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韻琦
(山西三元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長治 046000)
現代企業管理工作的開展中,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日漸凸顯,漸漸取代了物質資源管理,企業人才的儲備逐漸成為企業競爭能力的主要衡量標準之一。然而當前我國煤炭企業發展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中依然存在一定不足,特別是企業員工專業性及人才引進方面,這是亟待需要解決的問題。
1)不夠重視市場傾向。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中存在和目前市場經濟形勢不相契合的情況,沒有結合社會市場經濟系統的實際需求,對市場的需求沒有予以足夠重視,并未將其視作基本導向,導致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結構存出現一定問題,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十分不利。
2)專業性培訓不足。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中,針對企業員工的培訓力度存在明顯不足,企業員工整體職業素養依然有待提升。企業員工集體意識不足,導致企業整體無法形成向心力,在遇到困難時不能做到團結一致。某種情況下,會導致煤炭企業蒙受一定的經濟損失,于企業今后的長遠發展十分不利。與此同時,煤炭企業員工的專業能力相對不足[1]。在煤炭企業中,掌握煤礦相關知識與技術的工作人員占據少數,并且其中大部分都集中于管理工作人員中。因此,煤炭企業應做好員工的專業培訓工作,確保員工能夠精準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發展腳步,努力培養員工積極進取的精神,在企業發展中勇于創新,遭遇一些突發狀況時可以保持一顆平常心。
1)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所謂以人為本,指的是將人視作企業最具能動性、創造性以及活力的關鍵性要素。企業可否獲取良好發展,人在其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企業相關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緊緊圍繞這一中心,給人員創造各種機會,為他們創造能夠展現自身才華的平臺[2]。要想真正實現“以人為本”需要遵循如下兩個重要原則,首先,關心人和尊重人的基本原則;其次,服務于人民的基本原則。若是企業員工可以獲取他人的尊重,可以獲取較為良好的服務,便會具有一定的歸屬感,能夠充分調動企業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并對企業的文化有所認同。從這一角度來講,十分有助于企業員工工作效率的顯著提升。企業需要聚焦于人力資源的管理,而人力資源的管理又要將人力資源的開發當作重點工作內容。為了確保人力資源能夠充分發揮其自身價值,就要對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潛能進行開發,提升他們的自身素養,專業性越強,相應的創新能力也會更為 突出。
2)加強煤炭企業員工的教育培訓,提升員工職業能力。(1)提高在崗員工的修養。針對文化基礎相對薄弱的在崗員工,可以和相關的職工學校進行合作,提升他們的職業素養,有效規避單一化的教育方式,不但要豐富他們的基礎理論儲備,也要努力提升他們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秉持行業雙贏理念,針對在崗員工實施教育培訓。實際教育工作的開展中,融入“培訓”和“裝備”兩個重要原理,使他們不但能夠從中學到知識,同時也能夠加強意念,令他們對今后的發展有更加清晰而全面地認識。采用這樣的教育培訓方式,能夠使煤炭企業員工順應時代發展,為企業的良好發展助力。(2)加強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從整體上提升煤炭企業員工的文化水平,降低中、小學文化程度員工在企業員工中所占據的比例,提高企業的創造能力。針對企業管理人員而言,與一般的在崗職工有所不同,應運用更加具有獨特性的教育方式。例如階梯式的長期教育,有效規避短期教育所產生的不良影響,不但要提高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也要加強的實際工作能力,令他們能夠有效處理具體工作開展中所遇到的困難問題。對于一個工作崗位,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因此需要結合員工的實際情況進行工作崗位的安排,令他們能夠符合自身情況的工作崗位中發揮最大能力,這不但與企業員工的實際工作效率密切相關,同時亦和企業今后的發展具有一定關聯。(3)專業性人才更進一步的教育培訓。只是針對普通在崗職工和管理人員進行教育是不足以維持企業良好發展的,針對相關的專業技術型工作人員也要開展教育培訓。企業需要給他們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在教育工作的開展中融入培養和應用相結合的基本觀念。另外,需要創建有關的管理制度,大力培養集技術和管理于一身的專業型人才,確保企業員工無論是在職業素養,抑或是職業技能方面都能夠得到顯著提高。(4)實施安全教育。企業可以組織多種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確保員工可以從中學習更多關于企業安全生產的知識,令他們可以在一些突發狀況下利用自身所具備的知識實現自救,并教會他們認識并使用有關工作,確保企業生產工作的順利開展。
3)健全企業員工的激勵和分配制度。煤炭企業生產工作的開展中,要想充分調動企業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就要對員工進行激勵,令他們能夠真正熱愛自身工作。目前,部分煤炭企業已經有效運用這一方式進行員工的管理,然而無論是物質上的給予,抑或是精神上的慰藉,都具有形式片面化的不足。怎樣做好企業員工的激勵工作,逐漸變成了煤礦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開展中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對于企業員工的需求,從物質上來講,可以包含薪資、福利待遇等;從精神上來講,可以包含被尊重感、自我認同度等。企業員工的需求得到良好滿足之后,還要為員工創造相對良好的環境條件。管理人員需要確切明了薪資待遇之于企業員工的重要意義,對這一點有所明了之后,激勵工作的開展中便會有相應的側重點[3]。在確定激勵重心之后,便能夠結合企業員工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開展相關工作,根據員工工作業績的高與低予以他們相應的獎勵,確保經濟收入能夠符合他們的預期目標,充分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完善的薪資管理制度能夠對企業員工起到激勵作用,精神嘉獎同樣如此,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中需要實現二者的有效融合,確保員工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良好滿足,充分認識到工作對于自身的重要程度,將更多熱情投入于實際工作中。
4)遵循市場發展規律,科學配置人力資源。一方面,煤炭企業要想獲取良好發展,一定要遵循市場發展規律,使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逐漸向市場靠攏,同時人力資源的配置需要符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企業人力資源的優先使用需要遵循“賢能者為尊”的基本原則,避免企業出現腐敗等不良風氣,將企業的實際生產效率當作中心開展相關工作。
綜上所述,我國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中依然存在眾多不足,要想使這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可以采用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加強煤炭企業員工的教育培訓,健全企業員工的激勵和分配制度以及遵循市場發展規律,科學配置人力資源等相關措施,唯有如此方能確保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促進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