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
(文華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跨境電商行業在中國的發展歷經了數十年的發展,當今國際貿易環境風云變幻,在傳統的國際貿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風險和轉型的同時,跨境電商領域迎來所未有的機遇,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跨境電商方向課程應運而生,經過了數年的摸索,開設了跨境電商課程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已經積累了相應的教學實踐經驗和教學反饋,亟待建立跨境電商課程英語課程體。
應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應用型本科更加凸顯教學與實踐的結合,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全面結合以及符合跨境電商行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和技能人才[1]。
跨境電商行業在近十年的興起,并不是無根之萍,無源之水,它是在傳統的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平臺突飛猛進式的發展碰撞到一起后的產物。因此,從事跨境電商領域的工作的人才需要兼備國際貿易,電子商務以及外語這三個方面的知識儲備。從跨境電商誕生之日起,就伴隨著從事該領域工作的復合型人才缺口。原來的國際貿易人才缺乏電商平臺知識,例如不懂如何利用電商平臺系統進行管理庫存,不熟悉各大國際電商平臺的盈利模式和運營規則,以及如何利用新興的社交媒體以及社交媒體的新興功能進行推廣營銷進而提升轉化率。相應地,電子商務人才也存在著對國際貿易基礎知識儲備的缺口,他們需要進一步理解現有的跨境電商貿易源于傳統的線下國際貿易,并且對原有的國際貿易合約方式,清關,物流等關鍵環節進行了改造,從而明白現有的跨境電商成交方式,清關方式,物流方式的緣由以及其存在的必要性。所以,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立足實踐,培養滿足跨境電商領域復合型人才需求的外語人才。
應用型本科院校中,不少英語專業的商務方向課程逐漸轉型為跨境電商課程,英語專業學生在進入大三年級方向課學習階段后,開始接觸跨境電商領域的專業知識?!耙跃蜆I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是跨境電商領域人才培養指導方向,那么就需要明確行業和市場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和崗位,構建相應的課程體系,突出體現“緊貼市場需求、緊貼崗位要求”[2]的跨境電商英語人才。從跨境電商行業和崗位需求來看,對英語能力的訴求主要集中在對該領域的專業術語的理解和應用的準確性度以及對基于主流跨境電商平臺的英語表達。跨境電商行業是一個充斥著英語縮略詞的領域,這些首字母縮略詞早已成為該行業的”行話”,例如B2B,FBA,SNS等,英語專業的學生通過學習跨境電商課程實現對該領域常見的”行話”的熟悉以及準確應用,為英專人才進入該領域的崗位工作進行無縫對接打下堅實的基礎。
除此之外,跨境電商領域的英語語言學習要凸顯該領域的英語特色,符合商務英語語言規范,滿足跨境電商領域英語語域的要求。例如listing,在一般情況下理解為列表或以列表的形式呈現,但是在跨境電商領域listing是跨境電商平臺的商品,從”庫存”到銷售前臺,翻譯成商品”上架”,處于銷售狀態。又如impression一詞,在一般情況下理解為印象,但是在跨境電商的推廣領域該詞意思是廣告展現量,即在跨境電商平臺的搜索結果頁面某個廣告彈出的次數。
由此可見,通過跨境電商方向課程的學習,提供機會讓英語專業的跨境電商方向學生熟悉并且熟練應用跨境電商領域的專業術語以及專業特色語言,在語言使用方面更加專業化,從而英語專業人才凸顯專業優勢,實現應用型本科英語人才培養目標。
在以往的跨境電商課程體系構建研究中,研究的對象是該方向下所有的課程,英語專業的跨境電商方向學生所學課程分為理論課和實操課,多將用中文和英文授課的課程放在一起討論,有的課程選用中文教材,有的課程選用英文教材,其中國際貿易和平臺實操課程主要由國際貿易專業或具有平臺實操經驗的老師擔任,他們用中文授課,而其他課程如跨文化交際、跨境電商概論等課程用英語授課,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跨境電商課程體系的而五大模塊理論知識模塊、核心技能課程模塊、實訓模塊、職業發展模塊、社會實踐創新模塊[3]。而本文將討論焦點鎖定在選用英語教材和用英語授課的跨境電商課程,這些課程從教材的選擇,到教學方法,從評價方式到教學反饋搜集,都應圍繞應用型本科跨境電商方向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來設計和建立,因此,跨境電商方向的英語課程亟需構建一套符合跨境電商方向英語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大綱,課程設計以及評價方案??缇畴娚逃⒄Z屬于ESP專業用途英語的范疇,所以ESP教學理論和方法為跨境電商英語課程體系構建提供了借鑒。
