極預防和抵御工程風險,以此加強市場競爭力。提升信息化水平,實現智能決策與動態化管理。
在建筑施工建設中,通過信息技術管理施工建設,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維護工程建造質量,處理好施工常見問題,實現數字化施工,對施工管理進行優化。在施工建設期間,通過信息化技術,能夠對施工進度進行優化調整,同時監督和管理施工各環節,及時共享信息,以此增加施工失誤率。采用資源優化整合措施,能夠減少施工安全隱患。
通過信息化技術,能夠優化創新施工管理,完善施工管理技術。充分發揮出信息化技術的指導性作用,能夠全面落實施工管理,提升可控性與可變性。注重優化傳統管理模式,處理好管理滯后性問題。文件資料整理時,借助信息化技術,有助于提升信息整理全面性,系統性,加強施工管理實效性。
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全面發揮出現代化技術作用,以此加強管理體系的應用價值。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建筑工程中,能夠加強風險規避能力,及時預警運行風險問題,加強風險的預防效率及管控效率,還可以加強管理模式的優化性能。企業運行期間,采用信息技術,可以降低風險系數,確保經濟效益判斷的準確性,提升管理模式優化性能。企業運行期間,通過信息技術,提升成本控制效率,避免發生經濟損失。
因信息技術的發展起步晚,且技術普及度較低,建筑單位不太了解信息技術,因此深入性不足,認為信息化管理技術,主要通過互聯網技術收發郵件,通過交流和傳遞信息,就可以加強管理工作。在信息技術管理中,對于管理中的開展規定比較嚴格,必須全面監控信息技術內容與開展過程,正確認知施工流程與規范,避免出現認知錯誤問題。當出現上述問題后,都會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造成影響。在時代背景下,應用信息技術的作用顯著,當認知錯誤,將會對信息技術普及造成極大影響。
建筑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建筑單位競爭手段,主要是提升工作管理水平。建筑單位必須合理引入信息技術,企業能夠正確認知信息技術,將其作為產業推動力,建設獨立局域網,以此傳遞和共享內部資源。部分企業聯合科技企業,開發建筑工程管理軟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對于東部經濟發展發達地區,互聯網起步早,且信息來源豐富,建筑單位必須認識信息化管理工作。然而內陸地區建筑單位,由于受到地理環境限制,會加大信息接受的滯后性,對于信息化認知也比較復雜。如果地區存在明顯失衡問題時,將會影響建筑企業整體水平,差距逐漸加大,必須向內陸地區做好信息普及。
相比于國外軟件,國產軟件技術水平不足,且狀態不良,無法向建筑單位提供服務,單位運營期間也會發生較多問題。只是將國外軟件漢化,所以缺乏專業團隊維護升級,極大影響建筑單位管理工作。
在電子技術、網絡化技術發展中,相應促進了信息管理的發展,工程項目信息必須注重觀念與技術的改革。在發展進程中,應當摒除傳統思想理念,加大信息技術革新力度,同時轉變傳統信息管理思想,全面發揮出信息技術的作用價值。
在工程項目管理工作中,涉及各方商業信息,因此必須關注商業信息安全與利益,維護經濟效益。政府應當發展和執行信息化建設工作,制定標準化規章制度、監督制度,優化完善信息化運行機制與管理體制,以此促進信息化建設發展。
信息化建設和企業各部門相關,屬于復雜的系統工程。為了實現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部門必須做好規劃與管理。注重提升信息化水平,展示出組織領導作為,實現思想高度統一,對信息化建設問題進行溝通協調。各級主管部門,注重管理制度、運行機制問題的研究,全面負責信息化建設,做好協調與促進工作,全面處理好信息化建設問題。
信息化屬于人機結合系統,信息化程度與人才的關系密切,只有提升人才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夠強化信息化意識,確保部門人員和信息化相適應,將其應用到信息化建設中,保障信息化工作的順利開展。
