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莉
(河南高速公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服務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0)
“互聯網+”時代就是廣泛利用通信技術和互聯網平臺,使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達到深度融合的時代。“互聯網+”是通過互聯網的思維進一步實踐達到的成果,它不僅推動了經濟形態不斷發展演變,同時更是帶動了社會經濟實體的快速發展,為改革向縱深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網絡平臺。在當前新時期,企業更是要以“互聯網+”為載體,促進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創新,尋求新的政治工作思路與方法。
由于資源分散且有限,傳統的企業政治思想工作收集信息速度較慢,這些原因的存在極大地制約了交通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有效開展。然而由于互聯網平臺上的資源較為豐富,幾乎涉及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網絡平臺中的信息共享更是為交通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網絡上的所有有效資源都可以拿來為交通企業開展政治思想工作所用。
企業傳統的政治思想工作主要強調從工作的正面開展,我國大部分企業習慣于通過大規模、隨機性,采用面對面的方式開展政治思想工作,雖然這種方式在當前的網絡時代仍然可以借助于互聯網所帶來的便利來開展,但是在開展大規模的政治思想工作過程中,我們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充分發揮互聯網聲、像、圖、文并重的優勢屏蔽不健康信息,有針對性地根據具體實際情況進行教育引導,從而提高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
互聯網使交通企業的政治思想工作更加形象生動。眾所周知,互聯網平臺不僅有著豐富多彩、形式新穎的信息,同時承載的信息中更是涵蓋著大量的圖片、聲音、視頻等多媒體資源,互聯網平臺是一種極富感染力的信息傳播工具。只要通過聯網電腦,用戶就可以輕松獲取外界信息,并與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進行輕松自由地交換思想,因此。將互聯網引入到交通企業的政治思想工作不僅大大提高了我們工作的有效性,同時更是最大限度地調動了用戶獲取有效信息的積極性。
交通企業傳統的政治思想工作是單向的。網絡中的匿名信使得員工無法獲取企業政治思想工作者的真實身份,我國大部分交通企業為了方便政治思想工作者能夠及時獲得真實有效的思想信息,一方面通過網絡交流平臺進行互動,這種方法有效地化解了員工之間的抵觸情緒,從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另一方面交通企業通過互聯網可以及時了解到人們的思想動態,并有針對性地加以教育引導,從而達到企業開展政治思想工作的目的。
當前企業與員工在思政工作上存在著十分顯著的矛盾:一方面,企業的思政工作者面對新時代、新環境下催生出的新情況、新問題沒有一個清醒而明確的認識,仍然使用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來與員工進行溝通與交流,然而,這樣的思政工作已經不適合當前的企業環境,即使付出再多的精力也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大部分員工也將自己與企業的關系簡單地畫上了“金錢交換”的符號,認為自己付出了勞動、換取了薪酬就可以了,而接受思政教育則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然而在于企業發生矛盾時,員工又不善于爭取與表達,導致對企業的負面情緒越來越多。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章程中說過,黨的每一名成員都要“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進行宣傳工作”,這足以證明宣傳工作在思政工作的重要性。要想解決這些矛盾,企業的思政工作者必須首先轉變自己的工作思路,適應“互聯 網+”環境的特點,運用“互聯網+”平臺的功能,提升思政宣傳效果,為企業營造一個和諧的思政環境,給員工的思想以正面地、積極地影響,提升思政工作的效果。
一方面,企業應當利用互聯網對員工進行個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聯網的世界中,個人的個人意志得以顯現,而人與人之間的思想也能夠得到碰撞與交流。企業應當利用互聯網廣泛而深刻的了解員工的想法,總結出企業員工當下思想走向,并根據員工的思想走向來進一步規劃下一步的思政工作的內容與模式,使得企業思政工作的開展效率得以不斷的增強;另一方面,傳統的口號式、宣講式思政教育已經不適用于當前的時代環境,要想收獲理想的思政教育效果就必須準確的抓住員工的需求與興趣,讓員工主動地走進思政教育中來。企業思政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生動有趣的素材,來為員工準備更加生動、貼合實際的思政報告會;也可以用一些員工喜聞樂見的思政活動來代替一板一眼地坐在報告廳里接受思想教育的模式,讓員工在歡聲笑語中逐漸塑造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一方面,企業應當將塑造和滲透企業文化作為思政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塑造一個積極而明確的、適應本企業實際發展情況的企業精神和價值觀,來引導員工自覺遵守這些“看不見的規則”,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員工的思想、約束員工的行為,將員工與企業之間的關系聯系的更加緊密;另一方面,企業進行思政工作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員工的個人素質、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所以,思政工作的開展不應當局限于某一階段或者是某一時段,而應當真正圍繞員工的成長和展開,時刻關注員工的思想情況。企業可以創建企業的微信群或者QQ群,每日在群中發布實事消息,通過時事的宣傳來引導員工的政治思想,提升員工的思想素質。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變“說教式”“注入式”教育為符合心理規律的“誘導式”“解惑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針對性地學習一些年輕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包括日常溝通交流的形式,要盡量地“接地氣”,平日里要多組織一些職工感興趣的活動,真正地從過去“說教式”“注入式”教育轉變為符合心理規律的“誘導式”“解惑式”教育。采取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員工樂于接受的活動方式,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并注意把一線員工關心的熱點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網絡為我們提供了豐富鮮活的素材,要想讓思想政治教育成為精神大餐,既營養又美味,還需要從“配方”“工藝”“包裝”上入手,讓教育內容既有思想性又有趣味性。
總之,企業要積極應對“互聯網+”背景下思政工作所遇到的機遇與挑戰,應用好、發揮好、管控好互聯網,因勢利導,促使互聯網成為企業加強與改善思政工作的新路徑。企業要根據黨中央決策布置,科學利用互聯網技術,促進新時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