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震
(永康市林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浙江 永康 321300)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林業資源規劃技術不斷提高,居民物質生活水平也得到顯著提升,社會居住環境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林業資源的運用不僅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重要作用,還能不斷推動環境生態保護事業快速發展。通過對林業規劃設計的調查能夠更有效的深入了解林業資源的相關信息。從而更好的促進林業資源管理的合理性、科學性的發展。
1)有利于提高當地生產力發展水平。在我國,林業的發展符合綠色發展觀念,是我國第二產業的重要支柱,林木業具有極大發展潛力,始終備受期待。林業調查工作的開展可為當地林業資源制定符合自身情況的發展規劃,以實現在保護的基礎上加以利用??赏ㄟ^出售相關林木產品拉動經濟增長,也可利用林業開展旅游活動,不僅可增強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也可顯著提高林業利用率,在保護林業資源的同時增加就業崗位,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2)有利于保護林業資源。在國家大力推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后,各省市政府及地方林業局開始執行“退耕還林還草”工作,促使林業生產模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林業資源對人們的生活及生存環境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尤其是決定著地球生態環境的維持效果,林業資源同時有著防洪抗澇、防風固沙等功能。開展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能夠實現對林業資源的整合目的,幫助分析目前林業種植區域存在的不足之處及現有優勢,對林業部門進行指導,有利于保護林業資源,充分發揮林業資源功能,指導開展林業生產建設活動。
1)經濟首位思想嚴重,林業管理工作不到位。如今我國還沒有充分統一管理規劃林業。長久以來,受過分重視經濟的經濟發展政策的影響,不少地區都以破壞當地林業資源為代價發展經濟,產生了亂砍濫伐、毀林造田等一系列破壞生態的現象,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對林業資源發展的破壞幾乎是毀滅性的。目前,還存在一味追求經濟快速發展而破壞自然環境,不加節制地開發利用造成眾多林地荒蕪的局面,對造林難度較大的地區,造成的損失難以估量。所以,缺失可持續發展意識,林業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已嚴重影響到自然環境的自我修復和有序發展,也是阻礙我國林業調查規劃工作開展的一個主要 原因。
2)政策法規不明確,檔案管理混亂。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需要建立在基礎政策的引導和約束下展開,但是結合當前的大部分法規政策內容來講,雖然符合整體區域發展的相關需求,但是,與實際的工作落實內容相比,依舊存在著部分矛盾。例如在思茅區的林業調查規劃工作中,針對林權類不動產登記缺乏詳盡的業務操作規范、辦理流程以及辦證指南;現行的大部分政策僅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登記類型進行了描述,但缺乏對林權登記的適用、申請主體、申請材料、審核要點的進一步明確;另外,早先的林權檔案管理混亂,導致無法查詢權利人是否存在重證現象,也無法明確同一宗地上不同時期林權證的合法有效性。
1)建立健全規劃設計制度體系。制度體系的健全,不僅要涉及基礎制度的內容,也要結合實際的林區不動產登記現狀進行優化,例如在林權不動產登記工作中,由于既有操作手冊以及相關依據的缺失,導致了工作無法落實,那么便需要向省廳建議,盡快出臺林權登記的操作手冊、辦證指南、辦理流程等。并依此辦理各類林權登記業務。
2)引進新技術提高工作專業水平。在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中,基于其復雜的工作性質,在具體工作中,先進的技術支撐必不可少,如果僅依靠傳統的人工操作調查規劃設計工作,通常會存在很多限制和很大的誤差,這些都會影響最終的完成情況。傳統人工操作和單純的計算機操作,也已經不能適應更繁瑣復雜的工作需求,工作完成效率也比較低,這都迫使在工作中必須引進先進技術,還要為技術引進后建設好可靠的實施平臺。在精準分析工作中,GPS、GIS、RS等技術都非常值得引進,以此來加強信息平臺建設,并提高軟硬件的支撐力度。除此之外,還應加強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力度,并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以實現更多的人員對新技術的有效掌握和實施水平的提高。
3)提升技術員的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提升技術員的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提升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質量。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技術員的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方案質量有很大的影響。由于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項目所涉及的工作內容比較多、比較雜,因此這份工作相當辛苦,同時技術員的薪資待遇比較低,導致多數碩博、本科畢業生選擇放棄這份工作時長與工資待遇成反比例的工作。因為技術員的流動性比較大,所以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質量。當地林業局及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想要成功挽留住高精尖人才,需要提升技術員的薪資待遇;需要定期開展專項培訓;需要翻新工作、住宿環境,盡可能滿足技術員的實際需求,確保技術員可以心無雜念地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大幅度提升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質量。
4)加強管理工作的完善力度。目前,在我國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仍需不斷加強,想要更好地提升這方面的工作質量,在具體改進中還需加強管理制度的完善力度。首先,要合理利用林業資源,在管理工作中提前做好合理規劃設計,在具體的規劃設計中,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有效落實規劃方案,也要根據相關制度標準規范展開,還要全面了解當地的林業資源。其次,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要提高對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支持力度,以有效落實工作,特別是在調查工作開展中,因所處的特殊環境,要提升對基礎測量工作的支撐力度,并為當地提供現代化的規劃設計理念。
總而言之,人與自然的長遠和諧發展是促進人類進步的前提條件,尤其是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質量來說,生態環境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生態環境,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國的相關部門已經付出了諸多努力,最為常見的就是開展林業培育工作與養護工作,以此實現對空氣的凈化作用。同時有利于減少水土流失現象出現的可能性,幫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實現生態平衡與生物多樣性建設,進而達到改善我國生態環境的目的。不僅如此,還應當重視人工造林及人工更新林地的生產建設過程,增加我國林業資源及林地面積,擴大植被覆蓋率,為促進生態環境的建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