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樂迎
(贛南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江西 贛州 341000)
線上教學對任課老師進行嚴格要求,充分準備利用信息化設備進行線上教學,如何利用智能手機進行線上教學,利用智能手機開展線上教學的利弊等,都是學校和任課教師面臨的巨大挑戰。
智能手機,現在像個電腦一樣,具有獨立的操作系統,獨立的運行空間,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軟件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絡來實現無線網絡接入的手機類型的總稱。目前智能手機的發展趨勢是充分加入了人工智能、5G等多項專利技術,使智能手機成為用途最為廣泛的專利產品。
隨著智能手機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大學生人手一部手機,既輕便攜帶,又方便使用,QQ、微信、微博等已成為大家交流的主要方式。
這些軟件都可以用于教學,方便在互聯網上獲取信息及知識,這種移動型學習方式逐漸成為學生中流行的新型學習方式。在互聯網環境下,手機不僅是大學課堂師生的有力工具,更是課外展現和交流的拓展平臺。基于智能手機的新媒體時代,知識的傳播具有實時性、互動性和鮮活性。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借助智能手機增加了互動,同時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師生感情。
移動學習(Mobile Learning)是利用無線移動通信網絡技術以及無線移動通信設備獲取教育信息、教育資源和教育服務的一種新型學習形式。其目標是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方式的教學活動。移動學習被認為是一種未來的學習模式,或者說是未來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種學習模式。
2013年12月4日國家工信部正式向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發放4G牌照,三家均獲得TD-LTE牌照。這是以無線通訊、互聯網和多媒體結合的新一代通訊技術繼2009年頒發3G牌照以后的又一次提升。以3G和4G為代表的新技術必然對人類溝通方式產生新的變革,這個在人類歷史上經過多次證明。
國外對移動學習的研究始于1994年卡內基梅隆大學開展的研究。此后,歐美國家在移動學習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中小學,并側重關注利用新型移動設備幫助改善教師的教和促進學生的學。國內典型研究有北京大學現代教育中心教育實驗室承擔的教育部高教司試點項目——“移動學習理論與實踐”、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承擔的“手持式網絡學習系統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等。目前采用移動學習方案的國內機構并不多,相比歐美國家等算是少數,不過因為中國的手機在線人數在世界上占絕對優勢,所以中國的移動學習應用較大。
學生們在網絡教學中發現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途徑越來越便利,也激發了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們也通過網絡輔助系統,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反饋,從而營造出有利的教學環境。
現在線上教學已成為一種時尚、潮流、前進、創新的一種上課方式,很多學校實行網上教學、網上考試,特別是一些興趣班,也進行網上授課,并且很多家長及學生很喜歡線上上課這種方式,大家之所以喜歡這種授課方式,最大的優點是使學習借助于網絡和先進的通訊設備,學習者的學習不會受到時間、地點等各種因素的制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借助于智能手機進行學習,上課等,這種學習方式具有非常強的隨意性、自由性、不會讓學習者有很大的約束感,壓力感!并且還會有快樂感、愉悅感、舒適感的學習價值觀,讓學者們輕輕松松就能學到知識,以移動設備為載體,學習地點不受限制,學習方式相對靈活,更加體現學習者的主動性、彼此的互動性和學習內容與交互的實時性。這學習形式具有很強的隨意性與非正式性,它的基礎是移動技術和移動設備。教師們也通過網絡輔助系統,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反饋,從而營造出有利的教學環境。因此,網絡輔助教學系統很好服務于教學,服務于教育,服務于社會[1]。
智能手機基于線上教學可以通過社會性軟件進行交流、互動。社會軟件是指像QQ、微博、微信等能夠安裝到智能手機中的第三方軟件,這些軟件可應用于教學中,為學習搭建了交流協作的平臺,這些平臺很方便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同時也方便學生和學生之間以及家長和老師,家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還培養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感情;同時像騰訊視頻、學堂在線、愛課程等MOOC軟件也上市供學習者使用。
智能手機還是學生查閱資料,設計問卷等的工具,可以利用“問卷星”等網絡投票平臺開展問卷調查,撰寫調查報告;學生可以用智能手機看3Dbody;學生可以用智能手機查閱與專業相關的文章及相關的專業資料;可以查閱與專業相關的動漫;學生可以用智能手機拍攝主題情景劇等。這些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律性,開拓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傳統課堂教學是大教室上課,一般都是階梯教室兩百多學生上課,多媒體課件演示減少了師生互動的可能,降低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由于學生比較多,老師教學任務比較重,課上達不到與每位同學都互動,導致上課氣氛就沒那么活躍。相對而言,線上智能手機上課很受學生們的歡迎,智能手機的內容更豐富、更有趣、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線上上課可以布置一些作業,可以依據學生的學習時間、參與度、作業完成情況作為平時分的考核;可以出一些主觀題,分組進行討論,然后進行匯報討論情況;線上教學課堂上還可以提問、搶答、投票等都可以作為平時分的參考;期末考試,依據 卷面成績。這幾種情況分別計分,按比例計算出學生最終的總評成績,相比傳統教學考核更公開、透明和公平。
當然,線上基于智能手機教學對一些不自律的學生來說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老師和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生用手機上課學習,不能面對面的鼓勵和監督,智能靠學生的自律性,自主性進行學習,有些學生容易受周圍環境等各種影響而分散注意力,從而導致成績不 理想。
線上基于智能手機教學在現實中會面臨諸多阻力,但是利用碎片時間使用智能手機進行移動學習終將成為勢不可擋的學習方式。現在是一個智能的社會,智能手機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要理性的認識線上基于智能手機進行移動教學的發展,要認清時代的發展,要跟上新時代的步伐,要積極探索智能手機在教學中的應用。
線上基于智能手機移動學習中,課程資源是基礎,老師是引導者,師生互動是靈魂,測試題目是助推力,學生的自律性也很重要,興趣是動力,還有就是課堂紀律,一定要嚴格要求簽到,中間隨機連麥等多種形式加強學生考勤,點名,連線麥提問等方式加強課堂紀律管理,這樣一節好的線上基于智能手機移動學習的課堂就很完美,既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成績,提高教學質量,我們還要不斷鉆研,不斷學習,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