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興
(莞市長安鎮長安圖書館,廣東 東莞 523900)
1)工作效率的提升。在互聯網發展歷程中,圖書管理工作從傳統的閱讀方式面向信息化方向加速轉變。信息化的發展為傳統圖書工作帶來了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從圖書展示的方式,紙質圖書較為厚重,難以實現集中的搬運和輸送,借助新媒體推廣模式,人們能夠在電子化閱讀中感受到便捷的“知識搬運”,體會到愉悅的閱讀感受;第二,從圖書存儲的方式上看,紙質圖書的存儲受到外在環境的干擾,不利于長時間保存。而通過新媒體信息技術拓展圖書文檔,不僅僅能夠減輕檔案數據的收集、歸檔和存儲難度,同時也能夠延伸為視頻、音頻、文檔等多元化的類型,有效減輕檔案收集的工作難度,為檔案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基礎。
2)推廣模式的創新。在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下,短視頻、咨詢平臺都成為圖書館開展宣傳推廣工作的有效載體。首先,在對館藏圖書的宣傳效率上,頻繁出現在讀者視野里的圖書能夠引發大家的共鳴,提高點擊量,讓圖書宣傳工作借助“流量”,實現量的積累。其次,在圖書的借閱類型上,通過書籍的自動化信息管理,能夠增強圖書館的服務質量。構建完善的圖書館數字信息管理系統,繼而為讀者提供更加高效地服務。
3)借閱數據的清晰。圖書館宣傳推廣工作的基礎是精準的借閱率,因此圖書館需要定時、定期對各個分類、各個專業的圖書節約率進行分析比對,同時根據讀者借閱時間的長、書籍的類型來建立一個智能化的圖書借閱數字模型。通過精準的數字算法,使圖書館的借閱服務更加穩定,進一步提高圖書借閱的發展質量。從而增進對圖書館里的系統優化,加強對圖書館的多樣服務。
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使人們的閱讀思潮加速轉變,快節奏的生活讓很多人無暇去瀏覽圖書,同時對于圖書館的關注度也在逐漸降低。盡管新媒體延伸出了多種閱讀路徑,但是立足圖書館的發展角度,在其宣傳推廣的工作中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欠缺對新媒體環境的了解。當前,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和旅游部門,隸屬于事業單位的發展范疇。受地區財政、城市建設、地區經濟水平等方面的影響,圖書館缺乏對新媒體環境的深入了解。在工作中仍然受傳統管理思想的束縛,大多只是立足傳統媒介,實現對圖書館信息的傳播和發展。而隨著時代的變化,傳統媒介的社會影響大幅度降低,圖書館再按照傳統的方式傳播信息,難以發揮真正的作用,很容易出現技術上的操作失誤,給圖書館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2)圖書推廣模式創新不足。在我國,圖書館的發展經歷著幾大歷史階段,從封閉式到開放式、從被動接受服務到主動接受推廣,圖書館的服務經歷著文獻服務、信息服務、閱讀推廣的發展傳遞。當前,一些圖書館尤其是縣區圖書館,仍然沿用傳統的借閱方式,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的推廣服務難以擴大圖書閱讀服務的覆蓋率,導致宣傳推廣工作面臨困境。加之部分館區缺乏對圖書推廣模式的創新,導致圖書管理服務難以實現個性化發展。
3)缺乏圖書宣傳隊伍建設。相比于傳統的圖書管理模式,現代圖書館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員熟知計算機等相關軟件,在圖書借閱、存檔、查詢等工作細節上,借助數字化信息智能平臺來處理。但是部分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老齡化明顯,人才隊伍建設和儲備嚴重不足,無法吸引專業的高等圖書工作人才,從多個角度影響了圖書館宣傳工作的加速推廣。
在新時代的技術引導下,為了讓青年一代在爆炸的信息流中保持方向,圖書館工作人員應該結合社會發展趨勢,立足新媒體的發展視閾,開展一系列的傳統文化閱讀活動。尤其是要從多個層面,加強對民族文化精髓的了解,提高對圖書資源的有效整合,推進圖書推廣的多樣化發展,從多個角度增強圖書管理工作地開展水平。
1)借助社會媒體進行推廣。數字技術的加速整合為圖書館宣傳推廣開辟了新的路徑,因此圖書館工作者應該結合新媒體發展技術,利用多種電子產品優化閱讀服務,加強書籍資源整合,改變之前人們的閱讀習慣和能力體驗,對社會媒體的推廣模式進行深入地思考。第一,利用智能手機,借助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時下熱門的傳播工具,發布圖書館的相關工作訊息。通過這些深受歡迎的社會媒體,對圖書資源進行全面推廣,為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服務。第二,利用戶外大屏、裸眼3D宣傳光幕等傳播手段,將圖書閱讀變得標語化、符號化,借助高水平的閱讀推廣,更好地滿足閱讀所提出的個性化服務需求。第三,通過“公益+商業”的閱讀傳播方式,以組織式宣傳達到資源推薦和價值引流,通過一些游戲活動吸引網友的關注,繼而吸引讀者更好的參與到閱讀服務之中。
2)借助文化活動進行推廣。圖書館宣傳推廣工作要明確發展目標,尤其是要結合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宣傳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讓更多的讀者能夠了解到自身民族文化的精髓。促使當代讀者能夠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在追本溯源中探尋書本知識,提升文化素養。首先,圖書館可以開一系列的閱讀文化活動,利用“古詩詞吟唱”“朗讀大會”等圖書推廣活動,讓圖書館對于傳統文化的推廣在日常生活中占據一席之地。要立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在群眾情懷中塑造圖書館的美好形象,通過傳統經典書目編寫和經典閱讀輔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對內容和時間的緊密相連。其次,圖書館要通過組織專家教授下基層的方式,帶領讀者重溫經典書目,融合傳統文化節日,建立一個開放的文化交流平臺。根據不同的書籍類型,將音樂、美術、哲學、科技等相關知識納入閱讀宣傳推廣中來,進一步縮短古詩詞的閱讀距離,讓圖書融入讀者的日常生活。
3)組建專業的圖書服務隊伍。要想提高圖書館宣傳推廣的發展成效,就必須建立一支專業、創新、全面的圖書服務人員隊伍。要吸引優質的青年專業圖書人才進入基層圖書館,通過一系列的職業培訓,以科學的思想引導實踐工作,幫助管理人員正確認識新媒體環境下圖書推廣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加強管理人員對于線上、線下圖書閱讀網站的相關建設,提高數字圖書的下載量、實體圖書的查閱量,以“人性化”的服務模式,提升圖書的宣傳推廣力度。進一步打破圖書借閱的發展困境,實現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另一方面,圖書館人員應該對新媒體有更加深入地審視,要將“+互聯網”向“互聯網+”加速轉變,通過定期的軟件維護和更新,提升檔案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健全圖書管理團隊建設,以健全的管理體系實現對圖書管理的優質增效。
綜上所述,數字時代的到來給人們的閱讀習慣和思維模式造成了多種影響,電子閱讀、泛閱讀模式的興起使人們改變了之前的閱讀習慣,轉而采取更加便捷的方式進行。對于圖書館來說,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圖書館應當保持與時俱進、不斷發展,要根據人們的閱讀習慣,更好地發揮新媒體視閾下圖書館宣傳推廣的發展優勢,繼而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展現出更高水平的閱讀推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