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宏
(吉林省長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吉林 長春 130042)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閱讀電子書籍已經成為人們的主要閱讀方式,而數字圖書館也成為公眾獲得閱讀資源的主要方式。為了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滿足公眾的閱讀需求,數字圖書館應該加強對云服務技術的利用,拓展數字圖書館的功能。
數字圖書館并非簡單地將圖書館的資源數字化,而是基于網絡環境,構建可以在任何時間都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等設備訪問的系統,并在web中給用戶提供數字圖書館的服務,對于服務的提供者而言,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喜好,以及自身的服務理念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內容[1]。從技術角度講,數字圖書館具有跨學科性、跨領域性的特點,資源以數字化的形式儲存,在服務模式上和傳統的圖書館也有極大的不同。但本質而言,數字圖書館會建立一個分布式的系統,其中擁有大量的圖書資源,并且通過網絡將資源提供給用戶,讓用戶可以獲得更為高效、便捷的服務。
數字圖書館的功能在于資源儲存、信息檢索、檢索信息發送,以及其數字化資源服務。對于用戶而言,數字化圖書館就是一個信息中心,其中包含著海量的數字化信息資源,讀者能隨時隨地使用資源。依靠數字圖書館開展服務,可以降低各種資源所需要的儲存空間,也能給用戶帶來更快的搜索速度,單個資源可以由多個用戶同時使用。因此,數字圖書館是一個以用戶需求為主導服務模式,和傳統的圖書館信息服務有很大區別,在功能和角色上并不等同于傳統的圖書館。
云計算系統是一個分布式的系統,具有并行計算、網格計算、效用計算等功能,是傳統的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結合發展出的更高效資源應用方式,在云計算系統的支持下,互聯網上的各種信息、資源都得到了整合,用戶可以動態地使用各種云端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加強了不同平臺之間的整合性,而且用戶可以按需選擇資源和按需付費,技能降低用戶對資源的成本投入,同時也提升了各種資源的利用效率[2]。同時,云計算還提供了服務交換接口,用戶可以根據服務目錄來對所需要的資源進行搜索,滿足用戶獲得服務的需求,云系統的用戶可以對可以控制和監測云端服務的運行,確保資源有效分配,以及通過專業的工具進行資源的系統化管理和控制。
數字化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三個要素,包括信息資源、傳輸渠道、用戶,其中資源是實現數字化圖書館的基礎,用戶是數字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傳輸渠道是圖書館和用戶之間信息交流的通道。數字圖書館可以利用讀者的訪問行為、資源喜好來給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為了能使個性化服務更加準確,就需要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提升服務的定制化水平,以及挖掘更多的潛在用戶。
云計算環境下的數字圖書館會使用云平臺作為構架,利用分布式系統聚合不同數據庫的資源,在同一個云平臺就可以各類資源,也給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提供基礎。在對數字化圖書館進行建設時,需要提供底層的物理設備和基礎設施、服務和調度所需要的管理平臺和相應數字資源、服務的應用程序和服務接口。當前構建云平臺時會通過兩種方式,一種是利用相關云服務企業提供的商業化云平臺,另一種是自建私有化云平臺。
云服務提供商的云平臺一般可以同時面向多個不同的數字圖書館提供公有云服務,更有利于實現不同圖書館之間的資源共享,同時,數字圖書館的運營者也能根據服務對資源的需求選擇云服務的資源數量,控制平臺的運營成本。更重要的是,云服務提供商在提供云端計算資源的同時也負責數據的安全管理工作,依靠云服務提供商的專業水平,數據將得到較好的保護,可以避免出現信息泄露、信息丟失等問題。目前,商業化的云平臺主要包括亞馬遜、微軟、甲骨文、阿里、華為等提供商,數字化圖書館可以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云服務,將資源部署在公有云上。
私有化云平臺相比公有云的優勢在于定制性更強,圖書館能夠根據用戶的訪問行為提供個性化的數據。對于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而言,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公有云滿足不同類型的服務需要,同時也要在公共資源外建立一部分的自建資源,滿足個性化服務需求,以及防止商業秘密泄露。在私有云平臺建設后,也能加快對各種服務的響應速度,數字圖書館也能掌握各種不同類型數據的分析和處理過程,從而了解目前在服務提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對技術的優化[3]。在搭建私有云時,必須確保管理平臺和公有云具有統一的數據接口,確保二者的數據溝通,達到統一管理的目的。
云計算環境為圖書館滿足讀者個性化需求創造了條件,為了提升管理水平,圖書館建設也要更重視圖書館個性化服務建設,在全新的理念下指導云服務工作,滿足個性化和定制性的需求。為此圖書館需要做好對用戶對圖書館應用使用情況的收集和分析,以及結合用戶的瀏覽歷史生成客戶的喜好、偏好等資料,通過分析用戶的實用信息,挖掘用戶利用資源的客觀規律,形成定制化方案。其次,還可以結合客戶的搜索規律生成針對性和定制化的服務,給客戶推薦新的圖書信息,在客戶得到舒適服務的情況下,提升客戶的忠誠度。
個人圖書館建設會利用計算機創建專題數據完成是信息服務功能,從而充分發揮出云計算技術能夠給個人帶來的多樣化服務,并且也能依靠云技術給個人提供安全的保障,為讀者創造安全的閱讀環境,避免發生隱私泄露、資源丟失等問題,避免讀者出現安全上的顧慮[4]。在我國目前只是平臺多樣化的背景下,很多網站也都完善了數字圖書館的功能,包括萬方、知網、超星等平臺,都給讀者提供了個人圖書館服務,但是普遍都存在安全性的問題,還需要繼續加強安全方面的建設,在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同時,保護他們的個人信息。
海量、具有彈性的數據存儲是云計算技術的最大特點,為保證數字圖書館提供個性化服務,就需要充分利用儲存功能,利用技術手段加強數字資源的整合工作,融合不同來源的信息,或者確保不同信息之間的連接和資源體系的建設,推動資源的共享。因此,云計算環境下需要加強對資源的整合工作,通過對系統、資源進行分級、分組和重構,建立起更為統一的數據平臺。并且,針對全新的信息資源體系,也要構建更加完善的搜索系統,強化關鍵詞搜索,進一步提升資源共享效率。
云計算環境下,能加快不同類型技術之間的整合,給數字化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建設創造了更好的條件。為此,還需要充分利用云技術對用戶的需求和喜好進行挖掘,了解用戶的想法,建立更穩定、更為個性化的服務模式,滿足用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