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
(江漢藝術職業學院,湖北 潛江 433100)
為了提高藝術素養,提高教學水平,給學生舞臺展示的機會,我院于2020年11月舉辦了“玩轉音樂,我的身體會唱歌”職業技能大賽。比賽在2019級、2020級46個班級中展開,學生自行創編身體打擊樂節目,共20個班進入決賽。在比賽中,學生們都較好地展現了各自的創編能力,也將自己對所學的身體打擊樂的理解表現了出來。
身體打擊樂即是把身體當作打擊樂器來演奏。它不僅可以無伴奏單獨演奏,也可以跟隨伴奏來演奏。分為四種基本形式:1)捻指:用中指、大拇指相捻發出聲響。2)擊掌:用于從指尖到掌跟,也可以用于手背、手肘。3)跺腳:可分為站姿和坐姿兩類。一般常用跺地,左右腳都可以用。4)拍腿:可用雙手拍打大腿或磨腿,也可以單手拍腿。
運用身體打擊樂來穩定節奏、節拍,讓學生了解音樂作品的節拍、節奏、速度、情緒等音樂元素,加強學生對節奏掌握能力和反應能力,帶動學生的參與度,提高課堂的活躍度,使音樂課堂更加豐富多彩。
“做中教學”,讓身體先動起來,增加身體的協調性,使用基礎節奏來進行身體打擊,進而掌握其中的技巧,首先開展固定節奏型循環游戲,當發現學生適應了身體打擊樂,并掌握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進一步加強難度,用不同的速度和拍號變換練習,增加音樂長度和節奏變化,讓學生能很快地摸清和掌握節奏節拍。待實踐積累到一定程度,可以讓學生自己運用身體打擊樂來模仿和創新,可以用卡農式交替或者無伴奏打擊,也可以分聲部創編,還可以跟著伴奏音樂進行身體打擊樂即興創編。
音樂教育是人的教育,把身體打擊樂引入學校音樂教學,可以將其作為培養品性、激活創造力以及加強學生各項身心力量的基本手段。對于當下大多數高職院校學前教育音樂領域的學生來說,很多以前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學習,因此缺乏對音樂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不能熟練運用到所學的音樂課程中。因此教師需要從基礎知識著手教學,在聲樂、鋼琴、視唱練耳、兒歌彈唱課程中,節奏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作品的節奏是教師應當重點考慮的問題,而身體打擊樂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入門教學手段。
通過技能大賽,我們認識到身體打擊樂是值得在音樂領域教學中推廣的。它不僅可以豐富音樂課堂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能自主創新和即興創作,還能提高學生們在集體表演時的合作能力。
1)身體打擊樂可以運用到基本樂理、簡易和聲基礎、視唱練耳等課程中,運用身體打擊樂來穩定節奏、節拍,讓學生了解音樂作品的節拍、節奏、速度、情緒等音樂元素,加強學生對節奏掌握能力和反應能力,帶動學生的參與度,提高課堂的活躍度,使音樂課堂更加豐富多彩。2)將身體打擊樂運用到聲樂、鋼琴、器樂等課程中,能將身體協調性訓練與音樂技能技巧有機滲透并相互作用,還能快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會學生用更直觀更快速的方式掌握音樂。3)身體打擊樂在幼兒游戲中,能夠幫助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快速建立幼兒教師角色、快速建立職業感,能指導如何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怎樣掌控課堂場面等。
1)身體打擊樂對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領域教學的作用。通過擊掌、跺腳、捻指、拍腿等基本形式發出的不同聲音,使學生清晰地區分強弱,感知音樂韻律,從而培養學生的節奏感、聽辨能力,同時讓學生直接體驗音樂的節拍、節奏,較好地掌握高難度節奏的技巧。運用手腳的協調練習,把復雜的節奏簡潔化,更易于掌握。在幼兒活動設計課程中,音樂舞蹈體育密不可分,而身體打擊樂的教學滲透有利于幼兒身體發育,手腳協調運動、聽覺視覺發育在游戲中不知不覺中得到系統訓練。2)身體打擊樂對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領域教學的意義。學前教育培養有較好音樂素養和教學能力的專門人才,系統掌握幼兒教育的基礎理論和方法,包含基礎樂理、視唱練耳、和聲基礎、中外音樂史與音樂鑒賞、合唱指揮、舞臺表演等。身體打擊樂作為一種新型的表演形式,不僅可以加強節奏上的訓練,更能鍛煉團隊合作的能力,增加課堂的豐富實效性和增加學生之間的默契,還能夠設計幼兒音樂游戲,使用音樂幫助其他學科展開教學。
在當前的音樂領域課程教學中,對于身體打擊樂的運用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1)對身體打擊樂知識的學習不深入。只了解基礎的知識點,缺乏對身體打擊樂知識的全面掌握。在此次大賽中,有的身體打擊樂的節奏型太過于簡單,有的沒有合理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進行編排,表演的像跳舞蹈一樣,有的聲勢動作沒有和音樂配合一致等問題。身體打擊樂是通過身體來打擊節奏,我們可以使節奏加以變化,讓作品更加豐富,但是必須與音樂要配合一致,也可以加上不同的節奏型和肢體動作上的編排難度,通過創意設計,使整個音樂作品的效果添彩,還可以加上隊形的變化、節奏聲部的變化來使整個音樂作品得到質的升華。2)對學生的引導能力不足。對如何充分運用身體打擊樂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理解程度都較為薄弱,值得教師去深度研究和思考。我們不僅讓學生學,教師也應該自主學,不斷發掘和創新,將所學的傳授給學生,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學生的探索性和創造性。3)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實踐能力不夠。很多教師往往不能運用身體打擊樂來確立節奏訓練的方法,認為只要把所要求的教學任務教了就可以了,忽略了學生的掌握程度、課堂實踐和課后擴展能力,更忽視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積極性,從而教學效果一般化。身體打擊樂作為一種新型的表演形式,不僅可以加強節奏上的訓練,更能鍛煉團隊合作的能力,增加課堂的豐富實效性和增加學生之間的默契。我們可以利用它進行教學,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節奏的掌握及創編能力,使課堂教學更有成效。
身體打擊樂與學前教育音樂領域教學的有機結合,能提高教育教學的水平,能提高學生對節奏節拍的掌握程度,還能很好的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創編能力、創新能力和協作能力,我們可以利用身體打擊樂來豐富課堂教學模式,在音樂中得到愉悅的心情和滿足感。從自身體驗中吸取經驗,推陳出新,不斷摸索及探究,提升教師音樂教學能力,讓身體打擊樂更好地服務于學前教育音樂領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