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恒
(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基礎教學部英語教研室,浙江 寧波 315211)
合作學習在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昆體良學派就已提出,學生可以通過互相教學而獲益。我們現在關注的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源于20世紀70年代,并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新興教學理論與策略[1]。“合作學習就是指在教學活動中,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調動教學系統中一切積極因素,促進學習者積極互動,積極探索和積極建構知識,并以團體成績和組員成績恰當結合為評價方法,達到學生積極、主動、全面發展目的的教學活動”[2]。
合作學習極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有效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本文旨在探討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
英語合作學習中,教師的首要工作就是制定教學任務。合適的教學任務不僅可以為教學活動指出方向,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還可以作為評價教學效果的標準[1]。
“樂學為先”,高職英語教師應結合教材,根據高職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充分利用他們感興趣的熱點話題,設計難易適度的學習任務和語言訓練情境,讓他們能夠通過語言運用活動,親身體驗和實踐,逐步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適當設置具有一定挑戰性的任務,可以讓整個學習小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學習目標。
例1:很多學生都有在假期從事社區服務的經歷,因此,在學完Unit 5 Community Service后,圍繞社區服務community service這一話題,教師讓學生5人一組,成立合作學習小組。首先制定計劃,包括:1)挑選將要加入服務的組織 select the community service; 2)計劃服務的地點和時間plan the place and time;3)計劃服務的內容 plan the content of the community service;4)做好服務活動的花費預算make the budget。然后學習小組通過圖書館或網絡查閱相關資料,電話聯系相關組織,再結合自身的時間和經濟情況,開展社區服務,最終形成一份完整的“社區服務報告”。學生通過這種合作式的學習任務獲得了真實的語言環境體驗,激發了學習熱情,提高了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例2:在學完Unit 3 Time Together后,課后有項練習內容是描述四張風景圖片,分別是撒哈拉沙漠、緬甸、乞力馬扎羅山和贊比西河。教師可以根據這項作業內容組織學生分組合作來進行具體闡述。比如通過設計問題 “Which trip would you choose and why?” “Have you ever done a physical challenge like those in Task 1? ”等等,組織學生通過各種媒體資源查找有關素材,共同完成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并以PPT匯報的形式向全班同學展示他們的合作成果。在完成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的同時,學生們也從中了解了這些風景地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特色亮點等等,讓學生體會到了合作學習的 魅力。
筆者認為,高職英語教師在設計合作學習任務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設計的學習任務要以學生為本,貼近生活;2)要面向全體,人人參與,體驗成功;3)要有趣味性和探究性、多元化和開放性;4)要突出語言實踐性,培養語言運用能力,是需要相互配合完成的綜合性任務。
合作學習小組最大的優勢就是組內合作和組間競爭。它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發揮小組集體優勢。學習小組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辱俱辱。小組內成員只有通力協作,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合作學習小組的構建科學與否直接決定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否”。高職英語教師可依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性別性格、特長愛好等情況將學生混合編組,將不同層次、不同特點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讓他們在密切合作的過程中,學會互相關心、互相學習,學會傾聽和接受不同的意見,學會溝通和共享,并能夠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收獲彼此的友誼,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合作學習小組內設一名組長,一名副組長。組長負責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副組長負責紀律,記錄等工作。組長必須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會上傳下達,能充當整個團隊的領袖。
合作學習模式在課堂實際運用中,可以打破傳統模式,根據情況將各小組的課桌集中到一起,方便組內同學的溝通交流,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或者引入競爭機制來激活課堂。高職英語教師必須監督小組合作學習的整個過程,以確保每個小組成員都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避免出現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任務,而某些成員卻無所事事的現象。
合作學習評價應該指導和激勵并重,貫穿于整個活動,是一種發展性評價。評價應遵循以小組單位為主、個人為輔的集體與個人評價相結合的原則。高職英語教師應根據高職學生的學業實際及心理特點,制定評價標準。評價內容應包括學習技能,交流溝通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等,評價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學生能力全面提高[3]。高職英語教師必須全面了解實際情況,觀察把控合作學習過程,及時靈活給予指導和評價,這樣才能使合作學習的效果最佳化。
合作學習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不僅體現了教育的生本理念,更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極大提升了高職英語的教學效果。