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天馳
(遼寧工程職業學院,遼寧 鐵嶺 112008)
計算機和教學的融合目前已然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高職作為我國教育中的重要組成,在進行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過程當中也逐漸引進了各種先進的技術和教育理念,致力于為學生構建一個高效且愉快的學習環境。但這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很多高職院校在信息化教學的發展中并不合理,尤其是資源方面相對獨立,缺乏相應的反饋機制。而在云平臺的出現和利用中,這為高職的信息化教學解決了很多問題,從這里也能看出只有積極的融合教育云平臺,高職計算機信息化教學才能逐漸走向正軌。
在傳統的高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當中,基本上就是局限于多媒體教室之中,這樣一來教學就會受到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對于高職學生的而言個性化發展受到嚴重阻礙。在教學的模式上,教師占著主體地位,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因此效率一直就低不上。技能的實踐上學生的各方面計算機能力的培訓都會受此影響,因為教師在理念上重理念輕實踐,只看重學生的學習成果對過程并不加以關注,所以在他們參與實踐的時候很少有完善的評價與反饋機制,很難真正地了解到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培養情況。所以為了更有效的去培養人才,這就要對專業課程積極地進行改革[1]。
1)教育云平臺的提出。利用云平臺開展教育這一理念的提出是以云計算的輔助教育概念基礎上實現的,它也為國內的云計算技術利用做好了充分的鋪墊。而云技術在高職計算機專業課堂中的利用也被稱之為云平臺,它能夠把互聯網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大的數據處理系統,用戶能夠從網絡上獲取各方面資源。在這個模式的基礎上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師會把教育資源都存儲到云端之中,在要使用的時候直接利用移動設備連接互聯網去直接提取,然后在課堂上就可以使用。這其中需要結合軟硬件設施和設備來輔助,教學的時候教師與學生能相互溝通,那么他們在學習時遇到的問題教師會及時地發現,再通過有效的記錄,這就能為接下來的課堂改革打下良好的鋪墊[2]。
2)高職教育云平臺的設計。高職教育云平臺的核心是云計算技術,在對其設計的時候可以按照三個層次的框架進行,含有基礎平臺、公共軟件平臺以及教育軟件層。第一個是對一些硬件資源劃分和配置,為共享打下基礎。根據網絡的管理功能,把這些軟件之間的差異有機整合,建立相應的存儲平臺,一般是由高職學校建立,而教師和學生則可以在此期間自由的提取。在軟件上利用云計算技術能夠整合到一起為用戶實施服務。其實從整體上去看的話云平臺這一技術就是把各方面功能都形成統一系統,從而支撐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有效開展。
3)對教育云平臺的信息技術教學資源創新。教學資源是高職計算機信息化專業教學開展的重要基礎,所以在教學之前,就必須要明確這一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職業需求,確定核心以后把課程的內容科學的處理和規劃。分成不同的模塊且對應著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或者技能,這樣就可以打破傳統教學方式中那些固化的模式,從而確保計算機專業教學可以把云平臺中的資源發揮出最大化價值,也為高職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打下良好基礎。教育云平臺的資源共享特性會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把教學資源有序劃分,當對資源構建的時候還會遵循著理論實踐并重的原則,將比較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案例結合,再通過設備展示出來。而教師在講課的時候也要由簡入難,從簡單的開始逐漸深入,就像先讓學生學習計算機操作的知識,把它融入到實際操作當中,最后生成學生的一種技能。除此之外,計算機專業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如此學生便可帶著好奇與積極去解決這些問題,最后和案例的設計與分析也都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和各方面能力提升。
4)在教育云平臺基礎上對教學方法的改革。教育云平臺之中集合了各種功能,用戶需要先進行登錄身份確認,這才能獲得服務。當高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登錄云平臺以后,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學習需求選擇資源,那么教學的方式教師要科學規劃,上課之前利用計算機把要教學的內容整理成視頻,設定任務單。預習任務發給學生以后讓他們自己去云平臺中搜集資源,或者教師講任務直接發送到學生手里他們在手機或者電腦上能在線查看,通過云平臺的輔助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這樣就完成了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課堂教學期間,學生就能充分的展示自己學習效果,并在與其他同學的合作交流之中形成互補之勢,教師亦可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對他們的不足之處及時指正,促進其專業能力得以全面化提升。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以及決策者,他們的各方面專業能力和素養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所以教師必須要對云計算技術加以重視,當教學結束以后向上面發布自身組織的學習資源,而且也能基于平臺對學生監督、管理、互動,確保他們在教育云平臺利用中充分學習。
5)在教育云平臺基礎上對實踐訓練創新。實踐是驗證真理的重要途徑,它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同時也能在虛擬技術上為學生提供實訓空間,再加上教師的科學編排,就能以最簡化的方法和時間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就比方說教學到有關文件編輯內容的時候,計算機教師應當為學生模擬一個他們主修專業的工作環境,比方說企業的辦公室中,由教師部署任務,學生按照要求去完成各種操作,逐漸的就會掌握實踐操作能力,也能對其專業素養實現鍛煉。
6)在教育運品臺基礎上完善評價機制。單由教師去對學生講課而且按照傳統的方式完成計算機信息化教學的話,這對于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興趣都沒有什么實質性進展。而且要忽略了評價環節學生他們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所以在專業能力和素養的提升上也將存在制約性。因此,在教育云平臺使用背景下,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師要考慮到如何將其利用到課堂中,重視課堂的評價,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全方位地對其管理和記錄,貫穿于所有的環節,教學結束以后再對他們的不足去指正,告訴他們解決和優化的方法途徑,讓學生在不斷地改進中掌握計算機專業知識和實踐,且在云技術的輔助下盡快的成為有用于社會發展的人才[3]。
教育云平臺是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必然產物,它的優勢已經在高職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中充分的體現了出來。但是面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這需要計算機專業教師去積極地探索、改進以及創新,在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也能讓數字化技術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之中,既能促進學生的發展,也能提升高職的現代化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