第一,為了實現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跨境電商的英語課程一般涵蓋跨境電商概論課程、跨文化交際課程、跨境電商客戶管理課程等,這些課程在知識內容上有重疊,而在有些跨境電商知識的關鍵內容版塊上又都沒有涉及,所以構建跨境電商英語課程體系要完成知識版塊的分割,同時要完成三門課程在邏輯和知識內容上的銜接。例如,跨境電商概論課程的教學重點應主要放在跨境電商發展歷程和主流跨境電商平臺的運營規則,跨文化交際課程應針對跨境電商概論課程覆蓋的主流跨境電商平臺面向的客戶所在地理范圍介紹相關文化特色、風俗習慣以及相關英語語言應用知識。而跨境電商客戶管理從授課內容上更傾向于服務于該方向英語人才未來可能從事的崗位需求,同時從內容上可以針對跨境電商概論和跨文化交際課程中所涉及的主流電商平臺的教授客戶管理版塊的知識并且還可以補充另外兩門課程未有涉及的主流跨境電商平臺的客戶管理知識。這樣,跨境電商方向的不同英語課程可以實現內容上的互補和銜接。
另外,為了更加有效地實現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跨境電商開課院系應采用調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對本校已經畢業的跨境電商方向的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去向進行調查和對畢業生進行追蹤訪談,進一步精準地了解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語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跨境電商領域工作的比例,在校學習跨境電商方向課程內容與從事的跨境電商崗位職能需求的契合度,以及征詢他們的建議,以便幫助該方向課程內容進行增補,合并或刪減。另外,針對在校生對已經上過跨境電商方向課程的大三大四年級英語專業學生,也可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他們對該課程體系的學習體驗,對學習效果的感受以及對畢業年級擇業的幫助作用。通過這些反饋,該方向的不同課程的授課老師,可以加強溝通,緊密合作,刪減重疊的,無關的,對崗位需求無幫助的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模式和授課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主性,從而更加主動地投入跨境電商課程的學習。通過搜集以上畢業生和在校生對課堂效果的反饋讓跨境電商英語課程體系更加有的放矢,能夠與時俱進,更好地服務于跨境電商行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第二,為了實現培養跨境電商行業領域對英語人才需求的目標,ESP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研究成果為跨境電商英語的教學提供了理論指導。
ESP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就是與某種特定專業、科目或目的相關聯的英語。它有兩個明顯特點:其一具有明確的特殊目的性,應用于特定的職業領域;其二具有特殊的內容,即專門化的內容[4]。目前高校ESP教學中符合“兩個不變特征”以及“三個可變特征”:1)教學活動主要由英語教師承擔的同時與專業教師進行合作;2)針對英語專業大三大四年級學生英語水平的學生進行授課,因為英語水平需要達到滿足開設專業英語課的要求;3)以英語基本功為主,各學科以對口專業的行業英語為授課內容,講解專業詞匯、語言篇章結構和規律等。“兩個不變特征”:1)與具體專業相聯系;2)在具體教學環境中,專門用途英語課選取和通用英語教學不同,區別于現有專業教學的基本法和活動[4]。由此可見,跨境電商方向英語課程的教學非常符合ESP教學的特征,在ESP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跨境電商的英語課程體應嘗試建立統一英語學習的標準,建立統一的該方向的ESP專門用途英語能力要求,跨境電商領域英語的教學方法以及語言考核標準。
跨境電商領域是個專業性很強的領域,該領域的相關術語和語言特色需要經過專業訓練才能達到行業標準且滿足崗位需求,否則只有基礎英語的基本功或者用普通英語的翻譯和表述來從事相關工作便會喪失英語專業人才的競爭優勢,因此,在課程體系的建立過程中,從教材的選擇上,英語語言能力在考核的比例上,跨境電商專業用途英語的語言標準和考核標準上,不同的跨境電商英語課程應該統一。不同的跨境電商方向英語課程在內容上應該區分和互補,但是在專業用途英語的標準上要具有一致性和連貫性,這樣學生才能通過學習數門不同的跨境電商英語課程能夠熟悉、內化、強化該領域的專業特色 語言。
跨境電商行業在中國經過了1.0、2.0階段的發展,現在進入了關鍵的3.0階段,目前又恰逢國際貿易形勢風云變幻,開設了跨境電商英語課程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在經過了數年的摸索,積累教學實踐經驗并對跨境電商方向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和在校生進行了調查和訪談的基礎上,進一步積累了符合跨境電商領域和崗位需求和學習反饋,結合考慮和分析跨境電商發展的國內外環境及發展情況,應用型本科院校開設了跨境電商課程的英語專業亟需建立凸顯應用型本科英語人才優勢的跨境電商課程體系,從而更好地趕上時代的步伐,服務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跨境電商英語人才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