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龍嘎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圖書館,內蒙古 阿拉善盟 750306)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規劃下,全民文明素質的全面提升是目前小康社會建設的重點和難點,為此加快區域地方文化知識產業建設以及構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目前確保人民群眾文化權益的主要渠道和根本途徑。作為我國基礎文化產業機構,圖書館近年來在“全民閱讀”的浪潮下無論是建設規模亦或是建設數量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進一步構建和諧社會,不斷地提高圖書干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則成為目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對推動國家可持續發展而言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共文化服務”本質上來講,是一種文化服務活動和服務過程,與其它文化活動和服務而言,這種服務主要是在政府主導下,通過稅收和財政投入等方式向社會整體進行文化服務的輸入。就目前來講,在社會建設和經濟建設不斷推進的新市場經濟常態下,“公共文化服務”能力近年來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關注,而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中堅力量,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發揮了如下社會職能,即——滿足了群眾的知識需求、推動了“文化強國”戰略的實施、提升了全民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強化了我國文化軟實力、保存了人類文化遺產、有利于存儲知識信息和知識的有效傳遞以及保障了社會教育的有效性開展。
在現階段“政府強化公共服務職能”的社會背景下,近年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工作的開展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關注,強化公共文化服務是目前促進人們全面發展以及提高全民族文化素養的重要戰略基礎。相比其它服務體系,公平、公益、多樣、便利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本功能,雖然在近年來體系建設的趨勢下,圖書館建設工作(建設經費逐年增加、基礎設施已完善以及服務功能日益強化)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由于內涵建設工作的滯后性,給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造成了一定影響,為此要想從根本上推動社會和諧發展,全面提升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現已迫在眉睫。
就目前來講,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孱弱化從某方面來講,除了與公眾自身觀念息息相關外,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自身特色文化服務的缺失,致使社會服務競爭力在激烈化市場競爭中不斷被削減,長此以往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在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家領導人提出了“大力加強文化事業”的具體化要求,為此作為公共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圖書館在建設時需打破傳統的服務模式、范圍和對象,在內容和服務方面推陳出新以便于在確保特色化服務順利開展的同時,提升服務的內涵職能,最終保障了獨特服務效益的獲取。除此之外在當前公共文化活動和服務日益豐富化的當代社會,為在激烈化競爭環境中提升圖書館的社會服務競爭力和競爭優勢,在圖書館建設過程中,領導層還需加強對文化服務品牌創建的重視度,即通過融入現代化的服務理念、服務精神以及圖書館文化,打造具有地方性和區域性的圖書館,由此在幫助圖書館樹立公眾形象的同時提升其高品質服務質量,由此為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在公共服務中,服務方式也是影響圖書館公共服務能力發揮的重要因素,在當前圖書館規模化建設過程中,為進一步確保圖書館社會職能的充分發揮,對服務方式進行不斷調整現已迫在眉睫。經大量調研數據分析可知,圖書館日常業務的開展其主要致力于文化知識產 品的快速提供,服務過程的理想化在一定程度上在影響圖書館社會職能發揮的同時,也不利于區域地方文化知識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為此在當前經濟快速化發展中,為進一步提升圖書館的公共服務能力,一方面圖書館需對服務方式和手段進行不斷創新,即通過加強與地方教育系統的有機結合,通過主動介入中小學課外閱讀領域,以便于在不斷提升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的同時,確保和諧社會的構建;另一方面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規劃發展下,圖書館可基于“建立覆蓋全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宏觀政策背景”,通過大量宣傳圖書館的社會作用,以便于在端正公眾對圖書館正確認知的同時,增強自身對于圖書館的認同感,進而能主動地參與到圖書館的文化建設當中,由此不僅為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也為國家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創造了良好條件。
言而總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從某方面來講是目前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取得預期建設目標的重要戰略基礎,對推動國家可持續發展而言也具有重要意義,其中作為體系建設的中堅力量,在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的產業時代背景下,圖書館建設規模和數量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由于公共服務能力水平的孱弱化,致使體系建設工作始終未能達到預期建設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也受到了一定影響。為此在要想從根本上保障圖書館社會職能的充分發揮,全面推動地方文化知識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圖書館在建設時除了要開展特色文化服務以及對公共服務方式進行不斷調整,與此同時創新服務理念、加強網絡信息服務以及確保圖書館服務網絡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也是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