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慶
(包頭師范學院 文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30)
禮貌是人們在交際過程中應該注意和遵守的基本原則,但是由于交際的復雜性,所以在會話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禮貌的現象。我注意到許多不禮貌的言語會引起人們的反感,使交際雙方產生矛盾沖突,然而一些不禮貌的話語則是在雙方認同的基礎上進行,交際雙方并不會產生不愉快,相反聽話者可能會在接受“吐槽”的過程中發現自身不足和短板,敢于超越自己,同時又營造出有趣幽默的效果?!锻虏鄞髸吩趥鹘y脫口秀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制作出新節目形式以及節目內容,透過“吐槽”方式傳遞特殊的減壓方式、正確的價值觀,讓觀眾捧腹大笑。由于“吐槽”本身的不禮貌、不和諧性,本文將從不禮貌理論角度對其語言進行分析。
Brown和Levinson在1978年提出了“面子保全論”:禮貌就是“典型人”為了滿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種典型行為,既通過采取某種語言策略達到給交際雙方都留點面子的目的。Culpepe根據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論”提出了不禮貌理論,他認為不禮貌是指運用交際策略損壞對方面子,從而造成社會沖突和不和諧現象的行為。之后又對這一定義進行補充和修改,認為不禮貌是“對特定行為所持的一種否定態度”。Culpeper提出了五種不禮貌策略:
1)直接不禮貌策略:說話者故意直接攻擊聽話者面子
2)積極不禮貌策略:說話者攻擊聽話者積極面子
3)消極不禮貌策略:說話者攻擊聽話者消極面子
4)間接不禮貌策略:看上去禮貌實際不禮貌,威脅聽話者面子
5)不實施不禮貌策略:保持沉默或不執行禮貌
直接不禮貌策略是指故意在公共場合說威脅聽話者的面子的話。
案例:
徐崢:郭京飛是個什么,幾線的演員,我的天吶,演戲差、長的丑、猥瑣、惡心、low。(《吐槽大會》第4季2020.1.18)
分析:徐崢通過一連串的極具有貶義色彩的詞語“差、丑、猥瑣、惡心、low”形容郭京飛,整句話帶有很強的攻擊性,損害郭京飛的面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吐槽大會》節目中使用辱罵這一形式的例子很少,因為對于聽話者而言這是具有侮辱性質的,如果使用不恰當,會造成真的矛盾。這里徐崢敢于這樣說是由于二人關系非常密切,他對郭京飛的評價也只是為了貶損節目組,達到娛樂的效果。作為交際的另一方郭京飛而言,也不會真的生氣。
積極不禮貌策略是指忽略聽話者的積極面子。積極面子是指個人尋求他人的贊同和喜愛,表達個體的社會需求。攻擊聽話者的積極面子的行為有很多,比如:包括不同意說話人的見解、怠慢聽話者、把聽話者排除在活動之外、表明與聽話者沒有關系、對聽話者表現出不感興趣、不關心和冷漠……
案例:
張大大:李誕,過。(《吐槽大會》第1季2017.2.12)
分析:這里張大大在交際過程中對李誕直接忽視,冷落聽話者,造成其積極面子的損害。對于觀眾而言,張大大說的話與他們的期待不同,因此產生笑果。
消極不禮貌策略是指攻擊聽話者的消極面子。消極面子是指個體不希望他人想法強加于自身,表達個體對自主權的需求。攻擊聽話者的消極面子的行為如:威脅恐嚇、變現優越感、嘲笑、打斷對方……
案例:
張鐵林:主持了那么多期,就是不能把他換掉,厲害呀,節目組是不是要反思啊,難道非得朕來了,親自把他換掉了不成?(《吐槽大會》第1季2017.2.26)
分析:張鐵林吐槽張紹剛主持功底差,并威脅說要換掉他的主持人身份,攻擊了他的消極面子。這里張鐵林故意使用“皇上”這一身份,對張紹剛進行威脅,雖然是不禮貌話語,但是帶有玩笑性質,觀眾聽到也會心一笑。
間接不禮貌策略是指說話者說出看似禮貌但其實不禮貌的句子,威脅聽話者的面子。這類句子相對前幾類而言較為婉轉。但是在一定情況下由于前后的轉變比較大,諷刺意味也會更加明顯,因此在節目中起到的效果更好,常常會使觀眾捧腹大笑。在《吐槽大會》中這一類的句子比較多。
案例:
李誕:沈玉琳是我的偶像,反復說,我的偶像。因為我從小就喜歡看綜藝節目,要看人憲哥、康永哥,感覺只可遠觀,直到有一天看到了玉琳哥,我被擊中了,怎么他的每一句話都那么好笑,說得那么荒唐,但總是有道理的。我看著玉琳哥,就,這啥?這我也能干呀,這有什么難做的。我就義無反顧地開始我的諧星事業,大家過去一兩年應該也在各大綜藝節目里面看到我,是不是,胡說八道,自以為很搞笑,被人罵。(《吐槽大會》第3季2019.1.6)
分析:這里李誕先褒后貶,前面在贊同沈玉琳,肯定他是自己的偶像。后面說到所以自己因為沈玉琳做了諧星,其實就在暗示他的主持能力不行,他更像一個諧星而不是主持人。最后說自己在綜藝上被人罵自以為很搞笑,其實就是連沈玉琳搞笑這一點都進行了否定,因為自己是學習他卻被人罵,說明學習的對象即沈玉琳本身就差。整句話前面的禮貌是為了后面不禮貌,威脅了聽話者的面子,在強烈的對比反差中逗樂觀眾。
不實施不禮貌策略意思是本應該禮貌的情況下保持沉默或者不執行禮貌的策略。由于《吐槽大會》的形式是個人吐槽,幾乎沒有或很少有說話者和聽話者進行對話環節,所以這一策略不做分析。
本文以Culpeper的不禮貌策略理論為基礎分析《吐槽大會》中的一些語言實例,探討產生不禮貌言語的語境,以及達到幽默的效果。我們可以發現不禮貌策略雖然會傷害聽話者的面子;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甚至拉近交際雙方的關系,值得我們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