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燕
(云南省煙草公司昆明市公司富民分公司,云南 昆明 650400)
1)選地冬耕。在煙草進行種植的過程中,選地冬耕屬于較為關鍵的技術細節之一。通常情況下,煙草需要在春天進行種植。因此為了達到良好的種植效果,應當在冬天開始選擇目標區域,并制定基礎方案,完成深耕活動。深耕的基礎深度遇到達到40cm,避免出現翻耕不足的問題[1]。同時,40cm深度能夠大幅降低土壤病菌的存活率,實現控制煙草質量的目標。此外,科學冬耕可以提高土壤內部的空氣含量水平,使煙草能夠獲得足夠的養分,避免出現干枯、萎縮等問題,具有重要的技術實施意義。
2)起壟和施肥。在完成冬耕階段后,應當在目標區域進行后續的起壟與施肥。實踐階段應當首先確保土壤的平整程度符合標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應當盡可能降低土壤內部大體積結塊的含量,使土壤能夠有效吸收空氣與水分,達到種植所需濕度。在完成地面處理后,需要進行地塊起壟。常規情況下,起壟需要在降雨天氣或空氣濕度較高的條件下進行,并結合移栽處理時間段進行方案制定。在開始移栽15天前,應當完成起壟并確保深度符合標準。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在起壟階段進行施肥,進一步提高土壤營養成分含量,達到理想的種植準備目標。
3)移栽時間與方法。在開始煙草移栽前,需要充分調查環境的溫度情況與濕度情況,確保兩者符合種植標準。通常情況下,煙草屬于喜愛溫暖環境的植物類型,因此應當確保地面溫度處于10攝氏度以上,再開始進行種植操作。若環境氣溫大于18攝氏度并保持穩定,即可確保煙草的正常生長。由于煙草對水量需求較大,因此應當在月平均降雨量超過100mm的條件下進行種植,并選擇科學的移栽時間,降低出現不良問題的概率。煙草種植距離屬于較為關鍵的處理內容,為了達到良好的成長效果,應當確保煙草種植距離處于目標密度范圍內。若土壤條件較為良好,整體肥力合格,便可以在667㎡內種植約1000株左右[2]。若土壤條件一般,肥力正常,則可以在667㎡內種植1300株。當土壤條件較差,整體肥力不足時,應當進一步增加種植數量,667㎡需要保持在1600株左右,確保產量能夠符合標準。種植方式應當選擇單行高廂的處理技術,使壟寬控制在60~67cm內,株間距離50~60cm,溝寬達到33cm。完成移栽操作后,還需要進行土壤封閉與澆水操作,并觀察煙草的生長狀態,確保其處于正常情況,避免出現意外問題。
1)煙苗管理。在煙草進行田間管理的過程中,應當重視針對煙苗的管控。這一環節的影響較為復雜,整體工作難度高,與煙草的成活概率與生長效果存在密切聯系。為了達到良好的管控效果,應當在完成移栽操作后7天左右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煙草幼苗是否處于正常生長狀態。如果發現死苗或缺苗的情況,應當及時進行補充種植,確保煙草的土壤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為了提高基礎產量,還應當對生長效果不佳的煙草苗進行定根水澆灌,并結合“偏心肥”等措施,提高煙草的成長效果,為后續的進一步處理打下堅實基礎。
2)中耕培土。為了達到良好的種植目標,還應當重視煙草的中耕培土管控。這一流程需要進行定期揭膜,使煙草能夠快速吸收營養,達到開片的目標。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煙草種植的基礎品質,降低出現質量問題的概率。常規情況下,煙草的種植生根能力較為優秀,能夠不斷產生不定根。因此,合理應用培土措施可以加大營養吸收的范圍,使土壤滲透性能夠得到有效增強,避免病蟲害對煙草造成負面影響。為了確保煙草的生長效果,還需要在各個生育期階段進行2~3次中耕。首次中耕應當在完成移栽后10天內處理,這一環節需要進行淺鋤,并避免翻土,防止發生不良現象。第二次應當在完成移植后的20天內進行,此次環節可以進行揭膜操作,并適當開展加深處理,通過這種方式解決雜草問題。最后一次需要在30天左右進行,并配合培土施肥的操作,使煙草能夠與細土實現良好的融合效果,降低病害產生的概率,實現良好的處理目標。
3)封頂合理留葉。在煙草種植階段,如果出現生長高度過高的問題,便有可能導致煙草質量下降,不利于后續的進一步處理。因此,需要在煙草田間管理階段應用封頂方法,確保能夠有效留葉。在實施過程中,應當判斷煙草的生長狀態,并根據成長趨勢與營養吸收情況進行封頂,確保其養分能夠與煙草相互結合,提高整體種植質量,為后續的進一步售賣打下堅實基礎。
4)水分管理。在煙草種植的過程中,水分管理屬于較為關鍵的部分。煙草對溫度的要求較高,同時也需要大量水分進行灌溉。如果水分不足,便會導致煙草種植效果不佳,削弱經濟價值。因此,應當在煙草種植的中期進行水分補充,確保其能夠吸收足夠的水源。常規情況下,煙草種植前期與后期對水分的需求較低,因此可以在中期根據其狀態,選擇合適的補水方法,提高其成長速率。前期主要代指移栽階段,該環節內僅需補充標準水量的10%即可達到良好的生長效果。種植中期主要代指現蕾階段,這一過程中應當加入標準水量的60%,確保其正常成長。后期主要代指現蕾的結束環節,此階段需要標準水量30%便能夠達到最佳種植效果[3]。在水分管理流程中,如果發現煙草出現萎縮的問題,則應當及時采取有效的補水措施,避免其受到負面影響。通常情況下,補水過程應當在溫度較低的時間段開展,如傍晚左右。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控制煙草種植的水分需求,有利于降低出現不良問題的概率。為了達到良好的種植質量,應當重視水分管理工作,提高澆灌的科學性,提高經濟效益。
5)防止早花、底烘。在煙草種植階段,應當重視早花的問題管理。常規情況下,煙草現蕾開花具有一定程度的規律,如果早于對應時間,便屬于早花問題。如果出現早花問題,便會導致煙草的質量下降,甚至引起減產問題,不利于經濟效益的提升。導致早花問題的主要因素包括溫度過低、干旱、缺乏營養等,因此需要采用對應方式進行處理,避免出現早花現象。除早花外,底烘也會對煙草質量造成影響,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環境條件較差,引起煙草內部代謝出現問題,進而導致下冊葉片生長不到位。對此,應當盡可能管控種植的密度情況,確保其能夠底烘問題能夠得到解決,達到理想的田間管理 目標。
6)優化煙葉結構。為了達到最佳種植效果,應當采取有效的田間管理措施,針對煙草的結構進行管控。這一過程能夠有效提高基礎生產質量,降低煙葉出現不良問題的概率,實現良好的處理目標。為了實現結構管控效果,應當及時發現不適用等級煙葉,并采取清除操作,按照優化要求打掉對應葉片,避免其產生下低等腳葉與毀形頂葉。通過這種方式,提高煙葉結構的科學性,達到理想的種植目標。
綜上所述,在煙草種植的過程中,應當重視相關技術與田間管理細節,盡可能提高種植的效果,降低出現問題的概率,實現良好的制作與售賣處理目標,為以后的市場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