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蓮
(黔南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貴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51300)
人性化管理指的是在管理過程中充分關注人,重視人的尊嚴與情感以及內在需求,通過激發人的內在動力,促進人及其所從事的事業得到良好發展[1]。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文獻情報中心,是為高校師生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機構。在高校圖書館實施人性化管理益處頗多:一方面既可增強館員的歸屬感,穩定館員隊伍,激發館員的工作熱情,提高館員的工作效果和服務質量;另一方面又可增強圖書館的吸引力,吸引更多讀者走進圖書館,使圖書館資源得以充分利用,最大程度實現高校圖書館應有的價值。
1)合理設置部門,明確館員分工。全能館員固然很好,但現實中每個人的精力有限,工作中的“多面手”畢竟只是極少數,并非人人都能在工作中做到全能。若館員的分工不明確,沒有相對固定的崗位,每位館員什么工作都干,就有可能什么都干不好。所以館領導若要管理好館員,首先就要認真梳理圖書館的業務流程,根據業務流程來合理設置部門,進而將館員分派到各個部門,確保每位館員分工明確。只有分工明確,館員方能明確自己的任務,清楚自己的工作職責,也就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分配館員到崗時,館領導要能知人善任。最好在分配前先征求館員的意愿,并綜合考慮館員的性格、能力、興趣等,把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崗位。如此一來,最大限度保證館員能選到合適、喜歡的崗位,館員工作起來必定很舒心,也會充滿激情和干勁。
2)制定人性化的館員管理規章制度。古語有言:“無規矩不成方圓”,圖書館需要制定規章制度來管理館員。在擬定館員管理規章制度時,圖書館領導同樣最好要征求館員意見。初擬的規章制度應先經過大家討論一致同意后再最終確定。在制定館員管理制度時,如遇特殊情況,可考慮特殊處理,充分考慮館員的實際情況,避免“一刀切”。例如館員中,家里有小孩、老人確實需要照顧的,館員本人可以提出申請,經過領導同意后,可適當調整其上下班時間;若有年齡大或身體狀況欠佳的館員,在原則范圍內可對其適當照顧,安排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擬定的館員管理規章制度一旦經過大家討論通過形成公約后,就要嚴格執行。這樣,用人性化的“公約”來管理館員,既規范、嚴格、公正,又具有人性化、充滿人情味,就能在嚴格要求館員的同時讓館員工作開心,從而激起館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3)尊重館員、關心館員,營造寬松、溫馨、和諧的工作氛圍。寬松、溫馨、和諧的工作氛圍能讓館員工作時心情放松、情緒愉悅,而輕松愉悅的情緒有助于工作效果與工作效率的提升。圖書館工作氛圍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圖書館領導的管理風格。如果館領導采取嚴厲、壓制的管理方式,館員可能會由于害怕責罰而做好工作,但卻不會熱愛工作。在這樣的管控之下,館員多是被動工作而非主動工作,也就難以對工作產生內在的動力。反之,如果館領導平易近人,尊重館員,關心館員,館員自然會親近、喜歡、敬重館領導,從而發自內心地想把工作做好。所以,圖書館領導除了具備領導力,還應具有一定的親和力,尊重館員,不以領導的高姿態動輒呵斥、謾罵館員,即便館員工作中出現差錯,在教導時也應注意語氣,避免話語傷人。館領導還應多關心館員,多為館員考慮,對工作上、生活上確實有困難的館員主動關心和幫助。館領導對每一位館員還應盡量做到一視同仁,尤其是在 “評優評先”等涉及館員利益的事項上要公平公正,避免館員之間由于受到不公平對待而產生各種怨恨與矛盾。館領導尊重、關心、體恤館員,館員之間關系和睦融洽,圖書館工作氛圍寬松、溫馨、和諧,館員工作情緒愉悅,感受到圖書館這個“大家庭”的溫暖,便自然而然會對圖書館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從而更喜歡工作,更愿意全身心投入工作。
1)為讀者打造良好的圖書館環境。圖書館應為讀者打造良好的閱讀環境。高校圖書館最好選址在校園安靜、環境優美的位置,最好靠近小湖泊或小池塘,并且在圖書館周圍種植各種花草樹木。這樣,讀者在館閱讀疲倦時,放眼窗外,便可目視美景,愉悅情緒,舒緩一身疲勞。圖書館的內部環境應整潔、安靜、舒適、優美、充滿文化氣息。為打造這樣的館內環境,圖書館保潔人員每天閉館前應將館內地面、桌面等清掃干凈;館員每天開窗通風,保持館內空氣清新;館員要從自身做起,自覺保持安靜,并在館內張貼一些溫馨的提示語,提醒讀者保持安靜;此外,還可在館內放置供讀者休憩地沙發,在走廊旁擺放一些盆栽綠植,在墻上掛一些名人字畫或名言警句等。
2)為讀者提供便利。圖書館還要設身處地為讀者考慮,盡可能滿足讀者的需求,減少讀者的麻煩,為讀者在館閱讀提供各種便利。例如,適當延長開放時間,簡化辦證、入館和借閱手續,在館內配備充足的電源插座、開放免費無線網絡、免費提供飲用水、設置餐飲處、配置自助打印機、提供可供借用“愛心傘”等等。
3)尊重讀者,熱情服務讀者。高校圖書館主要服務于校內師生的教學與科研。圖書館館員的主要職責是為師生提供圖書資源服 務[2]。作為館員,應具備較強的服務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以良好的態度服務讀者。館員在工作中首先要做到尊重讀者,不以管理者的威嚴對待讀者。在讀者違反圖書館規定時,可溫和提醒而不是嚴厲斥責,避免和讀者產生矛盾[3]。工作時,館員還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身作則,不和其他館員大聲閑聊影響讀者,在讀者不需要幫助的時候不過多干擾讀者。此外,館員還要熱情服務讀者,在讀者前來咨詢與尋求幫助時,不應板起面孔,表現出冷漠與不耐煩,而應溫和、親切、積極地回應與幫助。館員服務態度良好,無形之中就營造了一種寬松的精神環境,讓讀者在圖書館有積極、愉悅的體驗,讀者今后也就更喜歡來館閱讀。
4)讓讀者參與管理圖書館,成為圖書館的主人。讀者是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也是圖書館的主人。館員可以通過一些途徑讓讀者直接或間接參與圖書館管理。例如,在圖書館里設置“讀者薦購區”以了解讀者的購書需求,讓讀者有一定的購書自主權,能參與圖書選購,使所購圖書更符合讀者的需要;設置“讀者留言欄”或“讀者意見簿”以收集讀者對圖書館的評價,以此作為改進圖書館工作的依據;設置“讀者好書推薦區”,讓讀者分享好書,更好地推進好書推薦工作。通過這些方式,館員了解了讀者的閱讀需求,也增進了與讀者的互動,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同時也體現了以讀者為本的理念,突顯了讀者的主體地位,使讀者真正成為圖書館的主人。
要管理好高校圖書館,使之更好地服務于師生,最終還是要靠人。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在高校圖書館對館員和讀者實施人性化的管理,館員工作舒心,讀者閱讀開心,圖書館就會發展越來越好,越來越受讀者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