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露斯
(貴港市工人文化宮,廣西 貴港 537100)
職工書屋為我國總工會提出的文化公益工程,在企業單位、工業園區等場所,建設圖書館或圖書室,以保障職工的文化權益。在職工書屋建設發展中,工會組織擔任重要角色,具備重要潛能與作用。工會組織工作者應引進人本理念,在職工書屋建設中實施人本管理,強化職工書屋的公益性與文化性。
在企事業單位運行中,圖書館是工會組織提供職工服務的新途徑,可滿足職工精神層面的需求,促進職工完善自我、提升自我[1]。為發揮圖書館的作用,需在圖書館運營管理中實施人本管理工作,工會組織是圖書館人本管理的主體,在人本管理中表現出如下潛能與作用:1)統籌作用,工會組織是職工書屋建設、圖書配送及配套服務的主體,負責圖書館各項業務活動的統籌規劃工作,可統籌職工書屋的現有資源,結合職工需求提供優質圖書館服務;2)組織作用,工會組織可依托于職工書屋,建設多樣文化活動,豐富職工的精神生活,與黨建活動協調配合,加強企業文化建設;3)優化作用,工會組織可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職工思想狀態,調整優化職工書屋的資源配置、業務活動、文化活動,切實發揮職工書屋價值[2]。
基于工會組織在圖書館人本管理中的重要潛能與作用,工會干部應明確工會組織的角色定位,結合人本理念,創新工會組織工作內容與方法,為職工提供更優質的圖書館服務。
人本管理重點在于以職工為核心,工會組織在實施圖書館人本管理時,需綜合評估職工關于圖書館資源、業務、活動的需求,提供針對性服務,發揮工會組織的統籌潛能與作用。以某企業圖書室為例,工會組織通過如下管理措施,準確定位職工的圖書館需求:
1)資源需求。工會組織自制調查問卷,了解職工對職工書屋的圖書資源需求,如感興趣的書籍報刊、提升自我需求的書籍報刊等。在職工進入職工書屋閱讀后,由圖書館人員發放調查問卷,回收后統一交給工會干部。工會干部整合問卷調查結果,明確職工在文學名著、專業技術、法律維權、職工素養等方面的圖書需求,針對性配送圖書資源,滿足職工資源需求。
2)業務需求。工會組織干部定期與職工面對面交流,了解職工的閱讀狀況,鼓勵職工向工會干部分享閱讀體驗,向職工詢問圖書館業務創新意見,選擇職工提出的代表性、可行性意見進行業務改進,使圖書館服務貼合職工業務需求。例如,某職工希望圖書館提供音樂服務,工會組織在圖書館內配置鋼琴、小提琴等樂器,供職工彈奏;配置CD與音樂書籍,供職工鑒賞、閱讀,拓展圖書館業務,為職工提供人性化服務。
3)活動需求。工會組織干部根據職工當前思想動態、生產工作成果,分析職工當前存在的觀念問題,明確圖書館文化活動方向,正確引導職工價值觀念,豐富員工文化生活,使職工書屋建設滿足職工活動需求。
為提升人本管理水平,工會組織應依托于圖書館,創新設計文化活動,提高圖書館對職工的吸引力,使職工在文化活動中強化素養,保障文化權益。以某工會組織為例,工會干部依托于單位圖書館,設計如下多樣活動:
1)文藝活動。工會干部根據職工多樣需求,設計不同主題的文藝活動,以音樂、舞蹈等形式,與職工書屋聯動,共同開展職工思政教育,凸顯職工書屋的價值。例如,以紅色文化為主題,設計“紅色音樂”征集活動,組織職工收集體現紅色主題的音樂,深化職工對紅色革命文化的認識,以革命精神感染、激勵職工;以公益為主題,設計“公益演出”活動,組織職工在街道、社區、廣場演唱公益歌曲、表演公益小品與舞蹈等,宣傳關愛老人、綠色環保等公益理念,既可提升職工凝聚力,也可為職工、社會大眾貢獻溫暖。
2)閱讀活動。工會干部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宏觀政策內容,設計誦讀活動,組織職工學習社會主義相關文章與講話,發展職工政治素養,使職工形成文化自信,以此激勵職工。同時,工會干部設置不同主題,舉辦講座與閱讀沙龍等活動,邀請主題相關行業專家擔任講師,向職工傳播正能量,組織職工分享好書,鼓勵職工多讀書。例如,在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活動中,職工分享了《中國工人》、《鏗鏘序曲-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等雜質、書籍,營造良好閱讀氛圍;在以“音樂”為主題的活動中,邀請音樂專家開展文化素養課,滿足職工音樂需求。
在新時期背景下,互聯網在職工的生活、工作中十分普及,改變了職工的閱讀習慣,基于職工的變化,工會組織應開展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打造線上職工書屋,便于職工在圖書館未開發時閱讀圖書館館藏資源,為職工提供更為便捷的閱讀服務。以某工會組織為例,其實施的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工作如下:
1)開發閱讀APP。依托于職工書屋,開發閱讀APP,購置電子書籍、報刊等資源,支持職工的數字閱讀,并在職工書屋宣傳閱讀APP,鼓勵更多職工下載閱讀APP。同時,閱讀APP具有互動功能,職工可在APP中與其他書友互動,交流閱讀感悟,提高職工閱讀質量。
2)提高職工書屋開放性。工會組織改變傳統圖書館定期開放運行模式,在企業的四樓平臺,打造“開放書吧”,將職工閱讀頻次較高的書籍轉移至“開放書吧”內,24h開放,并在“開放書吧”內配置數字閱讀一體機、沙發等基礎設施,職工與外來人員均可到“開放書吧”休息或閱讀,滿足職工的碎片化閱讀需求。
3)線上閱讀活動。工會組織依托于線上閱讀平臺,組織線上閱讀活動,如讀書分享會、誦讀比賽、贈書活動、配音活動等,調動更多職工參與閱讀及文化活動,擴大職工書屋的服務范圍,在企業內形成讀書熱潮,發揮職工書屋價值。
4)打造閱讀朋友圈。工會組織聯通線上與線下,打造閱讀朋友圈,營造濃厚閱讀氛圍。在線上,打造閱讀微信群、聯誼微信群與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為職工推送書籍推薦文章、紅色學習內容,也可發布圖書館活動預告,拉近工會干部與職工距離,更好地為職工提供閱讀服務。在線下,組織志愿者聯盟,將相同愛好的職工聚集在一起,如愛樂聯盟、跳舞團隊、合唱團等,在工會干部組織協調下,將職工書屋打造為文化陣地,供職工學習知識、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強化職工群體的凝聚力。
綜上所述,在圖書館人本管理中,工會組織具有統籌、組織、優化的潛能與作用,可實現優質圖書館建設目標。通過本文的分析,基于人本理念,工會組織應綜合評估職工的圖書館需求,創新設計圖書館文化活動,開展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滿足職工需求,實現圖書館的人本管理目標,更好地為職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