企業信息化發展速度加快,確保企業信息化目標的同步發展。針對建筑工程自身來說,為了加快企業信息化發展,應當實現信息系統化、決策信息化、流程標準化、信息數字化。不僅要實現以上目標,還必須遵循業務發展需求,制定適宜的發展目標。
現階段,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經濟發展,都已經成為標準依據,以此提升產業勞動生產率,確保管理科學化。信息化管理具備統一化技術規范與標準,然而信息化管理無統一規范與標準。企業為了實現信息化目標,完善標準化體系。所以,部門人員必須針對信息化管理,制定統一化標準,以促進信息技術發展。
現階段,網絡信息技術涉及較多信息平臺,比如信息共享系統、實時監控系統、安全預警系統等多個平臺。注重信息技術、建筑工程管理,通過網絡信息,建設信息系統與平臺。建筑工程數量與規模的持續擴大,上述系統能夠作為工作項目管理工具。
在建設項目中,信息安全會直接影響項目管理。在信息化技術發展過程中,管理人員對于信息安全性要求非常高。項目信息化管理時,應當高度關注信息安全管理,主要涉及以下內容:信息傳輸保密問題、信息存儲與傳輸完整性,減少破壞性。
某地區水務局、國土城建建設智慧工程綜合平臺。該平臺通過科技信息技術,能夠實現分賬制管理、實名制管理、跨平臺監控、線上統計顯示功能,均應用到移動終端、電腦網頁端中,確保建筑人員可以融入到信息化建筑產業中,全面提升人員責任感、強化安全意識、自我意識與科技意識。
注重建設智慧工地系統,應用數字化工地平臺實施效果,對行業發展起到帶動作用。合理應用綜合教育系統,以此做好崗前安全教育、技能培訓等。簡化整個審核流程,提升審核效率與質量,同時制定規范化接口,優化整合現有平臺,建設友好型建筑生態。
第一,第三方接入預覽:視頻監控系統,可以接入第三方食品平臺數據。第三方平臺中,攝像頭借助攝像機端口,可以接入到網絡視頻錄像機中實現解碼,向后端傳輸解碼數據,確保存儲與管理的集中化。在視頻監控系統中,可以實現集中預覽、管控、存儲功能,實時監控施工現場視頻。
連接第三方監控平臺,涉及噪音揚塵監控預覽、塔機升降監控預覽、安全監督預覽、車輛出入預覽等。
第二,實名制管理:可以實時管理項目信息、實名制、勞務身份、通知、通報等。
第三,工資分賬制管理。工程總承包單位、施工單位,和工人工資、其他款項采用分戶管理模式。將工人工資支付賬戶,用作工資支付。工資支付資金只能包含工人工資,不能隨意挪用,也不能采用網絡銀行電子支付方式。實時管理內容涉及工資發放、銀行流水、系統設置等。
第四,跨平臺應用系統:由于建筑行業復雜,且不確定性因素多。為了實時監督施工現場,在指揮平臺內,應當設置手機應用系統,通過該應用,可以提供指揮平臺的車輛出入管理、視頻、升降機運行、起重機,人員實名制等。此外,平臺能夠查閱數據信息,具備監察功能,以此實現高效化的監督管理。此外,結合安全監督執法、手機客戶端,在客戶端上,就可開展監督執法。
第五,手機客戶端,采用通用接口連接第三方子系統,例如升降機、塔機、噪聲揚塵、車輛識別等多個子系統。
第六,制定接口規范,與第三方平臺連接。利用相關接口規范,能夠針對現有區域施工,下發系統、質安監系統,有效傳輸和對接信息。制定和形成接口規范,可以幫助政府部門管理信息資產。
第七,項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分析:建設智慧工地系統,表示區域建筑行業信息化發展進入新階段,可以帶動建筑生態環境發展。建筑工地產業的智慧化與數字化,可以處理重大危險源施工安全問題,對施工現場環境進行凈化。利用信息化改革方式,可以完善勞資關系。
智慧工地系統運行的穩定性,能夠提升信息化水平,減少行政資源、人力資源人投入。在行政審核階段,由于涉及手續非常多,并且會加劇時間成本流失。建筑安全隱患所致經濟損失,會因為勞資雙方對立所致不良影響,全面促進建筑行業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
綜上所述,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顯著。應用科學信息技術,可以確保施工質量,全面提升工程效率,以此創新施工管理,全面發揮出現代化技術作用,增加管理體系應用價值。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發展中,信息化管理將會成為建筑行業管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