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亞弘
(山東省煙臺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山東 煙臺 264010)
自從90年代以來,諸多機關單位逐漸應用了計算機技術,并且與互聯網進行接軌,到了2000年以后,計算機辦公得到了普遍應用,各單位也逐漸接受了局域網。計算機網絡建設迅速崛起,這就對檔案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對于機關單位來說,要想做好檔案管理工作,需要進行網格化建設。對自身的檔案管理系統進行升級和完善。通過計算機實現網格化管理這種管理方法,比傳統管理具有諸多優勢,既可以提升檔案管理整體水平,也能夠方便信息檢索,成本比較低,提升了信息共享。不過,由于機關事業單位在網格化建設方面起步比較晚,還需要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
1)有利于保證檔案信息安全。在機關單位中,對檔案進行管理時,主要針對紙質檔案進行管理,在溫度、濕度的影響下很容易導致檔案內容破壞,一旦檔案遭到損毀,很難恢復到原來面貌[1]。由于紙質檔案安全性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所以需要進行創新管理。通過網格化建設,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減少傳統檔案管理,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也進一步提升了檔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為檔案信息的真實性奠定了基礎。
2)有利于方便檔案查詢。在機關單位中,檔案查詢頻率比較高。為了能夠提升工作效率,需要加大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力度,這樣可以提升檔案信息的查詢效率,為工作人員也提供了諸多便利。不僅如此,通過與互聯網進行連接,各部門之間也能夠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有利于檔案利用率的提升,對相關信息資料進行查閱的過程中利用檔案管理平臺,能夠快速地獲取相關信息,并且不需要查閱紙質版檔案,操作起來也比較簡單。
3)有利于提升檔案信息傳輸速度。在傳統的檔案管理方式下,審閱權限往往集中于機關領導,而普通職工查閱檔案信息具有一定的困難,需要得到領導的同意,通過檔案管理網格化建設,檔案查詢可以不受時間的約束,借助于互聯網就能夠檢索相關信息,在發現錯誤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糾正,大大提升了檔案信息準確性、完整性。不僅如此,在檔案網格建設的推動下,不需要領導授權,就能夠完成檔案檢索,只要相關人員具有一定權限,就可以自主下載相關資料,信息傳輸速度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1)建設標準比較低。對于機關事業單位來說,檔案網絡化建設方面由于受到了歷史因素的影響,檔案網格化建設往往是采取各自為政的發展路線,有機關單位自給自足,由于受到技術、經濟的制約,在硬件設備方面往往比較落后,所制作出來的檔案系統也是不統一的。根據現今的實際現狀來看,在檔案管理系統方面的功能比較單一,建設標準也比較低,還會出現數據不完整的現象,檔案信息共享也比較差,不少檔案缺少主題,這就導致檔案建設沒有盲目,建設標準也比較低。
2)數據庫建設比較滯后。在多年努力下,不少機關單位均建設了相應的檔案數據庫,各個檔案館往往各自為政,數據庫采用自建自用的方式,有的機關單位數據庫規模比較大,而有的機關單位數據庫規模比較小,重復建設現象比較嚴重,數據管理不夠規范,整體服務質量比較差[2]。大多數的情況下,數據庫往往提供本單位使用,降低了檔案信息的利用率,整體的數據庫建設具有較強的滯后性。
3)人員素質比較低。對檔案管理進行網絡化建設中,人員仍然是關鍵的影響因素。根據現階段實際現狀來看,在檔案管理人員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培訓,他們雖然能夠精通傳統的檔案管理業務,不過,對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掌握水平還有待提升,這樣就無法利用先進的技術以及設備,降低了檔案管理水平尤其在計算機環境下,對檔案管理人員提出了較高要求。由于缺少復合型人才,從而影響了網絡化建設進程。
1)建立網絡化協調機構。在機關單位中,對于檔案進行網絡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建設網絡化協調機構,使其能夠充分發揮牽頭組織作用,既要協調行政方面的工作,也要協調技術方面的工作,使得機關單位檔案管理工作能夠實現網格化建設目標。不僅如此,也需要對建設標準進行規范,尤其要對不同階段的發展目標進行明確,既要具有長期的戰略目標,也要有短期的建設目標,確保檔案管理工作能夠得到實質性的引導。除此之外,在思想方面要統一,針對應用軟件進行積極地開發,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對數據庫進行大力建設,打破傳統系統的約束,尤其要對各自為政的局面進行有效破除,使得各個單位之間能夠發揮聯動作用,建設大型數據庫。
2)標準化建設。對于檔案管理工作來說,進行網絡化建設的前提需要明確建設標準。作為網絡化協調機構應該積極的邀請相關專家參與該項工作,共同制定可行的建設方案,選擇適合的技術以及方法,積極引進先進設備,原則以及規范方面進行統一,結合國際以及國內標準,分析行業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遵循所制定的標準進行網絡化建設,比如說,針對網絡通信,又或者是計算機硬件等等都要說明相關的建設標準,避免走彎路,這樣能夠節約成本。通過協調組織,合理地應用高質量軟件,能夠實現數據庫標準化建設目標。
3)開發館藏資源。對于檔案管理工作來說,需要針對檔案館網絡建設進行高度關注,尤其要加大數據庫建設力度,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整合。根據相關國家標準以及國際標準等等,對人力、物力以及資金進行合理分配。所構建的數據庫要具有良好的性能,不管是文件條目,又或者是全文都要清晰完整,機關單位還應該揚長避短,充分地發揮自身的優勢,將信息資源利用率最大化,打造自己特色數據庫,避免重復建設。除此之外,對于小型數據庫也要進行標準化升級和改造,不斷的擴充數據庫的容量,提升數據的傳輸效率,安排專門的人員進行維護,確保網絡檔案管理工作的服務質量。
4)培養網絡化人才。在機關單位中,對于檔案管理工作來說,為了能夠全面推進網格化建設進程,需要針對人才進行培養,既要懂技術,也要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對檔案管理人員進行培養時,需要讓他們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并且做好繼續教育工作,使其自身的知識體系能夠不斷地更新,與時俱進,從而合理地利用現代技術,提升檔案管理水平[3]。除此之外,也可以引進復合型人才,為他們安排相應的崗位,使其能夠對檔案管理人員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這樣也能夠推進檔案管理的網格化建設進程。
綜上所述,在當今社會中,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機關單位的檔案管理工作也需要與時俱進,為了能夠全面實現網絡化建設目標,機關單位需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實際現狀,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自身的實際問題,不僅要構建網格化協調機構,也需要明確建設標準,針對館藏資源需要加大開發力度,同時,做好人才培養工作,只有各項工作準備充分,才能夠與互聯網接軌,真正的實現資源共享,提升機關單位的檔案管理水平,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