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華
(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系,江西 贛州 341000)
閱讀歷來是英語教學的重頭戲。進入高中階段,英語閱讀愈顯得重要,它不僅是學生獲得信息的主要手段和渠道,也是擴大詞匯量、習得和鞏固語言知識、語法知識以及進行語言輸出的前提條件和基礎。盡管現行的高中英語教材選材廣泛、內容豐富、主題多樣、時代性強,但如果僅僅依靠課本等教材資源來進行閱讀教學,依然很難滿足學生對英語閱讀的需求。因此,需要拓展閱讀教學的資源和方式。正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指出的“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從數量和質量、內容和形式以及渠道等方面來思考拓寬英語閱讀資源則是一個不容易解決的問題。很多時候,很多老師存在一個誤區-就是多選取閱讀材料讓學生多閱讀,結果出現重復閱讀、效率不高的現象。實際上,拓展閱讀資源,不能僅從數量上來考慮,更重要的是要從質量上,即從閱讀文本背景文化、題材、文體、語言特色等方面來考量。互文性理論是在西方結構主義和后結構主義思潮中產生的一種文本理論。這一理論的倡導者們認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轉化,各文本相互參照,形成一個潛力無限、開放的動態網絡。它強調不同文本之間存在著程度不等的聯系。其后,隨著不斷的發展和豐富,該理論被廣泛應用于文學文本解讀、文化批評、言語實踐之中。新版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不論是從主題立意、篇章結構還是語言特色等角度來看,入選其中的閱讀文本都是同類中的典范,但是從教學的實際來看,僅靠教材中的閱讀文本很難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和今后發展的所需。因此,擴大和豐富閱讀文本資源,開展拓展閱讀教學勢在必行。互文性理論的產生和發展以及現代信息、科技的發展為高中英語閱讀文本資源的拓展和選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條件。
新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教材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際交往等角度來構建單元主題以及語篇篇章的,內容涵蓋自然、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體裁涉及記敘、說明、議論以及應用等,這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實際緊密相關。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以教材中語篇文本為基礎,運用互文性理論,借助現代網絡等信息技術,構建語篇互文。為此,本文基于互文性理論,嘗試從三個維度來探討高中英語拓展閱讀資源的選取,構建高中英語教材語篇閱讀文本與其他文本的語篇互文途徑。
1)背景互文。任何語篇都有其產生和存在的背景。入選高中英語教材中的語篇閱讀文本都體現和反映一定的背景知識,比如時代、文化背景等。這是語篇的重要組成部分。就高中英語語篇閱讀材料來說,其中的文化背景知識涵蓋該語篇所涉及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行為規范、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等”(教育部,2012:23)。不過,有些是顯性的,在語篇文本中容易發現,但有些則是隱含于其中,需要挖掘和精細解讀,才能領會和習得。背景互文就是以教材中的語篇閱讀文本的文化背景知識為依據和參照,進而選取與之相關聯的其他閱讀文本,并進行拓展教學。比如:人教版《英語》必修 4 Unit 4閱讀文本“Communication: No Problem?”,該語篇文本圍繞在首都國際機場迎接國際交換生為場景,講述了來自幾個不同國家的學生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在初次見面時因互相問候的方式不同而造成的一些誤會和誤解。其中所體現出的文化背景知識是各國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與交往方式等存在差異,甚至是沖突。為深化學生對這一問題和現象的認知和理解,避免今后交往中尷尬的出現,我們可以查閱資料、收集一些諸如英美國家人際交往的禮儀等方面的材料,作為該單元語篇教學的補充,迎刃而解由身勢語造成的問題,增進學生的文化知識認知,拓展他們的文化視野,達到“Communication: No Problem!”的效果。
2)主題互文。新版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是以單元為構架的,以主題為引領,以話題為中心來組織語篇的。內容涉及自然、社會、人際交往等方面,其主題意義很突出,真實性強,很貼近時代和展示中外優秀文化經典。同時,把所要學習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等課程內容要素寓于具體的語境中。這些使得教材中的語篇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大大提高。主題互文就是以教材中的單元話題主題為參照,通過收集、查閱、借鑒同類話題的語篇閱讀文本來拓展閱讀資源,實現加深學生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和深刻認識,拓展知識視野、培養多元化思維。對此,題材互文首先是需要教師諳熟教材單元話題中所隱含或體現的主題意義,然后進行以話題意義為中心進行與之相關聯的閱讀語篇文本的選擇和拓展教學。比如,必修一 unit 4 “Earthquakes”,其主題意義是通過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識來達到如何自救與他救,使學生對自然災難有正確的認識并能用積極的態度來對待。在教學完該單元后,我們可以就此話題進行延伸和拓展,比如收集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英文報道、國外地震以及海嘯的英文語篇資料等。再如在教學完 unit 4 “Working the land”后,我們收集2020年先進人物事跡的資料,使學生充分感受人物品質、臨危不懼的英雄氣概和科學、奉獻精神。這樣,通過文字介紹和圖表、照片、音視頻內容等有圖有真相的材料呈現,作為語篇閱讀文本的拓展資源,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單元主題語境和意義的認知和理解,也起到感化教育的作用。
3)體裁互文。體裁是指一切藝術作品(及文學作品)的種類和樣式。文章體裁意指文章的屬性,即是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等等。新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中閱讀文本體裁多樣,涵蓋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等。比如:記敘文(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等)、說明文(How life begin on the earth等)。對于不同體裁的閱讀文本,我們都要引導學生去重視、去分析不同體裁閱讀文本的特征以及指導學生運用不同的閱讀策略進行閱讀。同時,為進一步拓展閱讀,我們可以以體裁為維度進行互文,幫助學生熟悉同一體裁語篇的結構和內容邏輯,繼而遷移應用到同類體裁的其他語篇學習中。比如:閱讀文本First Aid For Burns,其體裁是說明文,它通過“Causes、Types、Characterics 以及First aids treatment”等結構安排,并用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等說明方法來對燒傷的起因,種類,特點及處理過程做了詳細簡明的介紹。為此,我們在教學完該語篇后,可以選擇類似體裁的拓展閱讀文本,進一步讓學生了解說明文,比如說明文的語篇特征、內容邏輯結構,尤其是說明方法的運用以及常用的邏輯關聯詞、句子結構及特點等。
總之,在高中英語拓展閱讀資源的選取中,運用互文性理論,從背景文化、主題意義、文本體裁等維度來構建高中英語教材語篇閱讀文本與其他文本的語篇互文聯系,能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閱讀的深度和廣度,促進思維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